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9月至到2016年8月在医院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含62例,对观察组进行腹腔辅助手术,对照组则给予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疗效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8+及CD4+/CD8+),以及两组术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切口长度、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明显上升,且术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是4.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给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胃癌 进展期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24h,n=43)、早期组(24-72h,n=36)、延期组(≥10d,n=41),比较各组术后颅动脉栓塞改善程度,统计各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C)评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mRS)表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超早期组完全栓塞率略高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中、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超早期组、延期组GOS评分高于早期组、mRS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早期组GOS评分高于延期组,mRS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早期、延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评分稍优于早期手术

  • 标签: 前循环动脉瘤 手术 超早期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单精子胞浆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前宫腔镜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周期2988个。实验组为在治疗周期前B超或造影检查发现有宫腔病变,或曾有IVF/ICSI-ET失败史而行宫腔镜检查的周期;对照组为未行宫腔镜检查的周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实验组266个周期,第一次行1VF/ICSI.ET治疗前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后妊娠率34.0%(48/141);第二次IVF/ICSI-E治疗前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后妊娠率妊娠率61.7%(21/34);大于等于三次IVF/ICSI-E治疗前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后妊娠率57.6%(15/26);冻胚复苏周期前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后妊娠率53.8%(35/65)。对照组2722例,第一次IVF/ICSI—ET治疗妊娠率43.2%(783/1811);第二次IVMCSI—ET治疗妊娠率34.7%(139/400);大于等于三次IVF/ICSI—ET治疗妊娠率28-3%(36/127);冻胚复苏周期治疗妊娠率35.2%(135/384)。两组间妊娠率在IVF/ICSI—ET治疗大于等于二次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曾有IVF/ICSI—ET治疗失败的患者,拟再次治疗前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宫腔镜 IVF/ICSI-ET 妊娠率
  • 简介:2013年9月的NatureCommunications报告了吃糖造成肥胖症和代谢综合症的一个新机制。这项工作表明。葡萄糖在肝脏中向果糖的代谢转化,是小鼠在由葡萄糖诱导的肥胖症、胰岛素抗性和脂肪肝的形成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 标签: 肥胖症 果糖 通讯 自然 胰岛素抗性 葡萄糖
  • 简介:近日来自美国达纳一法尔博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发现了肿瘤关键蛋白cyclinD1的新作用机制,这一研究发现为开发出高效的广谱肿瘤放射性治疗策略指明了新方向。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6月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 标签: 《自然》 肿瘤 机制 蛋白 破译 CYCLIN
  • 简介: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的一个斑马鱼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2013年9月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这一发现确认了一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的另类疗法。

  • 标签: 癫痫病 斑马鱼 药物筛选 通讯 自然 化学药物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确认了一种双单元分子开关,它可成功操控小鼠和人类细胞生成棕色脂肪。专家认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 标签: 《自然》杂志 脂肪细胞 分子开关 棕色脂肪 单元 可控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负荷量和维持量两种右美托咪定给药方案对泌尿外科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作用,研究右美托咪定用药的更优化方案。方法:将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负荷量组在麻醉诱导时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维持量组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以0.4μg/kg/h的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1.5-2mg/kg)和芬太尼(2-4μg/kg)进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记录苏醒期最大Ricker镇静-躁动评分和咳嗽的分级。记录从时间零点到对语言指令有反应的时间和苏醒期的缺氧(SpO2〈90%)、喉痉挛等其他并发症的情况。在术后恢复室,记录残余镇静(入ICU时镇静-躁动评分≤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00分数字分级评分法)和恶心呕吐评分。术后24h用15项问题的恢复质量问卷评估患者。结果:负荷量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为4(3-7),维持量组为4(3-4),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47)。负荷量组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为19.4±8.1min,S组为16.8±5.6min,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统计学均无差异。结论:与单次负荷量注射相比,维持量泵注方案更有利于减轻后腹腔泌尿外科手术后的苏醒期躁动,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泌尿外科手术 苏醒期躁动
  • 简介:12月11日,来自上海瑞金医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发现位于转录因子YY1上的T372R高频突变与胰岛素瘤发病机理相关。这为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糖尿病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标签: 胰岛素分泌 致病基因 通讯 自然 科研人员 发病机理
  • 简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单位组建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在半滑舌鳎性染色体起源和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近日,国际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Genetics)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 标签: 性别决定机制 遗传学 性别调控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自然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简介:日本国立成育医疗研究中心、东京农业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在利用老鼠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相比,分化发育成全身各类细胞的能力较低。这一研究结果已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自然》杂志 发育能力 细胞分化 IPS 美国哈佛大学
  • 简介:美国科学家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宣称,他们发现在两种基因中出现的变异会让常用的抗乳腺癌药物--蒽环类抗癌药(Anthracycline)失效,这一突破性发现或可每年挽救数百人的生命。

  • 标签: 基因变异 乳腺癌 失效 药物 医学 自然
  • 简介:“人脑的大小”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一系列突破性研究。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让人类大脑变大的方法。未来大头人将比现代人更聪明。关于这项研究的详细报告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

  • 标签: 《自然》杂志 人类大脑 干细胞 皮质 科学家 突破性
  • 简介:一支由法国原子能及可替代能源署(CEA)领导、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参与研究的国际团队通力合作,揭示了趋磁细菌体内一种名为MamP的蛋白质主导合成磁小体的机制及其结构特征。该研究使得人们对”生物矿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为生物纳米磁体在医学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机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杂志网站上。

  • 标签: 纳米磁体 细菌合成 《自然》 机制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科学家
  • 简介:根据《自然-医学》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给小鼠和大鼠注射一次针对大脑调节血糖回路的激素,可以长久缓解糖尿病。虽然这种一次性治疗方法只在拥有轻度糖尿病的啮齿动物上有效,并且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这种疗法涉及了一种在人类大脑中天然存在的激素。意味着这些发现有望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医学 自然 人类大脑 啮齿动物
  • 简介: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近日刊登的一项研究说,通过基因调节、抑制一种酶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效率,并改善葡萄糖耐受不良状况。这一成果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新方法。

  • 标签: 《自然》杂志 基因调节 糖尿病 肥胖 治疗 新陈代谢
  • 简介: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成熟大白鼠的大脑新皮质中发现了新的神经祖细胞,并确认这些祖细胞生成了新的神经细胞。这一发现表明,大脑新皮质可再生新神经细胞。这项新成果已发表在英国《自然一神经学》(NatureNeuroscience)杂志网络版上。

  • 标签: 神经细胞 可再生 神经学 皮质 大脑 自然
  • 简介:自然感染的流感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减轻或与针对特定流感病毒、并在感染发生前便存在的CD8+T免疫细胞有关。在10月《自然-医学》上报告的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以增强T细胞反应为目标而研发流感疫苗的思路。

  • 标签: 流感病毒 自然感染 免疫细胞 医学 治疗 T细胞反应
  • 简介:2013年9月的NatureCommunications报告了可降低大鼠血压的一种干预方法的作用机制。这项研究表明。”颈动脉体去神经”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达到这种降低血压的目的。通过进一步试验。这一方法有可能用作针对具有抗药性高血压的患者的一种疗法。

  • 标签: 高血压 去神经 治疗 通讯 自然 交感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