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将GPS接收机与传统浮标结合,获取风浪位置信息,结合3种谱分析方法来计算频谱,再由频谱计算风浪参数。实验表明,GPS浮标能够很好地反映波浪的实际情况。

  • 标签: GPS浮标 FFT法 COV法 Burg法
  • 简介:以广州市天河区医疗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GIS技术的广州市天河区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实现。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了基于GIS的医疗资源配置评价的技术方法。利用该系统能够为合理评价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区域医疗管理水平、实现医疗资源公平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医疗资源 评价系统 指标体系
  • 简介:针对建筑物密集的城区、自然景观的农村和混合景观的城郊3种区域,采用HIS、Brovey、PCA、Gram-Schmidt和小波融合5种融合方法,将ZY-3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尽量保留光谱信息。从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角度对融合结果进行定量评价,辅以定性分析,得到适合不同区域ZY-3影像的图像融合方法。

  • 标签: ZY-3 影像融合 比较评价
  • 简介:“廊坊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由廊坊市国土资源局承担完成。项目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和论述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及内涵,并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土地综合集约为目标层,以总量集约、空间结构集约、动态集约为准则层,城市内部规模经济效益、城市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生态效益、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选取相应的指标因子给予评价,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 标签: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廊坊市 城区 规模经济效益 社会生态效益
  • 简介: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开展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全面查清全国耕地后备资源面积、类型、权属和分布情况,相关省份将补充开展二次调查中“不稳定耕地”和新增耕地的调查评价。本次调查评价主要包括三项任务:

  • 标签: 评价工作 资源调查 轮耕地 耕地后备资源 国土资源部 调查成果
  • 简介:以平顶山市为例,探讨了煤炭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以及在GIS和RS技术支撑下定量分析土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态安全因素3个因素层12个因子层构成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相关影响因子权重。在ENVI4.5支持下对平顶山市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提取林地、耕地、水体、建设用地多因子图层,在ArcGIS10.0支持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提取高度等地形因子。最后通过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对相关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到结果为:平顶山市最适宜用地占29.01%,较适宜用地占13.53%,基本适宜用地占14.71%,不适宜用地占16.05%,不可用地占26.70%。最后,结合评价结果,针对平顶山建设用地的特征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 指标评价体系
  • 简介: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与ESDA方法相结合,借助OpenGeoda1.0和ArcGIS9.3,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和关联性三个侧面对1996~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持续增强的趋势;区域经济初步表现出“二元结构”发展特征,以武汉市为中心的经济高值区辐射效应较弱,极化作用显著;“俱乐部趋同”现象在武汉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中初步显现。着重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作用。

  • 标签: 县域经济 时空差异 ESDA 武汉城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