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毒品滥用对MSM高危性行为及HIV感染的影响,为制订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7月在山东省3个MSM监测哨点,收集当地MSM人口学特征、相关行为信息,采集血样做HIV和梅毒检测。结果共调查MSM 1 203人,年龄(30.2±8.9)岁,未婚815人(67.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05人(66.9%);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的比例为54.2%(652/1 203);最近6个月发生过无保护肛交和群交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2.2%(721/1 160)和16.3%(189/1 160);HIV和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1 203)和4.7%(56/1 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最近6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1.59倍(95%CI:1.13~2.23)、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61倍(95%CI:1.20~2.16)、从酒吧/歌舞厅等场所寻找男性性伴的是互联网/交友软件的1.69倍(95%CI:1.06~2.69)、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1.55倍(95%CI:1.01~2.37)、最近1周同性性伴数≥2人是<2人的1.48倍(95%CI:1.12~1.95)、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是无群交行为的2.43倍(95%CI:1.61~3.67),曾使用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1.46倍(95%CI:1.11~1.91)。MSM最近6个月发生群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中,来自青岛市是济南市的2.21倍(95%CI:1.45~3.38)、外省户籍是本省户籍的2.13倍(95%CI:1.28~3.55)、艾滋病知识得分≥6分是<6分的3.11倍(95%CI:1.55~6.25)、最近6个月肛交未坚持使用安全套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2.60倍(95%CI:1.71~3.96)、最近6个月有同性商业性行为是无同性商业性行为的3.38倍(95%CI:1.92~5.95)、曾经使用过新型毒品是未使用毒品的2.71倍(95%CI:1.82~4.04)、最近1年未检测HIV是检测HIV的2.66倍(95%CI:1.59~4.43)。结论山东省MSM人群中使用新型毒品现象普遍,新型毒品滥用促进该人群无保护性行为和群交行为的发生,应重点加强对吸毒MSM监测和干预力度。

  • 标签: HIV 男男性行为人群 高危行为 新型毒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济南和青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于2016年3—6月,采用现场招募、网络招募等方式从济南和青岛市招募MSM,共901名,对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梅毒血清学检测。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性行为状况、HIV相关服务情况等。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 rush poppers使用情况。结果调查对象年龄为(29.3±8.1)岁,rush poppers使用率为30.1%(271名),HIV感染率为4.6%(41例),梅毒感染率为8.7%(7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年龄>25岁者相比,年龄≤25岁者使用rush poppers的OR(95%CI)值为1.571(1.110~2.224);与最近1周发生肛交性行为次数≤2次者相比,>2次者使用rush poppers的OR(95%CI)值为2.991(1.100~8.132);与最近1年未接受过同伴教育服务者相比,接受过同伴教育服务者使用rush poppers的OR(95%CI)值为13.651(7.239~25.742)。结论rush poppers在济南和青岛市MSM中较为流行,年龄≤25岁者、近1周发生肛交性行为次数>2次者、接受过同伴教育服务者rush poppers使用率高,需要根据该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HIV 横断面研究 男男性行为者 Rush pop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