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的励-协夫曼言语治疗(LSVT)训练改善中国帕金森病(PD)患者言语障碍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6例中国PD患者,采用标准化的LSVT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训练前、后,采用PRAAT软件分析PD患者的声学数据,采用日本GRBAS嗓音量表评定患者的嗓音质量,采用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对患者言语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经过4周LSVT训练,PD患者的发声、嗓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声学分析显示,训练后元音最长发音时间由(11.93±6.81)s增加到(17.50±6.25)s;元音发声音量从(69.91±7.61)dB增加到(76.12±6.07)dB,阅读音量从(64.82±3.77)dB增加到(70.40±5.41)dB,独白音量从(61.44±4.58)dB增加到(64.29±4.70)dB。GRBAS评定显示,总嘶哑度评分从(1.93±0.77)分减少到(1.25±0.93)分。VHI量表评分显示,总嗓音障碍指数由(66.87±18.61)分降低到(49.87±21.21)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LSVT训练能够显著增加PD患者最长发音时间、提高音量、改善嗓音质量、降低嗓音障碍指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励-协夫曼言语治疗 帕金森病 言语障碍 嗓音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行 连续护理模式 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取本院在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病例 98 例,均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研究组( n=49 )实施 连续护理模式 ,对照组( n=49 )开展基础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病患 NIHSS 评分 、吞咽功能评分 ,通过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 评估 。 结果: 研究组 病患 NIHSS 评分、吞咽功能评分更优,两组数据 P < 0.05 比对差异大。 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行 连续护理模式 ,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评分,促进病患 吞咽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居家饮食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方案,研究组接受居家饮食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男性百分比、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主要照顾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67%和6.67%,研究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6.67%,研究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15.00%、2级40.00%、3级35.00%、4级10.00%,对照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3.33%、2级11.67%、3级63.33%、4级21.67%;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51.67%、2级25.00%、3级18.33%、4级5.00%,对照组吞咽功能评级为1级15.00%、2级35.00%、3级36.67%、4级13.33%;出院1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8.57±12.46)分和(126.34±12.45)分;出院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48.25±12.63)分和(136.35±11.25)分;出院1个月及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显著性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制定并实施居家饮食护理方案,既能保证患者日常饮食过程安全,增加饮食量,又能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脑梗死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吞咽功能障碍 脑梗死 居家饮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