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探讨2分子标记技术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应用。用ISSR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多态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遗传多样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差异,但用Mantel检测2方法检测遗传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研究2标记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基因枪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目前常用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方法。载体发展改良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重要基础,RNA干扰载体过表达载体目前通过遗传转化研究植物基因功能主要工具。Gateway克隆技术基于lambda噬菌体特异位点重组特性通用克隆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大批目的基因方便、快捷地连接到受体载体上。本文利用Gateway技术结合传统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单子叶植物基因枪农杆菌转化RNA干扰Gateway载体pAHC.PSK—RNAi、pClean—G185.RNAi过表达Gateway载体pAHC.PSK—OEpClean—G185OE,利用基因枪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进行规模化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单子叶植物 遗传转化 RNA干扰 过表达 GATEWAY
  • 简介:穗粒数决定小麦产量因素,因此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多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遗传基础促进育种水平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证明具有多粒特性(粒数/穗〉80)31份普通小麦冰草(Agropyroncristatum,2n=4x=28,PPPP)衍生后代为材料,通过田间接种白粉病生理,J、E09进行抗病鉴定、采用SDS—PAGE方法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以及株高、有效分蘖等农艺性状调查,发现26份材料表现抗白粉病,12份材料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亚基组成为(2*,7+8,5+10)或(1,7+8,5+10)。其中,8份材料穗粒数大于80粒、株高小于75cm、抗白粉病且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未来培育兼具高产、优质、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此外,对多粒、抗白粉病优质亚基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小麦-冰草 创新种质 多粒 抗白粉病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 简介:目的研究miR-146a是否参与新生隐球菌感染免疫应答过程.方法采用RT-PCR检测了6例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6名健康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表达.以热灭活新生隐球菌刺激来自健康个体PB-MC,并加入Dectin-1抑制剂昆布多糖,采用RT-PCR检测热灭活新生隐球菌昆布多糖对PBMC中miR-146a表达影响.结果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患者PBMC中miR-146a表达较健康个体明显增高.热灭活新生隐球菌可以上调PBMC中miR-146a表达,昆布多糖可以削弱上调miR-146a表达能力.结论热灭活新生隐球菌可以通过Dectin-1受体上调miR-146a表达.miR-146a参与了新生隐球菌感染免疫应答过程,值得进一研究.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DECTIN-1 MIR-146A
  • 简介:以角果差异显著白菜自交不亲和系(P1白菜型油菜自交系(P2亲本及杂交获得4个基本世代(P1、P2、F1、F2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角果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芸薹作物角果长度(SPL)性状及喙长(SBL)性状均受加-显性-上位多基因控制(C-0模型),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3.16%68.67%;角果宽度(SPW)性状受2对加-显性-上位主基因+加-显性-上位多基因控制(E-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20.40%,多基因遗传率78.34%。角果相关各性状均以多基因遗传为主,角果宽度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1.26%;角果长度、喙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分别达16.08%25.36%。针对芸薹作物角果性状改良要以多基因为主,并注意环境条件影响。

  • 标签: 芸薹种 遗传 角果 主基因+多基因
  • 简介:韧皮部蛋白维持植物形态、物质转运以及植物伤口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地域来源性状特性差异均较大2个芹菜品种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获得2芹菜韧皮部蛋白基因cDNA序列。结果显示:2芹菜来源韧皮部蛋白基因全长均为546bp,编码181个氨基酸。两者核苷酸序列有3个位点不同,分别为:88G/A、399T/C489T/C;氨基酸序列上有1个位点不同,30T/A。预测蛋白质分子量19kD,pI值9.18。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韧皮部蛋白与忽地笑等植物韧皮部蛋白相似度较高,保守位置分别具有5个亮氨酸残基4个色氨酸残基。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芹菜根等部位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

  • 标签: 芹菜 韧皮部蛋白 实时定量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目的构建用于白念珠菌MXR1基因敲除载体质粒,并通过Ura-Blaster策略敲除MXR1两条等位基因。方法分别扩增白念珠菌MXR1基因ORF两侧上下游片段,通过酶切与连接反应,将上下游片段分别插入p5921质粒hisG-URA3-hisG盒两端,从而形成MXR1敲除载体质粒pUC-MXR1-URA3。通过Ura-Blaster策略将载体质粒转染白念珠菌RM1000内,并采用PCRSouthern-blot杂交方法鉴定各转染、复筛所得阳性克隆。结果成功获得MXR1基因缺失菌株。结论MXR1基因缺失菌株构建,有助于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耐药机制。

  • 标签: 白念珠菌 MXR1基因 基因敲除
  • 简介:最近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翁心华疑难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已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四章。第章以“千变万化感染病,经验检验相益彰”题,例举了包括败血症、感染心内膜炎、分枝杆菌感染及其他各种病原菌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疑难病例,每个案例标题明了、直入主题。第二章以“肿瘤发热最隐匿,踏破铁鞋终寻得”题,点出了众多肿瘤性疾病以发热初发或长期表现,颇值得重视。

  • 标签: 临床医学 高科技 科技出版社 肿瘤性疾病 学时 感染病
  • 简介:对用固相扣除杂交方法从低温驯化沙冬青克隆得到AmLEA5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第5族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全长693bp,含有1个297bp开放阅读框,编码98个氨基酸,预测Am-LEA5分子量10.6kDa,亲水性蛋白,多个磷酸化位点。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略偏好于用A或T结尾密码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AmLEA5蛋白与蒺藜苜蓿LEA(ACJ84182.1)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AmLEA5表达量低温、干旱、盐热胁迫条件下均有上调,尤其低温胁迫后期富集量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用YFP标记AmLEA5位细胞细胞核内。系列试验结果表明AmLEA5基因在沙冬青抵御非生物胁迫,尤其抵御低温胁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沙冬青 AmLEA5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 简介:用5.500g/L盐水溶液对3~5叶期高粱幼苗进行处理,用幼苗相对成活率对568份高粱种质进行分级,结果显示:5%种质具有3以上耐盐。此法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种质苗期耐盐筛选。根据植株不同舍盐量盐碱地上生长性状差异,对成株期高粱进行耐盐鉴定,利用处理间性状差异及各性状与穗相关构建个耐盐指数来评价材料对盐碱耐性,从而对18个高粱品种品系进行了分级,以适合于盐碱地推广品种筛选。

  • 标签: 高粱种质 耐盐评价 筛选 分级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皮炎外瓶霉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从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引物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皮炎外瓶霉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绘制,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早期诊断针对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目前真菌感染,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中侵入真菌感染发病率死亡率不断增加,但现有抗真菌药物可选择范围小、毒副作用大而且耐药情况日渐严重。联合用药这一概念提出,给耐药株及严重真菌感染提供了新治疗途径,并且已在临床中广泛运用。该文对不同种类抗真菌药物联用研究成果及作用机制做综述。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联合用药 协同作用
  • 简介:目的对吉林省扶余县35例儿童孢子丝菌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部分菌株进行基因测定,了解该地区孢子丝菌病致病菌菌株基因是否发生变异而致致病力增强及发病率增高。方法收集2011年11日~4月30日来自扶余县就诊于我科并确诊孢子丝菌病患儿35例,进行临床分析;从中选取8株菌,对核糖体保守区及内转录间隔区(ITS)、非转录间隔区(NTS)区进行基因测定,了解基因水平上异同。结果8株孢子丝菌菌株中5株NTS区可见较大范围碱基缺失。结论吉林省扶余县孢子丝菌菌株可能由于NTS区碱基较大范围缺失而致致病力增强,导致该地区短时间内发病率增高。

  • 标签: 申克孢子丝菌 NTS 致病力
  • 简介:念珠菌常见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及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真菌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0.28‰~0.96‰,欧洲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1.2‰~5.5‰,若伴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研究无绿藻是否能够影响小鼠Th17细胞分化,影响Th17细胞分泌相关细胞因子.方法体外培养无绿藻,用尼龙毛柱法分离培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按照1∶5比例将两者transwell培养板上共培养,培养2h、4h、8h、12h、24h、48h,分别收集T淋巴细胞,留取培养上清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h17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结果从共培养2h开始,随着共培养时间延长Th17细胞所占比例逐渐降低,共培养8h后趋于稳定(P<0.05);从共培养2h开始,培养上清液中IL-17水平逐渐升高,8h后出现下降,24h后趋于稳定(P<0.05).结论与T细胞共培养条件下,无绿藻抑制了小鼠Th17细胞分化,但是最初2~8h可以促进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释放.

  • 标签: 无绿藻 TH17 流式细胞术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从常用免疫抑制剂、降血脂药、抗抑郁药、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筛选出可能与氟康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药物.方法将5类28药物配制成相同浓度(100μg/mL)后分别单独及与低浓度氟康唑联合加入白念珠菌耐药菌株(l00、103)及敏感菌株(sc5314、y0109)菌悬液中,24h(敏感菌)及48h(耐药菌)后观察菌液澄清情况,菌液完全澄清“+”,混浊“-”,并重复上述实验3次.结果舍曲林等7药物该浓度下单用即可抑制所有实验菌株生长,与氟康唑合用后抑菌作用更加显著;利福喷丁等6药物该浓度下单用只能抑制敏感菌株生长,但与低浓度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菌株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舍曲林、利福喷丁等药物与氟康唑联合后对白念珠菌可能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 标签: 白念珠菌 药物 氟康唑 联合药敏
  • 简介:从144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1对多态强、重复性好SRAP引物,对43份苦瓜种质DNA进行了扩增,共得到2078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86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4.15条多态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42.11%。用UPM—G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苦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0.50~0.95,阈值O.65处(L1)可将苦瓜分为2个类群,第1类群野生,第Ⅱ类群半栽培栽培阈值0.80处(L2)将第Ⅱ类群分为5个亚类群,L2划分反映了苦瓜种质间遗传多样与果实性状、来源或地理分布较高相关阈值0.83处,第Ⅱ类群1亚类群又分为4类,大致分为滑身苦瓜(粗棱无瘤)、大顶苦瓜(棱细大圆瘤、倒锥形)、棱细圆瘤苦瓜以及尖刺瘤或凸瘤苦瓜,分类结果与苦瓜刺瘤有无、棱条粗细、瘤形状瓜色等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刺瘤苦瓜较原始类型。

  • 标签: 苦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RAP
  • 简介:利用10对多态丰富SSR引物,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保存14份具有代表割手密对照,对新收集云南省11份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L.)资源进行多样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3条DNA谱带,与对照相比,新采集材料多态条带207条,其中14条特有条带,多态条带比率0.89。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分析表明,新采集材料并没有单独聚类,而是比较分散,相似系数0.64处作切割线,参试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由龙门割手密、河边村割手密福建仙游1组成;第Ⅱ类群中包含19份材料,其中新采集样品上岗割手密、他拉割手密、安乐割手密、勐根割手密、芒美割手密、贺海割手密、回落割手密、里拉割手密曼亨割手密,对照材料主要包含了云南、四川、越南、老挝、泰国地区割手密,共同特点均匀分布在内陆地区;第Ⅲ类群包括3个材料,分别是海南1号、海南92-2广东化州割手密,其中不包含新采集材料。而在相似系数0.654处作切割线又能将上述第Ⅱ类群分为较细3个亚群。由此可见,新采集11份割手密资源具有丰富遗传多样,与已收集资源相比,具有差异性。说明依靠云南高山峡谷等立体气候特点,分布着遗传差异显著割手密无性系。

  • 标签: 割手密 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小麦白粉病由布氏禾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引起,小麦生产上发生最广泛世界性病害之。普通小麦品种农大399(系谱Torino/2%2552//9516/3/5$石4185)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育成高产、抗白粉病新品种。利用农大399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石4185进行杂交,获得农大399/石4185F,、F,分离群体F。家系。对F、F,分离群体F、家系进行了苗期抗白粉病鉴定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农大399对白粉菌生理小种E09抗性受l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MlND399。通过BSA分子标记分析,获得了与MlND399连锁1个SSR标记Xcfd812个AFLP—SCAR标记SCAR203SCARll2其中M1ND399与Xcfd81遗传距离O.2cM,与SCAR203遗传距离1.0cM,与SCARll2遗传距离1.2cM。根据SSR标记在中国春缺体一四体、双端体缺失系中定位结果,将M1ND399定位在小麦染色体臂5I)SBin0.67~0.78区间上。根据对抗白粉病基因染色体定位结果,推测MZⅣD399Pm2基因。这些与肼2ⅣD399连锁分子标记为利用农大399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抗病基因聚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农大399 白粉病 SSR标记 SCAR标记 PM2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提高此病救治成功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