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黍稷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作物。本文从世界农业种植业历史、作物起源环境黍稷演化过程谈起,结合山西地理生态特点、悠久农耕历史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和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黍稷种质资源,说明山西黍稷起源遗传多样中心。

  • 标签: 山西 黍稷 起源 遗传多样性 中心
  • 简介: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研究野生杏栽培杏遗传多样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7个SSR位点,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17.82个等位基因(Na)7.44个有效等位基因(Ne),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2.23,平均期望杂合度(He)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00.52。基于SSR位点,群体水平上平均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期望杂合度、观察杂合度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6.59、4.15、0.70、0.531.50,说明我国杏种质资源遗传多样丰富,其中野生杏资源遗传多样明显高于栽培杏资源,野生杏中西伯利亚杏种质遗传多样最高且具有较多特异等位基因,而栽培杏仁用杏遗传多样最低,特有等位基因较少。聚类分析供试159份种质分为4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159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分类情况与传统形态指标划分基本致。通过本研究可知,我国杏资源遗传多样丰富,遗传结构较为复杂;西伯利亚杏与栽培杏亲缘关系较远;野生普通杏与栽培杏具有类似的遗传结构,推测野生普通杏栽培杏原始种;仁用杏遗传多样较低,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结果可为杏资源新品种选育及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探讨2种分子标记技术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应用。用ISSRAFLP分子标记分析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多态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遗传多样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存在差异,但用Mantel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遗传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于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研究。2种标记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本研究选用了来自国外及国内68份分蘖型谷子进行了表型及遗传多样分析。表型分析表明,质量性状以绿鞘、白谷黄米、圆锥穗、松散穗码居多,数量性状变异系数除出谷率较小外,其他性状表现丰富遗传变异,来自山西小软谷单株穗重、单株穗粒重、千粒重均为最高,而来自黑龙江大青谷单株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均为最低。遗传多样分析结果表明,77对引物共检测出202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可检测到1~6个位点不等,平均为2.62个;77对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0.0283~0.6974之间,平均多态信息量(PIC)0.4169,68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59~0.96,平均值0.68。利用软件NTSYSpc2.10UPGMA聚类方法对68份谷子分蘖材料进行了聚类,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即Ⅰ、Ⅱ、ⅢⅣ。Ⅰ类群主要来自西北地区谷子分蘖种质,Ⅱ类群主要来自国外谷子分蘖种质,Ⅲ类群包括华北、华东东北谷子分蘖种质,Ⅳ类群仅包括个种质。结合表型鉴定出10份优势谷子分蘖种质。这些结果揭示68份谷子分蘖种质遗传多样较好,研究结果挖掘谷子分蘖优良基因及谷子分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谷子分蘖种质 表型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研究葛根资源遗传多样葛根表型性状与分子标记关联分析,葛根分子育种指纹图谱构建提供理论依据。鉴定分析127份不同来源葛根资源10个表型性状,并用ISSR标记研究127份葛根资源遗传多样,对ISSR标记与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表型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葛根资源10个性状变异多样较好。利用ISSR标记获得多态条带109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5.73条、平均Nei's基因多样0.2085、平均Shannon's指数0.3378,最远遗传距离0.46。ISSR分子标记聚类分析127份资源聚两大类,群体结构分析PCoA分析结果类似127份资源分为2个亚群。GLM分析发现3个与茸毛性状关联标记,MLM分析未发现与表型性状关联标记。本研究收集资源遗传多样较好,葛根分子标记聚类结果与地域关系不大,综合GLMMLM关联分析结果,本试验未发现与表型关联位点。

  • 标签: 葛根 I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关联分析
  • 简介:利用表型AFLP标记,对怒江干热河谷57份杧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分析。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不同种质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变化范围16.98%~61.50%,多样指数(H’)平均为3.975,其中单果重变异较大。AFLP分析结果显示:57份种质共产生1098条带,其中多态条带1032条,多态性比率94.0%,相似系数0.55~0.82之间。AFLP聚类分析结果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种质间具有复杂遗传关系,且怒江干热河谷杧果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没有明显相关。表型性状聚类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相对致,均能较准确地优势类群聚在起,且表明57份杧果种质具有较丰富遗传多样

  • 标签: 杧果 AFLP 遗传多样性 怒江干热河谷
  • 简介:利用RAPDISSR分子标记检测来自全国11个省(市)48份青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青麻资源利用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48份青麻种质资源,17条RAPD引物扩增出191条带,多态条带比率87.43%;9条ISSR引物扩增出8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88.8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都在0.1~3.0kb之间。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0)。基于UPGMA聚类,野生种栽培种各自聚相应类别。

  • 标签: 青麻 RAPD I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中国现拥有燕麦种质资源约4000份,对它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燕麦具有比较丰富多样。本文综述中国燕麦物种多样普通栽培燕麦遗传多样,并建议对中国各地生长野燕麦进行系统研究。

  • 标签: 燕麦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真菌,下列属(见表1),都只侵犯体表角化组织(皮肤、毛发、指甲染菌物体而感染。1毛癣菌属1.1红色毛癣菌直接镜检皮屑及甲屑,分支、分隔菌丝有时可断裂或关节孢子状。毛发:发外型感染表现为发外孢子排列成串;少数发内型感染,孢子发内排列成链状。毛发穿孔试验阴性。

  • 标签: 皮肤癣菌 特征 鉴定
  • 简介:为了提高串红品种资源利用效率,从20个数量性状5个质量性状方面对我国主栽20份串红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串红表型多样丰富,品种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外引与中国两个类群间表型变异程度及丰富都比较相似。25个表型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指数变化于0.23~1.97之间,数量性状以主茎直径、花冠直径、叶柄长、始花时间花间长多样指数较高,质量性状则以叶面泡状突起程度及叶柄显色强度多样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96%前5个主成分,可反映串红资源总体形态表现。20份资源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7.0,欧氏距离约为8.5时,参试20份资源可分为高生种矮生种两大类,前者仅包含1个品种(篝火),而后者包含19个品种,且欧氏距离约为7.2处又可进步分为4个亚类。

  • 标签: 一串红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侵袭毛孢子菌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单个器官感染播散毛孢子菌病,常发生于免疫低下人群,尤其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疗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活检血培养等。由于毛孢子菌属种间鉴定困难标准化体外药敏试验缺乏,毛孢子菌病最佳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毛孢子菌属 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以真菌皮肤病例,试从诊断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反思,说明将诊断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重要必要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61份绿豆品种大明绿系选后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农艺性状多样及通径分析,明确后代品系遗传类型及高产群体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大明绿后代品系间性状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1.61%,其次单株粒重28.05%,遗传多样较丰富,多样指数单株荚数2.02,每荚粒数2.01,百粒重1.89,单株粒重1.96。后代品系主要有6种类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影响大小依次: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节数〉株高。高产类型品系主要特征指标单株粒重超过15g,单株荚数超过30荚,每荚粒数8~10粒,株高48~60cm,节数9~10节,百粒重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标准。

  • 标签: 绿豆 系选后代 多样性 高产
  • 简介:利用绿豆Berken/ACC41重组自交系北京种植得到121个F10家系79个RFLP分子标记,采用改进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绿豆种子休眠百粒重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及上位互作分析。检测到与发芽势有关QTL3个,与发芽率有关QTL4个,分别位于第1、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8.17%~12.14%4.34%~12.69%。检测到与百粒重有关QTL5个,分别位于第2、8、9、11连锁群,解释表型变异4.58%~10.36%。增加发芽率百粒重基因效应均来自母本Berken。分别检测到发芽势、发芽率百粒重×加上位互作8、9、9对,对这3个性状总表型贡献率分别达到66.58%、47.91%、39.90%。本文初步分析休眠百粒重关系,并与前人研究结果作了比较,旨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适度休眠优良绿豆品种,进而解决绿豆收获前荚上子粒发芽问题。

  • 标签: 绿豆 RILs群体 休眠性 QTL定位 上位性互作
  • 简介:采用SRAP技术分析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42个花蕙兰品种及4个国兰原生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34对引物组合筛选出29对带型稳定、多态较好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98条谱带,其中387条多态带,多态性比率97.2%,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多态带13.3条。46份种质之间相似系数变化范围0.60-0.99,平均为0.76。基于29个SRAP标记扩增结果,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Dice遗传相似系数,并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0.69处供试材料分为4类,较好地揭示花蕙兰品种及国兰原生种间遗传多样与亲缘关系,可为花蕙兰种质资源利用及杂交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大花蕙兰 SRAP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用21个分布谷子9条染色体上SSR标记,对120份来自于核心种质谷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研究。21个标记共检查出305个等位变异,各标记检测出等位变异数3~26个之间,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出等位变异数14.5个;21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量(PIC)0.809。基于21个SSR标记分子鉴定,计算了120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0.8393~0.9672,平均值0.8906。根据计算遗传距离,对120份谷子材料进行UPGMA聚类,遗传相似系数0.8865处这些材料被划分为4个类群,分类结果与这些谷子来源地生态类型总体上表现致,分别为西北内陆类群、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类群、华北平原类群以及华北平原近年育成种类群。

  • 标签: 谷子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红菜苔我国独有的蔬菜资源,深受消费喜爱。利用63对SSR引物检测来自全国45份红菜苔种质资源遗传多样,63对引物扩增出124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近2条带,扩增产物片段大小都在150~300bp之间,相似系数0.56~0.89之间。结果表明,红菜苔具有丰富遗传多样,本研究菜苔资源利用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 标签: 红菜苔 种质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百合百合科大百合属种重要野生植物资源,本文采用基因测序法,利用叶绿体DNArpl16序列对10个百合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遗传结构分析,旨在为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rpl16序列矩阵长度699bp,共检测到14个变异位点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态(Hd)0.604;总遗传多样(HT)0.660。该居群间遗传变异(71.53%)大于居群内遗传变异(28.47%),说明居群间变异其居群主要变异来源;居群间遗传分化很高(Gst-=0.677,Nst-=0.614,Fst=0.71531),基因流较低(Nm=0.0995)。失配分析结果表明种群进化过程曾经历过快速扩张,中性检验支持上述结果:Tajima'sD=-1.74368(P>0.05);FuandLi'sD=-2.69366(P<0.05);FuandLi'sF=-2.79896(P<0.05)。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居群遗传多样较高,居群间存在较高遗传分化,主要与其生活史特征相关。基于得到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为主保护策略。

  • 标签: 大百合 rpl16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 简介:为了揭示河北省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其研究利用提供理论根据,以46份原产河北省绿子叶黑豆种质资源试验材料,对其基于表型性状及ISSR标记鉴定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60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8.6个等位变异,变幅5~17个;ISSR引物多态信息量PIC变幅0.721~0.927,平均0.820;利用表型性状ISSR标记数据进行品种间遗传多样分析,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0.07~0.530.43~1.00,平均为0.2840.704,遗传相似变幅较大,河北省不同绿子叶黑豆品种间存在着丰富遗传多样。聚类结果显示,类群与品种来源地有关。

  • 标签: 绿子叶黑豆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I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从144对SRAP引物筛选出61对多态强、重复性好SRAP引物,对43份苦瓜种质DNA进行了扩增,共得到2078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86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4.15条多态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42.11%。用UPM—G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苦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0.50~0.95,阈值O.65处(L1)可将苦瓜分为2个类群,第1类群野生种,第Ⅱ类群半栽培种栽培种;阈值0.80处(L2)第Ⅱ类群分为5个亚类群,L2划分反映苦瓜种质间遗传多样与果实性状、来源或地理分布较高相关阈值0.83处,第Ⅱ类群1亚类群又分为4类,大致分为滑身苦瓜(粗棱无瘤)、大顶苦瓜(棱细大圆瘤、倒锥形)、棱细圆瘤苦瓜以及尖刺瘤或凸瘤苦瓜,分类结果与苦瓜刺瘤有无、棱条粗细、瘤形状瓜色等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刺瘤苦瓜较原始类型。

  • 标签: 苦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