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以地球平极长期漂移的观测值为约束,基于地球上8个冰盖的参数,调整并得到南极冰盖的地面质心位置可能不在南极点,而是位于余纬168°~170°、东经78°~82°附近。表明南极冰盖参数的改变对平极长期漂移方向的影响是灵敏的,对冰期后地壳反弹引起的地球自转主惯性张量有约1.4%的相对影响。采用全球冰盖参数和修正的南极冰盖参数估计得到平极长期漂移的方向为西经78°.3,比作者等人2001年得到的理论平极长期漂移方向为西经74°.8的结果可能更接近于实测。估计表明,地球上其它29个小冰盖的冰融事件引起的冰期后地壳反弹对地球平极的长期漂移和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综合影响在目前的天文观测精度下仍可以忽略。

  • 标签: 冰盖 地球平极 地极 地壳 自转
  • 简介:原子钟存在频率的漂移,这种漂移主要由内部器件造成,包括由量子结构造成的频率漂移、相检及运放造成的漂移等。分析被动型氢钟的频率漂移首先需要判断其主要噪声类型,其次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计算漂移,再用实验验证该拟合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被动型氢钟 频率稳定度 频率漂移 噪声类型
  • 简介:使用刚建成的上海天文台安吉天荒平观测站30cm旋转CCD漂移扫描望远镜(CCD阵列大小为1528pixel×1528pixel,视场约为8.4°×8.4°)观测了6个天区(露光时间为1s),每个天区观测2次。基于这批观测资料分析该设备的天体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利用"二维修正矩"方法计算星象位置,噪声对星象位置的影响小于0.1pixel(约2″),最小可达0.03pixel(约0.6″)。另一方面,以高精度的Hipparcos星表为参考,比较4种模型的归算结果得出:该望远镜CCD观测的非线性特征明显,归算时需要用到3阶(20参数)模型,此时Hipparcos星单次测量的位置精度为1.626″。

  • 标签: 天体测量 CCD 精度分析
  • 简介:基于NNR-NUVEL-1A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ITRF2000地球参考架的三维VLBI站速度矢量,采用实测的VLBI基线长度变化作为约束,重新估计了部分国际VLBI站的局部或区域性地壳的垂直形变,并与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s解和VLBI全球解GLB2003,VTRF2003和VTRF2005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欧亚板块的URUMQI站和太平洋板块的KWAJAL26站,南极OHIGGINS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存在6-15mrn/a的差异,北美YUMA站可能有15-31mm/a的垂直形变率,而美国西部太平洋板块的SanFrancisco(PRESIDIO)站的垂直形变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SC-VLBA,CRIMEA和EFLSBERG站的垂直形变率、ITRFs解和VLBI全球解的差约为1-6mm/a。用不同方法得到的VLBI站的水平形变率解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ITRF2000地球参考架 NNR-NUVEL-1A板块运动模型 VLBI基线长变化率 VLBI站的局部或区域性的地壳垂直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