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征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差异。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05年1月至2021年1月因DILI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DILI临床表现和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DILI的临床特征。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DILI患者出现死亡/肝移植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DILI患者共616例,男性139例(22.6%),女性477例(77.4%);中位年龄56(47,64)岁,范围18~80岁;致肝损伤药物为中药和/或保健品者345例(56.0%),西药者148例(24.0%),中药和/或保健品+西药者123例(20.0%);42例(6.8%)出现死亡/肝移植,其中肝移植3例,以肝病为直接死因者19例,死因与肝病无关者20例。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尿色加深和腹胀发生率、重度肝损伤发生率和死亡/肝移植发生率均较高[71.9%(100/139)比60.0%(286/477),P=0.010;28.8%(40/139)比18.7%(89/477),P=0.010;46.8%(65/139)比40.5%(193/477),P<0.001;15.1%(21/477)比4.4%(21/139),P<0.001]。男性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女性,而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血肌酐水平低于女性(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较高、白蛋白低、总胆汁酸高、血肌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为DILI患者死亡/肝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不同性别DILI患者临床表现不同,男性DILI患者胆汁淤积更明显,病情严重程度更高,死亡/肝移植更常见。男性、年龄较高、白蛋白低、总胆汁酸高、血肌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者更易出现死亡/肝移植,临床应予重视。

  • 标签: 药物毒性 性别因素 疾病特征 药物性肝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体内实验探究舒尔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筛选舒尔经胶囊的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DrungBank数据库检索原发性痛经靶点蛋白,并通过微生信在线平台获取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舒尔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取药物关键活性成分和疾病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尔经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15、0.21、0.42 g/kg),布洛芬组(20 mg/kg),每组10只。通过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建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关药物干预。观察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子宫收缩抑制率和子宫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6、IL-1水平及子宫组织前列腺素G合成酶2(PTGS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结果得到舒尔经胶囊药物有效成分188个,舒尔经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靶点共51个,其中TNF、IL-6、AKT1、TP53等可能是其关键靶点。共获得519条GO生物过程和119条相关信号通路,其中雌激素、IL-17、HIF-1等信号通路与原发性痛经密切相关。分子对接结果良好,其中豆甾醇与TP53结合能力较强。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舒尔经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子宫指数与扭体次数降低(P<0.05),子宫收缩抑制率升高(P<0.05);舒尔经胶囊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IL-6、IL-1水平降低(P<0.05),子宫组织中PTGS2、VEGFA水平降低(P<0.05)。结论舒尔经胶囊具有抗炎、改善缺氧等作用,可能与抑制血清中TNF-α、IL-6、IL-1炎症因子及子宫组织中PTGS2、VEGFA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痛经 舒尔经胶囊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模拟 实验验证
  • 简介:摘要肝豆状核变性,即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妊娠合并WD的临床特点、管理及预后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且相关报道较少,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重难点问题。无论是否接受驱铜治疗,妊娠合并WD患者可能出现病情进展甚至死亡,其胎儿也面临着遗传患病、畸形和死亡的风险。现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妊娠期间应继续服用D青霉胺、锌剂等药物驱铜治疗,而不推荐母乳喂养。虽然对于WD治疗药物及母乳喂养的安全性亟待进一步评估,但恰当的驱铜治疗仍利大于弊。大部分WD育龄期女性在接受恰当驱铜治疗及孕前咨询后,可以成功妊娠并顺利分娩。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妊娠 临床特点 管理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复杂,严重影响妊娠期安全,备受关注。我们通过总结门静脉高压症的分类,综合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证据及专家共识,总结出妊娠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与管理策略。妊娠加重门静脉高压症及其并发症,门静脉高压使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增加。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病情明确且稳定的情况可妊娠,备孕期间应注重多学科会诊,完善内镜检查、易栓因素和肺动脉高压的筛查及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妊娠期积极预防及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宜采取个体化的分娩时机与方式。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妊娠 分类 临床特点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苔脱落细胞理化指标与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5月本院慢性胃炎患者148例,经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36例、肝胃不和证39例、胃阴不足证32例、脾胃湿热证41例,分别入组相应的中医证型组;再选择无寒热虚实证候的5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高倍镜下观察各组受试者舌苔脱落细胞,分别行表、中、底层细胞计数,并计算成熟指数(maturity index, MI)及成熟价值(mature value, MV),检测舌苔脱落细胞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s, ACP)、LDH、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及巯基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舌苔脱落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舌苔脱落细胞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中层细胞百分比[(26.47±3.94)%、(22.32±5.41)%、(31.47±3.28)%、(35.62±3.96)%比(14.85±4.03)%]升高(P<0.05),表层细胞百分比[(73.53±6.47)%、(77.68±5.38)%、(68.53±4.20)%、(64.38±4.39)%比(85.15±5.33)%]降低(P<0.05),MV值[(83.52±3.10)%、(87.64±2.95)%、(79.38±3.21)%、(75.63±2.83)%比(92.61±3.74)%]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受试者舌苔脱落细胞中ACP、LDH、SDH、巯基均降低(P<0.05),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ACP、LDH、SDH、巯基均升高(P<0.05);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受试者G1期细胞百分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法分析,脾胃虚弱证组、肝胃不和证组、胃阴不足证组、脾胃湿热证组与ACP、LDH、SDH、巯基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08、0.712、0.704、0.631,P值均<0.05)。结论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可出现不同的舌苔脱落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周期差异较大且细胞生化指标水平不同。

  • 标签: 胃炎 舌苔异常 舌苔脱落细胞 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 肝胃不和 胃阴不足 脾胃湿热 数据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