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5月~2015.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溶栓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如下两组①无HT组;②有HT组,经Ligistic回归分析后总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HT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无HT组,HT组溶栓前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Li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早期CT缺血性改变、溶栓时间>3h、是继发H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HT的主危险因素为早期CT缺血性改变、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值偏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h。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善院内卒中绿色通道,对于脑卒中病人康复的重要意义,对静脉溶栓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以来50例脑卒中患者的总体溶栓率,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分别记录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患者有关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的研究组患者,溶栓率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的对照组患者明显增加,DNT持续缩短。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治疗护理中,越早期进行绿色通道流程的完善,可以有效地提升溶栓率,疗效明显。

  • 标签: 脑卒中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半剂量与全剂量甘醇露在治疗脑出血疾病中的效果。方法:将近一年(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接受全剂量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接受半剂量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9.70%(其中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30.30%、39.39%、30.3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4%(其中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66.67%、27.27%、6.06%),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为(64.69±4.52)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46.38±6.73)分,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为(90.23±3.6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5.23±5.74)分,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治疗中使用半剂量治疗的总有效率高,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可推广。

  • 标签: 半剂量 全剂量 甘醇露 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治疗中联合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4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两组均使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混着治疗后脑水肿体积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血肿体积变化与NISS评分无较大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体积与N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疾病可将依达拉奉和七叶皂苷钠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明显,且NISS评分明显降低,可推广。

  • 标签: 依达拉奉 七叶皂苷钠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时采用颈部彩超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法价值。方法:将我科2018年4月--2020年4月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8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患者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者,二组为我院同期颈部血管彩超体检者,对两组患者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颈部彩超在该种病症中的诊断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斑块和粥样动脉硬化诊断率对比中,一组分别是85.18%、93.82%,二组分别是19.75%、27.16%,(x2=41.602,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斑块诊断对比中,一组软斑、粗糙、混合斑分别是20、37、15,二组分别是9、11、2,(x2=41.572,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时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效果优良,该方法可以推广。

  • 标签: 颈部动脉血管病变 颈部血管彩超 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近四年收诊的10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94.00(47/50)和84.00(42/50),有差异,(P=0.001<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MAD、ox-LDL水平对比,治疗前对比没有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MAD、ox-LDL水平,有差异,(P=0.026/0.002<0.05)。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有效率比较高,患者的MAD、ox-LDL水平明显改善,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 标签: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