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前提,通过环境监测全面获取环境信息,为针对性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以及制定环境治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但从目前环境监测情况来看,由于受到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监测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的制约,导致环境监测质量无法保证,难以将生态环境情况真实反映。在明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与改善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环境监测 质量控制问题 改善措施
  • 简介:摘 要 和谐型电力机车轮对驱动装置是电力机车中作为技术引进转让的2个项目,其轮对驱动装置设计结构复杂,装配精度高,盘类件种类多,HXD3型电力机车轮对驱动装置齿轮箱体内的齿轮油主要对主、从动齿轮进行润滑,HXD3B型电力机车轮对驱动装置齿轮箱体内不仅主、从动齿轮是由齿轮油进行润滑的,其轴承也是利用齿轮油飞溅进行润滑的,本文结合和谐型电力机车轮对驱动装置出现的漏油原因和漏油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齿轮箱  漏油  齿轮  润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S)在地西泮治疗基础上联用苯巴比妥对心肌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以46例FS患儿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23例,使用苯巴比妥治疗)与观察组(23例,使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心肌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K-MB及cTnl指标分别为(15.23±8.64)U/L与(1.01±0.28)U/L,对照组分别为(20.71±9.68)U/L与(1.38±0.79)U/L;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07±0.96)d与(4.98±1.18)d;惊厥复发率分别为4.35%与26.09%;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与65.22%;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地西泮与苯巴比妥联合应用到小儿FS的临床治疗中,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表现,并改善心肌受损程度,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地西泮 苯巴比妥 心肌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HXD3D型机车因齿轮箱与电机连接处漏油问题返厂检修的故障驱动装置的拆解过程进行跟踪、分析、总结,找到造成漏油的诸多因素,以迷宫盖端面O型圈失效及回油孔堵塞等重要因素作为切入点,以“预防为主”为原则找出解决的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达到避免因此类因素造成的齿轮箱漏油问题;从而达到降低机车驱动装置故障率,提高驱动装置检修质量,减少内外部质量成本的损失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表达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黄斑结构改善的关系。方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wAMD患者110例(110眼),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雷珠单抗或贝伐单抗)治疗,收集患者房水,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房水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房水中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VEGF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wAMD患者中心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结果纳入110例wAMD患者,男68例,女42例,年龄(68.7±7.6)岁。与治疗前比较,wAMD患者注药1针和注药2针后房水中NLRP3(1.65±0.27、1.34±0.19比1.97±0.23,均P<0.017)、Caspase-1(1.47±0.15、1.29±0.17比1.53±0.18,均P<0.017)、ASC(1.33±0.14、1.21±0.18比1.47±0.12,均P<0.017)、IL-1β(1.78±0.21、1.46±0.17比2.21±0.24,均P<0.017)mRNA水平及IL-1β[(26.9±5.7)、(20.3±4.6)比(33.6±8.3)ng/L,均P<0.017]、IL-18[(32.7±7.6)、(23.3±6.9)比(46.4±9.4)ng/L,均P<0.017]、TNF-α[(39.4±6.6)、(21.7±6.3)比(52.9±9.1)ng/L,均P<0.017]、VEGF[(35.7±10.2)、(23.4±6.7)比(65.4±19.3)ng/L,均P<0.017]水平均降低,且注药2针后上述指标均低于注药1针后(均P<0.01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注药后NLRP3 mRNA(注药1针β=53.750,P<0.001;注药2针β=94.648,P<0.001)、IL-1β(注药1针β=1.356,P=0.021;注药2针β=2.008,P=0.003)、IL-18(注药1针β=1.984,P<0.001;注药2针β=1.251,P=0.003)及VEGF(注药1针β=1.875,P<0.001;注药2针β=2.119,P<0.001)水平与CMT呈线性关系。结论房水中NLRP3炎症小体及其产物表达降低可能与wAMD患者抗VEGF治疗后黄斑结构的改善有关。

  • 标签: 黄斑变性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心黄斑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