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我国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NDC情景下,交通部门有望在2038年左右达峰。在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2050年CO2排放将从基准情景30亿t降低为6亿t,并在2030年左右达峰,为我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贡献17.5%的累计减排量。2016—2050年低碳交通固定投资需求为15.7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中长期低碳投资总需求的53%。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发挥城市公共出行最大潜力,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并对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交通部门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LEAP模型 国家自主贡献(NDC)
  • 简介:构建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是实现碳排放管理标准化的重要环节。在对我国当前已实施碳排放管理标准的梳理基础上,确定了将碳排放管理标准按照标准性质、应用主体和全生命周期阶段3种分类方法,选择三维坐标系为体系框架建立方法,以每种分类方法为坐标,建立我国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当前我国碳排放管理相关标准缺失较多,将标准体系框架进行填充后,共列举出44类下阶段需完善的标准项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建议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结合不同行业和部门排放特征制定不同类型的标准,根据标准目的分类衔接国际相关标准,以及结合碳排放控制工作部署分步骤开展的原则,并提出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的相关建议。

  • 标签: 碳排放管理 标准 低碳
  • 简介:应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全球温室气体参比网络(GlobalGreenhouseGasRefereneeNetwork)首席科学家PieterTans教授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唏研究员于2018年5月13日至6月2日赴美国NOAA的ESRL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州及加利福尼亚州野外科学试验场所、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科罗拉多大学之极地与高山研究所稳定同位素实验室、高精度设备(HPD)研发加工厂进行了技术访问.

  • 标签: 技术访问 管理局 美国 大气 海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针对目前省级气象业务中出现的站网信息管理问题进行了总结,以元数据信息变更最为频繁的区域自动站为典型示例,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应对措施,为省级气象部门高效管理站网信息提供参考。

  • 标签: 站网信息管理 元数据 区域站 质量管理体系 CIMISS
  • 简介:气候变化增加了国际河流冲突的可能性,加强跨境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是流域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梳理了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认识到适应性管理的关键问题是要发展一套科学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性策略的程序。通过论述气候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的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提出一个气候变化影响决策评估工具,包括信息收集、需求分析、对策分析、综合评估以及实施与调控5个阶段。该项研究将适应性管理与气候变化、定量化脆弱性及适应能力关联评价、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优化决策和动态调控等有机结合,为从跨界层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性管理对策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有利于促进国际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气候变化 跨境水资源 适应性管理 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