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美国Fox软件公司的Microsoft公司在1992年开发的最新数据管理系统foxpro2.5forwindows,建立了天体测量数据,该数据以全球天体测量领域中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为数据源,具有扩充、读取、修改、查询及排序等多种功能,并且有操纵速度快、界面友好等特点。

  • 标签: 天体测量资料 数据库 查询 系统功能 数据扩充 数据修改
  • 简介:本文叙述在B6935计算机的TEXT-TRIEVE软件包支持下建立“射电天文文献数据”的过程。通过对数据查询的几个例子,说明其合作效果。经过实践提出了TEXT-TRIEVE软件对文献检索的不足之处。

  • 标签: 射电天文文献 数据库 查询 文献检索
  • 简介:本文通过对MK3数据的结构分析以及与NGS文件的比较,描述了从MK3数据格式转化到NGS格式的格式转换程序DB2NGS的开发思想,并给出了一个示范结果。通过在微机上的KVLBI软件的运行证明了转换是成功的。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天文数据库 程序设计 NGS格式转换
  • 简介:利用上海天文台的SHORDE1软件对约3年左右(MJD49001.1-MJD50109.6)的全球SLR资料进行了归算,并将所得的极移序列和相应历元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中心(IERS)给出的极移序列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基于SLR资料的极移序列与IERS极移序列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系统偏差。该系统差具有明显的周期特性,周期约为427天,振幅为1mas左右。

  • 标签: 天文地球动力学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 国际极移服务 极移
  • 简介:本文叙述了APPLE-Ⅱ微机控制光电等高仪观测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导星、定位、跟踪与换星。在控制系统中应用了高精度的圆感应同步测角器和简单的恒星时钟卡。该系统的望远镜定位精度达±3″,跟踪精度达±5″。该套设备现在已投入正常使用,对改善观测条件和提高观测质量取得了明显效果。

  • 标签: 光电等高仪 自动观测系统 定位精度 圆感应同步测角器 恒星时钟卡
  • 简介:现代科学技术的很多领域都离不开时间的精密计量。对地球自转不均匀性的测量等系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对人造的或自然的天体运动的研究、对远程或空间运载工具的运行轨道的研究和测控等等,都需要一个高度均匀的时间尺度。高精度频率标准时间的比对,也需要一个均匀的时间尺度做参考。作为最广泛的时间频率信号传播媒介的无线电时号,更需要同步和协调。在此背景下,从七十年代初起,国际原子时被正式定义和采用。目前的国际原子时TAI是由国际计量局BIPM(1988年以前由国际时间局BIH)根据国际单位制系统的时间单位秒的定义,以世界上几十个研究单位运转的200多台原子钟的读数计算建立的时间尺度。

  • 标签: 时号改正数 国际原子时 地球自转 国际时间局 无线电时号 时间尺度
  • 简介:通过对中科院天文学文献源布局的调查评估,认为现有的文献资源布局基本上是合理的。为使现有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出了建立三级文献保障网络作为布局优化的目标,阐明了文献保障体系的文献范围和协调单位。为此必须发挥并加强天文学情报网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联系的职能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源共享工作。

  • 标签: 情报 中国科学院 天文学 文献资源 文献管理
  • 简介:2004年起,"上海网上天文台"科普网站便开始尝试采用流媒体手段对天文现象进行实况视频直播。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该文对天象网络直播系统的原理以及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为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网络 流媒体 天文现象 视频直播
  • 简介:VLBI台站监管系统是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分系统应用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VLBI观测期间实时监管各测站参试设备运行状况,采集参试设备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与存档,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立即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实时提供必要的有关数据给VLBI数据处理中心做相关处理。VLBI台站监管系统在嫦娥探月一期工程实施期间运行稳定、可靠,对VLBI测轨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它仍在探月工程的常规观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监管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单天线软件谱线接收机系统(Single-dishSoftwareSpectrameterSystem,SSSS)是一组使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软件。利用通用VLBI设备,SSSS实现了射电望远镜的单天线谱线观测。该文详细介绍SSSS的功能和方法、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同时给出了一些初步观测结果。

  • 标签: VLBI 射电望远镜 谱线接收机
  • 简介:给出的卫星激光测距的二轴系统实现了通过软件控制望远镜coude光路调整、接收系统SPAD和APD的自动切换、视场光阑大小的自动调节、以及发射光束指向的精确控制。该系统是基于MPC07运动控制卡,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实时控制,旨在实现不同功能的调节,提高卫星激光测距的自动化程度。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组成、技术指标及软件工作方式。

  • 标签: 激光测距 MPC07SP运动控制卡 二轴控制 VISUAL basic coude光路
  • 简介:本文叙述了用内部光路反馈对激光测距系统系统延迟进行测量的方法,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天文台的人卫激光测距系统在不同方位或高度的状态下,系统延迟值的变化约为3mm。同时,进行了内光路校准与地面靶校准的比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系统延迟值之差为12.6mm。

  • 标签: 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内光路校准 地面靶校准 系统延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