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淮南气候环境综合试验站2015年1月雷达观测资料,对淮南地区冬季的宏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淮南地区冬季云云底高度在0.21~11.0km,其中0.5km和2.0km高度底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的16.7%和11.3%;云顶分布在0.36~11.3km,其中5.0km和5.5km处云顶出现频率最高,分别占全部云系的9.25%和10.0%。云层厚度为0.1~8.3km,73.4%的云层厚度在2.0km范围内。(2)低云、中云、高云分别占全部云系的44.0%、29.4%和26.6%,平均厚度分别为2.4km、0.8km和0.6km。(3)该地区冬季总云量较少,为13.7%~21.8%。单层云出现频率占总云量的45.2%~77.8%,多层云出现频率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 标签: 淮南 云雷达 冬季云 宏观特征
  • 简介:从组织管理职责、总体架构、技术路线等方面介绍陕西省气象管理平台如何实现,从主要功能、平台应用等方面介绍陕西省气象管理平台如何使用,从而实现全省基础资源的集中管理、动态分配、自助申请,并支撑数据处理、分析、交换、管理和各业务支撑系统等多种不同的系统。

  • 标签: 陕西省 气象云 管理平台
  • 简介:1人工影响天气重大工程进展1.1东北区域人影工程2架新舟60增雨飞机通过系统验收.新舟60增雨飞机具备冷暖及多云型催化能力、宏观实时探测能力、空地通信能力,可承担精准催化播撒、科学研究、人影作业效果评估等各项业务和科研任务;系统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空中国王增雨飞机完成改装及定检后入关落地河北.在美国完成民用航空器改装设计批准(MDA)检查和补充型号适航证(STC)检查并获得美国STC证,12月初裸机及全部机载设备先后入关,获得中国民航总局颁发的国籍证.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云物理 中国民航总局 系统集成化 催化能力 新舟60
  • 简介: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和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对山西汾阳地区2次降水进行分析,对比对流云和层状降水的雨滴谱特征。结果表明:层状降水雨滴平均数浓度和雨强分别为286.20个·m~(-3)和1.33mm·h~(-1),对流降水雨滴平均数浓度和雨强分别为516.13个·m~(-3)和10.17mm·h~(-1);对流降水雨强主要由降水粒子数浓度决定,直径为1—2mm的粒子对2种云系雨强贡献最大;2种云系不同雨强下雨滴谱分布和雨滴平均谱分布均呈单峰型,对流降水雨滴平均谱宽大于层状降水雨滴平均谱宽,Gamma分布对2种云系降水平均谱拟合均存在一定偏差;通过雨滴谱计算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估算降水会造成对降水的低估。

  • 标签: 雨滴谱 层状云 对流云 微物理量 GAMMA分布
  • 简介:为探究放电后电荷重置对雷暴电过程的影响,在已有的三维雷暴起、放电模式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电荷重置方案:一种是植入法即放电后闪电通道上的感应电荷与原空间电荷叠加(简称ZR方案);另一种是中和法即放电后直接按一定比例降低闪电通道处的空间电荷浓度(简称ZH方案)。利用长春一次探空个例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放电后重置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闪电特征存在明显差异:1)ZR方案下的闪发生率比ZH方案下的闪发生率少。闪电放电后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对雷暴云中电荷的中和量比ZH方案多,摧毁云中电场的能力更强;2)ZR方案下的正、负地闪发生率均比ZH方案多。相对于ZH方案,ZR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分布范围大于主负电荷区,导致其出现了更多的正地闪;ZR方案中的云顶屏蔽层与主正电荷区的混合程度高,混合时间长,导致ZR方案在主正电荷区与主负电荷区之间触发了更多的负地闪;3)ZR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比ZH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短。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导致云中难以形成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局限在一对较小的异极性电荷堆内,而ZH方案不改变云中电荷分布,存在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范围较大。

  • 标签: 放电 电荷重置 电荷结构 闪电发生率 通道长度
  • 简介:基于德国RPG公司研制的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RPG-HATRPO-G3)反演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的水汽和液态水产品,分析了济南地区水汽和液态水不同季节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及其在强对流天气与小雨天气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柱大气积分水汽量(IntegratedWaterVapour,IWV)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其变化趋势与多年(1981—2010年)月平均降水量相关性较好,IWV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四季IWV均具有弱的日变化特征,四季IWV标准偏差按照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顺序递减。对于济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有无雨和降水前后液态水路径(LiquidWaterPath,LWP)的数据,春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少,夏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多;月LWP在0—200g·m-2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最多,LWP数值越大,其所占比例越小。月LWP大于1000g·m-2数据的比例随着夏季的临近和降水量的逐渐增加也呈增加的趋势。IWV和LWP在强对流过程发生前均明显增长,数值大于1000g·m-2的LWP数据比例为53.41%;而小雨天气发生前IWV呈波动上升的趋势,LWP仅在临近降水时才明显增大,LWP数值主要分布在0—200g·m-2之间,占总数据的比例为86.56%。

  • 标签: 综合水汽含量 液态水路径 地基微波辐射计 强对流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与加拿大环境部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关于“双方开展全球积雪雪水当量产品的算法改进合作研究,特别是中国区域雪水当量产品的算法改进;北极冰盖多源遥感观测能力建设”的协议,应加拿大环境部科学技术局气候研究处代理处长AnneWalker邀请,武胜利于2016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在加拿大环境部科学技术局以及加拿大环境部气象局冰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 标签: 加拿大 环境 中国气象局 科技合作 算法改进 雪水当量
  • 简介:1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象灾害1.1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初始版本的构建从机理过程(作物生长过程、区域特色过程)、构造方法(插拔式建模、数据同化)和应用方式(实时运转、互联网)等方面确定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模式的基本功能、产品类型和内容.初步完成了模式基础网格、种植区、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等22种参数或变量初值的区域化.建立了小麦发育初值对温度的非线性响应和品种改良模式、冬小麦株高变化模式.形成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的初始版本.(马玉平)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过程 农业气候资源 非线性响应 冬小麦
  • 简介:基于华北区域气象中心、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2015年1—3月的预报结果,从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两个方面对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各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对于<1km的能见度,仅华北区域模式和国家级雾霾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MAUnifiedAtmosphericChemistryEnvironment,CUACE)模式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其中华北区域模式和CUACE模式对北京本地24h能见度预报的TS评分分别为0.20、0.10;CUACE模式总体能见度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数值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和华北区域模式、华东区域模式、华南区域模式能见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普遍低于0.6。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各数值模式AQI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AQI为优等级时,各数值模式AQI预报的TS评分均较高,其中空气质量较好的华南地区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为0.81;总体上24h的AQI预报,区域模式优于CUACE模式;48h和72h的AQI预报,CUACE模式优于各区域模式。各数值模式PM2.5浓度的预报值普遍较观测值偏低,华南区域模式24h的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小,华北区域模式和华东区域模式24h的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大;CUACE模式PM2.5浓度的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PM2.5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较各区域模式均偏低。

  • 标签: 数值模式 能见度 AQI PM2.5 检验
  • 简介:1概况2017年6月12—14日,第8届环境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ICEST)在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环境科学技术和研究的发展,促进研究人员、开发人员、工程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从业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会议每年举办一次,是分享环境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技术和经验的理想平台。会议议题涵盖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动力、气象、大气物理、全球气候变化、臭氧损耗等领域。

  • 标签: 环境科学技术 国际会议 工程师 西班牙 会议总结 全球气候变化
  • 简介:1概况应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ECCC)、麦吉尔大学林海教授的邀请,国家气候中心周兵首席研究员、储敏和聂羽一行3人代表团于2017年1月9-19日赴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心以及麦吉尔大学大气和海洋科学系就北极气候相关问题进行了科研访问。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 标签: 气候变化 加拿大 大学 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