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为充分利用营养没有得到充分吸收栽培食用菌废弃菌糠、明确在牡丹江地区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产黑木耳适宜比例,以灵芝和鲍鱼菇废弃菌糠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配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木耳培养料中灵芝菌糠体积分数为30%时栽培效果最佳,显著优于参入鲍鱼菇菌糠各种培养料配方(P〈0.01)。因此,可以利用灵芝菌糠废料作为替代料栽培黑木耳使用。

  • 标签: 菌糠 黑木耳 灵芝 鲍鱼菇 栽培
  • 简介:分析原有食用菌实验教学可能存在问题,提出食用菌科学试验课程任务,陈述在食用菌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具体内容和方法,讨论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试验目的意义。

  • 标签: 试验设计 统计学方法 回归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
  • 简介:植物病害诊断通过病菌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等步骤实现。在过去10年里用于细菌鉴定基因组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简化和促进了病菌检测和鉴定,但是DNA分子检测方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培养检验和表型检验方法。文中介绍了未显示病害症状植物或植物产品已知细菌免疫检测和基因组DNA检测方法,以及细菌病害诊断鉴定新方法。

  • 标签: 病原细菌 免疫检测 DNA分子检测 基因组探针 多相分析诊断
  • 简介:采用显微观察和PCR检测分析了人工接种后稻曲病菌在水稻穗部增殖状况。结果表明:分生孢子萌发后产生菌丝首先附着在花粉上或花丝上,柱头上未发现有菌丝附着;后期(接种后8d)在柱头上有附着菌丝花粉粒。显微观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不同小穗内菌丝增殖速度不同,该结果为进一研究该病发生规律提供了信息。

  • 标签: 稻曲病菌 人工接种 PCR 组织观察
  • 简介:根据GenBank上报道内生真菌Neotyphodiumcoenophialum和N.loliiNc25基因序列,设计了2特异性引物FM1/R1和F3/R652,建立了套适合于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检测内生真菌N.coenophialum和N.lolii常规PCR和巢式PCR方法。

  • 标签: 高羊茅 多年生黑麦草 内生真菌 分子检测
  • 简介:改良了神经致幻型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比色检测方法。利用白灵菇子实体稀醋酸提取液替代水作为空白对照,检测结果更为客观、准确;筛选到了不使用硫酸显色剂配方,降低了操作过程危险性。探讨了改良比色法在毒菌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和定量检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毒菌总活性色胺类物质半定量检测;结合薄层层析法,还可以用于特定毒素定量检测

  • 标签: 改良比色法 神经致幻型毒菌 活性色胺 薄层层析
  • 简介:为了研究干旱胁迫下内生真菌玉米幼苗生长影响和筛选具有提高玉米抗旱潜能优良菌种,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将分离自新疆荒漠盐生植物根系5种内生真菌Curvulariainaequalis、Fusariumavenaceum、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分别接种到玉米幼苗根系,进行干旱胁迫培养6周,测定苗期玉米株高、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C.inaequalis、F.avenaceum、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地下生物量(P〈0.05),而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其影响不显著;接种F.avenaceum和Ulocladiumsp.AS91282可极显著提高玉米根系可溶性糖含量(P〈0.01);接种C.inaequalis、PleosporalesAS29261和Ulocladiumsp.AS91282根系POD活性影响不显著,而F.avenaceum和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显著降低了根系POD活性;接种Neocamarosporiumsp.AS65231和Ulocladiumsp.AS91282显著降低根系MDA含量(P〈0.01)。然而,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种5种内生真菌玉米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MDA含量等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比较来看,干旱胁迫下接种内生真菌Ulocladiumsp.AS91282促进玉米幼苗抗干旱能力优于其他4种菌。

  • 标签: 内生真菌 盐生植物 抗旱性 生物量 POD MDA
  • 简介:通过菌种野外采集、分离培养、纯化及室内人工接种试验,获得9株樟子松外生菌根菌。采用苗木截根-菌剂浸根方法,2年生樟子松移床苗进行外生菌根菌野外单接种试验,以接种无菌液体培养基苗木作为对照,研究外生菌根菌单接种樟子松苗木生长影响。野外单接种试验表明,9株外生菌根菌樟子松苗木均有促生长效果。接种130d,除菌株010外,其他菌株均可提高樟子松苗高23%以上。其中,接种菌株GT005苗高提高54.24%;接种菌株035、009、LH004及GT001苗高分别提高41.53%、36.44%、35.59%和35.59%。菌株035、LH004、025、010和GT001可使苗木地径提高20%以上,其中菌株035提高地径56.31%,菌株LH004、025分别提高39.93%和29.01%。除接种菌株010苗木外,接种其他菌株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对照30.23%~48.37%。接种菌株004苗木根系活力最强,高于对照39.17%;接种菌株GT005和010苗木,根系活力低于对照;接种其他菌株苗木根系活力高于对照2.5%~16.67%。接种菌株GT005苗木叶绿素含量最高,高于对照20%以上。9个菌株均可用于樟子松苗木生产中。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与苗木生物量间无相关性。

  • 标签: 樟子松 苗木 外生菌根菌 单接种
  • 简介: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杨树水泡溃疡病菌菌丝生长影响,发现BS-2菌株能够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并导致菌丝形态畸变,表现为菌丝伸长生长受抑制、扭曲、原生质浓缩、局部膨大成球形或椭圆形以及菌丝断裂和菌丝细胞变成空泡等。BS-2发酵液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培养时间越长,其培养液抑菌作用越强;在不同培养基获得发酵液病菌抑制效果不同。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杨树水泡溃疡病 菌丝生长 菌丝形态 抑制作用
  • 简介: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在菌丝体阶段极易感染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der)等多种杂菌。本研究以木耳176个杂交子为供试菌株,采用木耳与绿色木霉菌丝体对峙培养,发酵液相互抑制菌丝体生长,以及调查木耳菌袋田间污染率,比较了杂交子抗绿色木霉能力,初步建立了木耳抗霉菌污染能力技术体系。

  • 标签: 木耳 杂交菌株 绿色木霉菌 筛选
  • 简介:以土生鳞伞(PholiotaterrestrisOverh.)子实体为生物吸附剂吸附水溶液Cd2+,分析吸附剂用量、初始pH值、初始重金属浓度、反应时间这4个因素吸附影响,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土生鳞伞生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水溶液Cd2+去除率随吸附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大,当Cd2+浓度为10g/L时,土生鳞伞子实体吸附剂用量为2g/L,反应2h即可达到平衡吸附,pH=6时吸附量最大。土生鳞伞子实体Cd2+吸附更符合Langmuir平衡模型,相关系数r2>0.99,土生鳞伞子实体Cd2+最大吸附量为8.67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比准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土生鳞伞子实体Cd2+吸附。

  • 标签: 土生鳞伞 生物吸附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模型
  • 简介:为探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cwadae抗旱生理生化基础,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采自贵州省荔波县蝉拟青霉GZUIFR-3L菌株液体发酵进行胁迫,用氯蓝四唑法连续测定不同培养时间SOD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从而测定SOD比活力。结果表明,胁迫和非胁迫情况下,蝉拟青霉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和SOD比活力分别在发酵培养第7,8,6d时达到最大值;经干旱胁迫蝉拟青霉SOD活力及其比活力均比未经胁迫处理高,初步推测蝉拟青霉抗旱能力与SOD活性有相关性。

  • 标签: 蝉拟青霉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6000 SOD
  • 简介:研究了杀灭鳞翅目类害虫农药灭幼脲镰刀菌(Fusariumsp.)、疣孢漆斑霉(Myrotheciumverrucaria)、粉红黏帚菌(Gliocladiumroseum)和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4种真菌菌丝生长影响。将灭幼脲按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接菌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每7d测量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当空白组长满培养皿时终止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4种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灭幼脲不同真菌菌丝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当灭幼脲浓度为800mg/L时,镰刀菌和疣孢漆斑霉抑制率均为100%;粉红黏帚菌抑制率为95.24%;蛹虫草抑制率为99.49%。由此表明灭幼脲不仅能杀灭鳞翅目类害虫,真菌菌丝生长也起到抑制作用

  • 标签: 镰刀菌 疣孢漆斑霉 粉红黏帚菌 蛹虫草 几丁质 抑制率
  • 简介:用不同蜜环菌(Amillariamellea)菌株与长自山乌天麻(Gastrodiaelata)进行伴栽试验,以探索不同蜜环菌菌株乌天麻产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蜜环菌菌株乌天麻产量影响不同,其中菌株Ar-4能显著提高天麻产量,仿野生栽培和室外箱栽试验均表现出良好伴栽效果。

  • 标签: 蜜环菌 乌天麻 产量
  • 简介:通过大量筛选从银杏茎中分离到株内生真菌(编号为No.1028),其代谢产物对重要作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内生真菌发酵液番茄早疫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菜豆炭疽病菌、葡萄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立枯病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上述不同病原菌抑制率分别为:66.7%、48.3%、64.6%、36.5%、57.1%和23%。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离子对内生真菌N0.1028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影响。结果发现玉米粉、黄豆饼粉比较适合其生长和抑菌代谢产物合成,Na^+抑菌代谢产物合成有较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内生真菌 培养条件 真菌病害 抑制作用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菌属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菌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牙缝,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菌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研究了4种矿质元素栽培食用菌毛头鬼伞菌丝体生长影响。4种矿质单元素添加试验结果表明,能使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最佳浓度分别是CaCl20.1mmol/L、MgSO48mmol/L、KCl1.22mmol/L、NaH2PO413mmol/L。4种元素协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元素浓度最佳生长量与混合施用时最佳生长量致。以毛头鬼伞主要栽培料之棉子壳估算,原料中4种矿质元素浓度均偏低,必须补充矿质元素才能满足毛头鬼伞菌丝体旺盛生长。

  • 标签: 毛头鬼伞 矿质元素 生长 栽培
  • 简介:以农业废料花生壳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筛选适宜杏鲍菇菌丝生长培养基及培养料。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m(花生壳)∶m(马铃薯)=3∶1配方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4.53mm/d,长势最旺盛;原种及栽培种培养料按m(棉籽壳)∶m(花生壳)=1∶1配方菌丝生长最快而健壮,生长速度可达5.43mm/d。因此,在花生主产区,花生壳废料可以广泛应用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上。

  • 标签: 杏鲍菇 培养基 菌丝生长速度
  • 简介:以高粱为宿主植物,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测定了经不同保藏温度(18~20,4,-20,-80℃)处理,在不同保藏时间(3,6,12,18,24,30个月)下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根系侵染率。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在18~20,4,-20℃温度下保藏12~18个月时,需进行转接,用高粱为宿主植物进行更新复壮培养,以保持菌种活力。

  • 标签:
  • 简介:从植物-真菌相互作用和植物体内微生态学角度.综述近年来植物-内生真菌互作关系研究进展,分析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下,植物内生真菌宿主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特别强调将植物及其内生微生物作为个整体研究重要性,表明植物内生真菌作为类重要微生物资源,可以在增强植物生态适应性,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和人类压力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因而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内生真菌 逆境抗性 生态适应性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互惠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