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2016年影响浙江省的两个秋季台风“莎莉”“海马”的移动路径、地形影响、形势场和物理量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莎莉”台风暴雨属台风远距离暴雨,而“海马”台风的降雨为本体环流降雨:地形、冷空气影响对降水的增幅作用尤其明显,地形作用和冷空气是“莎莉”台风暴雨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马”台风影响时,冷空气位置偏北,为台风本体环流降雨造成的暴雨;秋季登陆台风与其他天气系统主要是冷空气共同影响的降水需更加关注,同时应更加注重雨的预测。

  • 标签: 秋季台风 对比分析 地形 冷空气 物理量分析
  • 简介:1概况2016年9月25日至12月31Et,福建省气候中心高建芸研究员赴澳大利亚麦考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环境科学系进行了为期98天的访问学习。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与麦考大学KevinCheung博士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群发机理及延伸期预报方法。

  • 标签: 赴澳大利亚 大学 西北太平洋 环境科学 预报方法
  • 简介:“海棠”、“凤凰”、“诺斯”3个路径和强度相似、登陆地点相近、登陆后移动方向也相同,但在浙中南地区产生的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3个台风的流场、物理量场以及湿位涡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中南受这类台风影响时的雨强预报诊断思路。分析表明,低空急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大暴雨的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湿位涡在中低层mpv1〈0,mpv2〉0的分布特征对台风大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台风暴雨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大暴雨过程不一定都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这一强降水的判据,如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仍有发生大暴雨的可能。

  • 标签: 天气学 台风暴雨 物理量场 湿位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