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当下,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各类微信(博)、APP(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如满天星斗遍布开来,资讯传播纷繁,真假互现,“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信息传播价值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现状,作为社会舆论波澜的“定海神针”——各级党媒,如何抢占制高点,主动发声,提升党媒舆论引导?笔者认为须在“巧”字上下功夫,做到巧融合、巧策划、巧互动。巧融合,多媒联合抢发声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 标签: 舆论引导力 新媒体平台 郴州日报 社会舆论 价值多元化 资讯传播
  • 简介:显然,这两个小说是我旺盛想象的分泌物。当我于2012年写下《乌蒙》或稍早时期写下《奶牛住进我们家》《宋代美人》《开往糖厂的末班车》乃至更早一些的《巴西海藻足球队》那样的小说之后,在我所尊敬的何凯旋大兄的提醒之下,我突然发现,小说写作当然可以照着这条路子往下走——以我十余年记者生涯的真实遭遇提供燃料,再用过剩的想象力点燃它,亦能完成一个写作者所谓的"现实观照"。

  • 标签: 小说写作 记者生涯 博尔赫斯 乌蒙 下走 记者手记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舆情引导与信访维稳的协同机制,探讨了其内涵和重要性。在构建原则上,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注重实效、创新驱动是关键。而在构建策略方面,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共享平台、强化专业队伍建设、规范制度化工作是必要的。最后,通过实践探索,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开展联合培训演练、推广成功案例与经验等方法来提高协同效果。

  • 标签: 舆情引导 信访维稳 协同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行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1例。根据假性动脉瘤瘤颈形态分成两组:其中瘘管型55例,裂隙型16例。分别测量并记录瘤腔最大径线、瘤颈直径。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根据瘤颈形态采用不同注药方法),首次治疗及复发后二次治疗均采用常规注药方法,对于2例裂隙型二次复发患者,第三次注药时采用交叉注射、向瘤颈逐渐推进的方法,并在瘤腔内血流信号消失后适当延长加压时间。术后24 h、1周复查超声,观察瘤腔内血流及血栓形成情况。结果55例瘘管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54例一次注药成功,1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第二次注药成功;16例裂隙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10例一次注药成功,6例术后24 h复查超声发现复发,4例第二次注药成功,2例第三次注药成功。瘘管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无相关性(rs=0.103,P=0.455),而裂隙型假性动脉瘤的复发与瘤颈直径大小密切相关(rs=0.870,P<0.001)。最终所有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治愈率100%。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效显著,但术前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瘤颈形态、测量瘤颈直径,以便采用合理有效的注药方法,提高首次治疗成功率,减少复发。

  • 标签: 超声引导 假性动脉瘤 凝血酶 瘤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