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自问世以来,因其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可定量、污染少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技术用于曲霉研究也有近十年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曲霉病诊断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曲霉病 IA
  • 简介:皮肤黏膜微生态是指寄居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微生物群落与人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皮肤黏膜结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微生态环境。微生态可对人体疾病、健康产生不可忽视影响,因此围绕该领域研究不容忽视。以往微生态研究通常基于传统培养方法,存在诸多无法克服缺陷和不足。随着PCR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广泛应用,PCR相关各种分子技术以其各自特点在不同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皮肤黏膜 微生态 PCR相关技术
  • 简介:目的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酵母样真菌鉴定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临床检出142株酵母样真菌标本同时采用MALDI-TOF-MS技术和传统真菌培养方法进行鉴定,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常见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鉴定率很高(100%),符合率较高(100%);对于少见葡萄牙念珠菌、解脂念珠菌、产朊念珠菌,两种方法符合率较低,分别为25.00%、00.00%、00.00%。结论MALDI-TOF-MS技术对酵母样真菌鉴定率较高,操作简便快速,是传统真菌培养鉴定有力补充,可将其推广应用于酵母样真菌早期快速鉴定。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 酵母样真菌 鉴定
  • 简介:葡萄砧木具有抗葡萄根瘤蚜和线虫等土传虫害、抗寒、抗旱、耐盐碱等优良特性,可调控葡萄生长和品质,利用葡萄抗逆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已成为葡萄产业发展必然趋势。因此,开展葡萄砧木改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生物技术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葡萄砧木改良研究,本文对近10年分子标记技术葡萄砧木品种鉴定、系谱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指明未来葡萄砧木研究方向。

  • 标签: 葡萄砧木 DNA分子标记 品种鉴定 系谱分析 遗传图谱
  • 简介: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是一种可用于检测大分子物质“软电离”质谱分析技术,近年来致病性真菌研究作用日显突出,该文对近几年该技术病原真菌研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 质谱 真菌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最短时间内能为假丝酵母菌鉴定提供最多信息简易培养方法。方法同一个平板内用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及小培养对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假丝酵母菌。结果一个平板内同时使用三种方法接种培养。可从分区划线法、多点接种法观察到菌落全貌(如颜色、质地、形态)、种类、数量及生长特性等。可用显微镜从小培养中看到假丝酵母菌孢子和菌丝结构。结论由于假丝酵母菌种类繁多导致假丝酵母菌临床感染表现不同,临床诊断和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结果,因此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方法至关重要。一个平板内同时用三种方法接种标本进行培养,可大大提高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及鉴定效率,并能判定分离出假丝酵母菌是目的菌株还是污染菌。

  • 标签: 假丝酵母菌 分区划线法 多点接种法 小培养 鉴定效率
  • 简介:目的建立并评价FTA-DNA直接提取法病原真菌分子鉴定应用。方法采用whatmanFTA-DNA直接提取法从25个不同种属45株培养菌株和6例临床标本中提取病原真菌DNA,用于病原真菌测序鉴定。配制不同浓度孢子悬液探索该方法检测限和安全性。结果45株菌株扩增后均能得到1条清晰DNA扩增片段,并成功测序。应用该方法亦成功从腹水、胸水、口腔拭子、宫颈拭子来源临床标本中直接提取DNA并成功鉴定病原真菌。该DNA提取方法联合降落PCR能检测到1.0×103个cell/mL孢子悬液,1.0×104个cell/mL及以下浓度孢子悬液可以被FTA卡完全灭活。结论FTA-DNA直接提取法可快速有效地从培养菌株及部分临床标本中提取并保存病原真菌DNA,用于病原真菌测序鉴定。

  • 标签: 真菌 分子鉴定 FTA卡 DNA提取方法
  • 简介:从河北351×莆薯76-16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甘薯种质C180,具高抗蔓割病兼抗甘薯瘟Ⅰ型菌系、品质优良、抗病基因遗传力高、配合力好等特点,是抗病育种上已成功利用核心亲本。福建省利用C180亲本材料直接或间接育成20多个甘薯新品系,其中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品种8个。这些衍生品种主要用于我国南方薯区,多数分布福建,推广面积较大有金山57、福薯3282和泉著723等品种。

  • 标签: 甘薯 C180 抗病亲本 育种
  • 简介:电阻抗图谱(EIS)法作为测定植物抗寒性一种方法,农业、林业和园艺领域应用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12个刺槐种质资源4年生试验林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应用EIS法对各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6个参数(τ、ψ、r、r1、re、ri)数学意义,并与电导率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刺槐种质资源抗寒性研究,胞外电阻率(re)是最适用一个参数,能够较好反映出不同种质资源抗寒能力;采用EIS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结果与传统电导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省时、不需温育,具有更大优越性。

  • 标签: 电阻抗图谱法 刺槐种质资源 抗寒性 参数 胞外电阻率(re)
  • 简介:以真菌性皮肤病为例,试从诊断性评价视角论述该课程教学实践要点和具体教学策略,对医学生进行了科学、公正、客观评价。同时,对涉及诊断性评价课程设计进行总结和反思,说明将诊断性评价适时纳入医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重要性和必要性。

  • 标签: 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体系 皮肤性病学 真菌性皮肤病
  • 简介: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9份玉米自交系和1份大刍草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1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475条不同位置带,平均22.6条;多态性带469条,平均22.3条,百分率高达98.7%;不同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PIC)0.84~0.94之间.60份材料遗传相似系数0.23~0.48之间.经聚类分析,可将这些材料分成两大组,共9个亚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血缘和系谱是一致,也存在一些例外.结果表明,ISSR标记尽管可以用于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但并不是最好分子标记类型.综合考虑不同分子标记类型优缺点,认为ISSR标记在遗传研究较少作物上应用潜力较大.

  • 标签: 遗传多样性 玉米 自交系 种质资源 ISSR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结果更可靠真菌直接镜检方法。方法对600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7%和88.5%。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适合临床、快速有效真菌镜检方法。

  • 标签: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荧光染色法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概述国产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国内10a应用情况,为其国内临床规范、合理应用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检索复习10a来国产伊曲康唑国内应用各类文章。结果共计检索筛选获得48篇文献,手足体股癣10篇,共计治疗手足癣451例,总有效率为90.91℅;花斑癣6篇,共治疗340例,总有效率为92.94℅;糠秕孢子菌毛囊炎5篇,共治疗238例,单疗程单用国产伊曲康唑总有效率为71.05℅;头癣2篇,总有效率为80.00℅;甲真菌病6篇,治疗指甲甲真菌病患者2疗程法总治愈率为78.95℅(135例/171例),3疗程法治愈率为82.60℅(19例/23例),治疗趾甲真菌病患者总治愈率为79.94℅(275例/344例);生殖器念珠菌病21篇,共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2260例,总治愈率为94.32℅,有效率为97.27℅,男性念珠菌病409例,总痊愈率75.04℅;头皮脂溢性皮炎2篇,总痊愈率为81.18℅(69例/85例);小儿皮肤真菌病1篇,痊愈率68.2℅(30例/44例);真菌性眼炎1篇,56例患者全部有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其次为头晕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可逆性肝酶升高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5℅。结论国产伊曲康唑多种真菌病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伊曲康唑 真菌感染 有效率
  • 简介:酮康唑(ketoconazole)属于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泛药理学作用。除了抗真菌作用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炎、抗皮脂分泌和抗角质细胞增殖特性,使得2%酮康唑乳膏可应用于多种适应证,如皮肤癣菌病、皮肤念珠菌病和马拉色菌相关疾病等。

  • 标签: 2%酮康唑乳膏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临床应用
  • 简介:多胺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多种生理过程,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多胺代谢、转运以及多胺微生物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胺微生物研究提供较为丰富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
  • 简介:SCoT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该标记不仅能获得与性状联系紧密目的基因,而且能对性状进行跟踪,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植物研究。本文概述了SCoT标记原理、引物设计方法及特点,并从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种质鉴定与指纹图谱构建、基因差异表达与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方面总结了SCoT标记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该标记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SCoT 种质鉴定 遗传多样性 图谱构建 基因差异表达
  • 简介:近年来,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不断增加,尽管培养是真菌诊断金标准,但其耗时较长,临床应用受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技术方便、快捷、创伤小,通过对应用技术所获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胞学检查、常规染色、真菌抗原和分子学技术检测已是快速诊断某些真菌感染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灌洗 真菌 细胞学 抗原检测
  • 简介:新生/格特隐球菌是一种双相担子类病原真菌。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最常见隐球菌病,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和宿主环境有效交流对隐球菌生存至关重要。隐球菌利用复杂信号系统来感应外界环境变化并调控繁殖、发展和毒力。已知多种信号通路参与新生隐球菌对宿主环境应答,调控新生隐球菌毒力。MAPK通路(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是其中最重要信号通路之一,包括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激酶信号转导通路(highosmolarityglycerol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HOG.MAPK)、蛋白激酶C信号转导通路(proteinkinaseC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PKC—MAPK)及Stel2转录基因通路(sterilel2transcriptors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signalingtransductionpathway,Stel2-MAPK)。对这些传导通路各个环节了解,不仅有助于阐明MAPK通路作用机制及其对毒力调控作用,而且可以为寻找新药物靶点、治疗新生隐球菌病提供帮助。

  • 标签: MAPK 信号途径 新生隐球菌 隐球菌病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诊断马尔尼菲青霉感染(PSM)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2015年间确诊PSM患者37例、其他真菌感染患者17例、健康志愿者30例血清,进行GM试验检测;同时评价其中4例PSM患者治疗前后GM值变化,计算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GM试验对PSM患者总体敏感度为78.38%,特异度为82.98%;其中对HIV阳性PSM患者敏感度为76.47%,特异度为97.87%;对HIV阴性PSM患者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4.78%。4例随访PSM患者经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GM水平逐渐下降。结论GM试验对PSM有一定诊断价值,尤其对马尔尼菲青霉流行地区HIV感染者,早期诊断PSM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