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回顾分析2020年1月27日至2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14例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6个月~9岁5个月,中位年龄3岁6个月。4例患者曾有武汉或湖北居住或旅行史,2例接触过武汉来京人员(后均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3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4~16 d,临床表现为发热8例,咳嗽5例,腹泻1例,无症状2例。4例患者外周血常规异常,其中1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例白细胞计数降低,2例淋巴细胞计数降低。3例外周血CRP轻度升高,2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升高,10例心肌酶谱升高,3例出现肝功能损伤。13例行胸部CT检查,1例表现为肺部双肺下叶散在类圆形磨玻璃密度灶,1例表现为左肺上叶及双肺下叶胸膜下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1例表现为双肺纹理模糊,其余10例无异常;1例行胸片检查未见异常。14例患者中随诊2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复阳,复阳后无明显症状。截至2020年3月23日,全部14例患者核酸均转为阴性。提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以家庭聚集发病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胸部CT表现较轻微,多数患者无肺炎表现。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方法 实验开展时间为2018年5月-2020年5月,选取70例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为实验组,70例单纯酒精性肝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包括AST、ALT、GGT、TBI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乏力、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肝功能的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治疗效果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展开研究,将患儿随机均分并分别提供常规治疗(参考组)和增加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治疗(研究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各症状消失时间更短,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1b雾化治疗用于治疗此类患儿,能够更快地改善患儿症状,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1b 雾化治疗 呼吸道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的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抗病毒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状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HBV DNA载量、FIB-4(Fibrosis 4 Score, FIB-4)指数、肝脏弹性测定值与肝组织病理的相关性。结果259例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G)≥2共79例(30.50%),纤维化分期(S)≥2共67例(25.87%),G≥2或S≥2共99例(38.22%)。不同性别、年龄、HBeAg状态、ALT水平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19 U/L组与AST≤19 U/L组肝组织炎症坏死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1),FIB-4指数、肝弹性硬度值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T>19 U/L对于判断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分别采取布拉酵母菌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就诊的儿科患者中选择124例轮状病毒性肠胃炎患儿,分为研究组62例,进行布拉酵母菌治疗;对照组62例,采取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6%,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71%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酵母菌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分别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治疗时,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根据患儿情况灵活使用。

  • 标签: 布拉酵母菌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