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我国VLI网包括上海佘山,乌鲁木齐和昆明3个观测站,以及上海天文台研制的两台站相关处理,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站已升级成MK4制式和只使用薄磁带,而昆明站只能使用S2制式,因此,实现相关处理对不同制式数据和薄磁带的兼容。是我国VLBI网顺利运行的关键,给出了多制式VLBI观测实验和相关处理的初步结果。总结了相关处理升级后的处理能力。并对相关处理的下一步发展作简单讨论。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处理机 磁带格式 兼容性测试 处理能力
  • 简介:VLBI观测比单天线观测拥有更高的角分辨率,在脉冲星观测,尤其是成图和定位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处理在进行脉冲星信号处理时,首先必须知道脉冲信号到达时刻、脉冲星相位及脉冲宽度等脉冲轮廓信息。研究了利用脉冲信号自功率谱来绘制脉冲星轮廓图的算法,此算法只需对单站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就可确定脉冲位置和宽度,然后在VLBI软件相关处理中完成脉冲信号的相关计算。实际的VLBI数据相关处理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可准确获得脉冲星的轮廓。

  • 标签: VLBI 脉冲轮廓搜索 软件相关机 自相关谱
  • 简介: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是重要的射电天文技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深空探测器高精度测量手段。硬件相关处理则是VLBI数据预处理的核心设备。随着以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为实现平台的嵌入式系统的不断发展,用FPGA和嵌入式系统作为实现方式成为硬件相关处理研究的一个方向。研究了如何利用嵌入式千兆以太网传输系统对硬件相关处理的长期累加子系统(LTA)进行改进。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硬件相关处理机 嵌入式系统 千兆以太网 FPGA
  • 简介:用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八通道GPS定时接收PTS-1[1],进行了不同的测量数据处理方法比较。采用测量平均法和测量拟合法的结果表明,定时精度和测频精度比单点测量法提高2~3倍,达到30ns和3×10-13/d。这种低代价的轻便接收机能获得更好的效益,对许多用户是有实用价值的。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GPS) 时间比对 时间同步 频率测量
  • 简介:单天线软件谱线接收系统(Single-dishSoftwareSpectrameterSystem,SSSS)是一组使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软件。利用通用VLBI设备,SSSS实现了射电望远镜的单天线谱线观测。该文详细介绍SSSS的功能和方法、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同时给出了一些初步观测结果。

  • 标签: VLBI 射电望远镜 谱线接收机
  • 简介:本文叙述了一个用于接收日本气象卫星测距信号的接收设备,介绍卫星工作情况和接收前端各部分的技术指标,并且详细地描述解调部分的工作原理,1987年1月开始,上海天文台与日本电波研究所进行两地的精密时间比对,其比对结果峰-峰值为100毫微秒,如果计及卫星轨道根数修正,得到有效值的变化小于20毫微秒,平均一天时间内频率稳定率为2×10^-13。

  • 标签: GMS-3测距信号接收机 气象卫星 日本 技术指标 轨道根数
  • 简介:计算机数据能停和网络技术在计算机集中管理和控制系统中正日趋重要。本文讨论的是在上海天文台VLBI工作站中已实现的HP1000F小型和IBMPC/XT-286微机双向数据通信系统。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仪 数据传输 VLBI观测 软件 网络技术
  • 简介:VLBI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射电干涉新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VLBI数据预处理主要采用硬件相关处理。近年来随着通用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利用软件方法对VLBI数据进行相关处理逐渐成为可能。介绍了国内外VLBI软件相关处理的研究进展情况和VLBI数据相关处理的基本数学模型。针对实际软件相关处理方法研究中数学模型应用和各类参数选取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根据现有数据处理精度和处理速度,进一步分析了提高软件相关处理速度的可能性。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VLBI 软件相关处理机 功率谱分析 最小二乘线性拟合
  • 简介:上海地区GPS综合应用网的数据采集处理中心设立在上海天文台,经过两年多的实时运行,网络设备及处理计算机等相对稳定,处理软件也渐趋成熟和完善;介绍了GPS数据采集处理中心的网络结构、数据自动化处理软件。

  • 标签: GPS 综合应用网 数据采集处理 软件
  • 简介:简单介绍了IEEE488接口和RS-232接口的结构,提出用单片实现IEEE488接口和RS-232接口的双向转换,并提供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和程序模块。

  • 标签: 单片机 接口转换 IEEE488接口 RS-232接口
  • 简介:该文探讨了高重频激光测距工作中的数据处理问题。该数据处理采用了屏幕显示以及数学分析方法,以剔除卫星激光测距数据中的观测异常值,提取有效的数据点,并最终生成标准点数据。通过对奥地利GRAZ激光测距站高重频数据资料的处理表明,该数据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高重频 屏幕处理 多项式拟合
  • 简介:脉冲星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注的对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longbaselineinterferometer,VLBI)更是以极高的角分辨率和灵敏度成为脉冲星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使上海天文台现有的中国VLBI网(ChineseVLBInetwork,CVN)软件处理能够处理脉冲星信号,讨论了用频率通道间时延补偿的方法实现非相干消色散,并通过加入矩形脉冲门同步信号,提取有效脉冲,提高了信噪比。然后改进现有CVN处理结构,实现脉冲星信号的相关处理。最后,对脉冲位置搜索和脉冲星数据分箱(pulsarbinning)技术做了初步分析与探索。VLBI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正确可行,能够消除色散,并获得脉冲星信号的相关处理条纹。

  • 标签: 脉冲星 非相干消色散 脉冲门 软件相关
  • 简介:介绍了由上海天文台主持研制的“中国VLBI网宽带相关处理”中模型计算的实现过程,基于相关处理条纹搜索窗口的大小讨论了对模型精度的要求。应用测地VLBI数据分析软件包OCCAM对相关处理模型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外部检验,结果显示时延的符合度为ns量级,延迟率则小于1pss,这远远小于模型中的钟差和未模型化的电离层效应产生的误差。因此,模型精度已足以满足相关处理条纹搜索和相关后处理的要求。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相关处理机 模型计算 精度分析
  • 简介:GPS无线电掩星技术能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全球覆盖的地球电离层和中性层大气剖面。它具有全天候、低费用、无系统长期漂移等优点。从1995年4月至1997年3月,首次GPS/MET试验的成功显示了GPS掩星技术对监测全球大气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当前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主要叙述了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美国UCAR的掩星数据处理系统CDAAC的概况,可作为我国开展无线电掩星计划有关工作的借鉴。

  • 标签: 地球大气 无线电掩星 全球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