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大气污染是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厦门地区作为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由于交通工具迅猛增加,城市企业工厂蓬勃发展,频繁发生的大气污染现象已经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直接向大气排放污染气体越来越多。污染气体通过非均相化学反应转化成气溶胶粒子,导致大气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

  • 标签: 天气气候特征 厦门市 城市化进程 非均相化学反应 灰霾 大气污染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MM5模拟分析了2010年冬季辽宁中部城市严重霾天气时天气系统特征,应用CALPUFF模拟霾天气和2010年冬季沈阳、辽阳及本溪日平均PM10浓度分布。结果表明:500hPa位势高度场,辽宁处于弱暖脊的位置;850hPa位势高度场辽宁受辐散及下沉气流的影响,地面风场的风向不一致,多受辐散气流影响。在垂直剖面风场,地面上方有明显的位涡高值上升区,高度较低。地面至高空的温度廓线表明,低空有明显的逆温,逆温层顶的高度较低。2010年12月19—21日沈阳、辽阳和本溪PM10浓度分布向偏东、西北及东南方向发散,主要受地面风向影响。整个冬季平均PM10浓度分布向偏南方向发散。

  • 标签: 灰霾天气 数值模拟 辽宁中部城市 MM 5 CALPUFF模式
  • 简介:利用西宁市2008-2014年气象资料分析西宁市近7年霾天气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7年来西宁市共出现霾日数50天,其中11、12月最为集中,多出现在08时,静风天气条件下。相对湿度在25%~95%,湿度在80%以上的湿霾较多。水平能见度在3~9km,属于轻微霾至中度霾,轻微霾所占比例较多。西宁市霾频发的08时平均相对湿度(RH)较高,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为霾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静风频率较高,较小的风力使得扩散的动力条件差,霾天气得以维持。加之清晨辐射逆温的形成,热力条件使得扩散条件更为不利,污染物的累积和高湿状况使得能见度逐渐下降,而发生较为明显的霾天气。预计未来西宁市霾天气发生将呈现增加趋势。

  • 标签: 灰霾 趋势 成因
  • 简介:2011年11月10—14日苏州地区发生了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大气成分站监测资料对苏州三个站点的受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霾期间地面受弱气压场控制,风力较小,且有接地逆温的持续存在,大气水平和垂直输送都较弱,导致大量污染物在近地面堆积,能见度较差;三站中昆山站霾持续时间最长,共计104时次,影响程度最重,重度霾占总数的39%,中度和重度霾超过霾总数的一半;霾时各粒径颗粒物浓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细粒子在可吸入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说明细粒子对霾贡献作用大,14日凌晨昆山及太仓出现大雾天气时细粒子比重甚至超过了霾时,而相对湿度峰值只有94%,因此将该段天气定性为雾霾共存或者湿性霾;秸秆焚烧污染期间,黑碳(BlackCarbon,BC)浓度明显上升,其绝对浓度要高出正常情况的3倍左右;通过CO/SO2及PM10/SO2对比发现昆山站受秸秆焚烧污染程度要严重的多,因此推测昆山本地郊区可能也存在零星秸秆露天焚烧点。

  • 标签: 灰霾 秸秆焚烧 颗粒物 气态污染物
  • 简介:利用2008~2012年太原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高空探测资料和大气污染物观测资料,对主要天气形势、典型气象要素以及空气污染状况下霾天气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太原地区霾出现频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霾出现天数占全年的65.7%;一天中08:00(北京时间,下同)至13:00发生霾的频率较高。2)霾日静风频率较高,主导风向为偏东南风;重度霾天气出现时相对湿度较高。3)霾日的大气稳定度主要表现为稳定类;霾日平均混合层高度比非霾日低约100m;08:00逆温出现次数高于20:00,霾时平均逆温强度和厚度高于非霾时。4)高压类型天气形势对霾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低压天气形势下较少出现霾天气。5)可吸入颗粒物、SO2和NO2浓度在非霾日比霾日分别下降32.6%、48.6%、21.7%;随着霾等级的增加,SO2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有显著的增加。6)霾天气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明显减弱,日照时数明显减少。

  • 标签: 灰霾 天气形势 典型气象要素 污染物
  • 简介:利用在线耦合的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V3.6(WeatherResearchForecastingModelwithChemistryVersion3.6)及环境、气象观测数据,在完成大气化学方案优选的基础上,研究了华北地区一次重霾污染过程(2013年2月15-17日)对气象条件的反馈作用。重点关注一次颗粒物、无机气态成分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为排放对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即细颗粒物)生成的贡献,探讨了由此引发的气象条件的变化。模拟结果显示,上述3种人为源的综合排放对华北地区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为91.27%,其中对北京、秦皇岛和沧州的贡献率分别达96.9%、95.9%和97.2%。这使区域地面太阳向下短波辐射降低近15.99%,区域平均地面辐射强迫达-26.51Wm^-2,由此导致地面温度下降0.14°C(3.68%),逆温增强,垂直温度梯度(?T/?z)升高0.026Kkm^-1,边界层高度降低18.92m(8.77%),平均风速减少约0.014ms^-1(0.35%),相对湿度绝对值升高0.51%,地面平均气压降低0.86Pa。对于15-17日污染过程,人为源综合排放的气溶胶对短波辐射的影响在天气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对边界层高度的影响较大,但不起主导作用,对温度、风速、相对湿度、气压的作用则远小于天气系统本身。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OrganicAerosol,SOA)的前体物,其人为排放对SOA浓度的贡献率约为99.6%。同时,VOCs通过调整大气反应活性促进无机气态成分向无机盐转化,它对硫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的贡献达50%以上。然而,VOCs对整个PM2.5浓度的贡献不及各种源综合贡献的1/4。人为排放的VOCs对气象场的反馈与综合排放的作用基本一致,但对地面气压的影响VOCs排放时以热力因子为主,而人为源综合排放时以动力因子为主。上述结果暗示,霾污染过程所引发的气象条件向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方向

  • 标签: WRF-Chem模式 华北地区 灰霾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 反馈作用
  • 简介:中国气象局研制的降水自记数字化处理系统是对降水自纸进行扫描输入、自动跟踪提取降水曲线、形成降水强度标准数据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气象业务科研工作对降水时空精细化分析的需求,进一步推广气象资料信息化处理技术而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数据,为今后的压、温、湿等自记录数字化处理奠定了基础.陕西省气象档案馆对西安市1960-2000年降水自初步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研究出了解决的方法.

  • 标签: 降水强度 自记记录 自记纸 气象业务 气象资料 中国气象局
  • 简介:仪器的包装,是使仪器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确保仪器的质量、性能和精确度不受影响。但温度、湿度,气压仪器(以下简称仪器)常常因包装不善,引起仪器的损坏,零部件的散失,锈蚀,给工作造成困难,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从我省1988年某地区送检的9台气压计情况看,金属外壳损坏一台,缺圆柱销(销钉)四颗,压纸条一根,笔尖2个,有的钟筒传动轮与座齿轮不啮合,有的仪器里外均有自墨水污迹,致

  • 标签: 传动轮 圆柱销 国家财产 气压变化 外包装箱 曲臂
  • 简介:介绍了降水自纸预处理的内容及扫描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各地在进行降水自纸的信息化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降水 自记纸 信息化
  • 简介:笔者在下站验收“百班”的工作中,发现一些站对自风向风速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存有偏差,或理解偏面,处理不准确、不统一;或未按规定精神办,违犯了原则。现就电接风不正常记录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对有关规定的理解介绍给大家,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批评指正 风向风速 迹线 最大风速 处理方法 陕西气象
  • 简介:气象记录是进行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获取准确的记录,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不但是为准确作出天气预报打好基础,更是我们测报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却造成记录的误差。常见的记录误差可分为系统性误差和偶然性误差两类,而偶然性误差,主要是仪器设计制造时本身的不完美和气象测报一时疏忽造成的。判断记录误差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

  • 标签: 系统性误差 实测 天气预报 记录误差 气象测报 气候分析
  • 简介:1引言降水自纸(纸质档案)是客观记录降水情况的十分宝贵的气象实时资料之一,对于研究我国降水特征、尤其是暴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农业、城市建设、电讯、交通、水利等国民经济部门,对防灾减灾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降水自纸的图形表现方式和纸张载体的限制,

  • 标签: 降水特征 自记纸 数字化处理 福建省 实时资料 纸质档案
  • 简介:气象观测《规范》规定,三次观测站02时记录订正方法是:根据前一天20时和当日08时的时间记号,用内插法确定02时的正点位置,作记号读出自值,其器差订正值为前一天20时和当日08时两个器差值的平均值。这是《规范》所规定,台站上也都是按照此规定执行的。但我们在预审、审核工作中发现,当温度自仪器的感应部份被雨水打湿留有水珠或雨止后未及时清除,实测值与自值值差就明显偏大。其原因是:温度计感应部份双金属片因雷雨大

  • 标签: 自记记录 时间记号 气象观测 双金属片 内插法 安吉
  • 简介:1993年1月13日,辽宁省喀喇泌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科协召开了学会工作达标和优秀论文表奖会议.第一项内容就是气象学会理事长刘长富介绍工作经验,到会的21个自然科学学会的秘书长们,听得津津有味,无不咋舌赞叹.第二项内容是气象学会秘书长孙立德宣读论文:《喀

  • 标签: 气象学会 宣读论文 喀左县 立德 蒙古族自治县 国际联机检索
  • 简介:1995年甘肃省气象业务工作大事1月1日定西、天水、陇南、临夏、甘南五地市州开展机制报表工作,从而实现全省地面报表的微机制作。同日民乐、会宁两站在新站址正式开展工作。1月15日以反映区域协作活动和区域内各省区业务现代化建设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兰州区域...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甘肃省 区域气象中心 气象业务 副局长 飞机人工增雨
  • 简介:1月24日,省气象局和省气象学会特邀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春乙和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为我省气象科技人员作了《水文气象发展综述》、《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研究》等专题学术报告。

  • 标签: 气象学会 大事记 青海省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象中心 专题学术报告
  • 简介:3·23世界气象日,学会秘书处和《中国气象报》青海记者站积极投稿,通过《青海日报》、《中国气象报》、《青海气象工作》等报刊开展了宣传报道工作;省气象台、省局办公室利用天气预报影视节目和青海气象网站,围绕世界气象日的宣传主题“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制作专题节目(栏目)进行了宣传。

  • 标签: 气象学会 青海省 大事记 世界气象日 影视节目 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