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并且随着年龄的老化,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现如今阿尔茨默病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头号隐患,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阿尔茨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其中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淀粉样蛋白学说.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发病机制 淀粉样蛋白学说
  • 简介:分析阿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取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阿霉素组和红霉素组,分别给予其阿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阿霉素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总有效率等,均优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优于红霉素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 简介:痴呆的患病率世界各地不尽相同.这可能是由于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的差异性和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也可能存在地区性.一般来说,社会经济与疾病因素,也增加了痴呆的患病率,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因此调节这些因素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共问题.痴呆的患病率中,阿尔茨默病为重要亚型,本文对阿尔茨默病国外流行病学的调查及易感因素的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国外近五年 研究进展
  • 简介: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线性DNA并探讨其成像条件。用RT-PCR技术扩增柯萨B1病毒VP1基因DNA片段,纯化回收后配制成含和不含1mmol/LMgCl2的水溶液,DNA终浓度为100μg/ml。分别取20μl滴加在新鲜解理的云母片上,吸收1min,用滤纸吸去残液,氮气吹干,在室温下采用MultiModeAFMNanoscopeⅢa的敲击模式成像。同时比较新制备和多次使用过的探析所获得图像的质量,对两种探针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电泳证明获得了0.83kb的VP1基因DNA线性片段,Mg^2+存在时,DNA在云母片上吸附延展较好,所获图像质量优于无Mg^2+时。新制备的探针较多次使用过的探针所获图像分辨率更高。DNA分子的表现宽度为18±2.9nm,高度为0.8±0.2nm。说明AFM能以高分辨率直接观察DNA分子,Mg^2+的存在和高质量的探针有助于获得理想的图象。

  • 标签: 柯萨奇B1病毒 VP1基因片段 原子力显微镜 成像分析
  • 简介:在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DNA微阵列已成为功能基因组时代大规模、高通量乃至全基因组表达和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阿尔茨默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无定论,因此在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简要综述DNA微阵列技术应用于阿尔茨默病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防治药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DNA微阵列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 药物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