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谈高空大气无线探测的技术体系赵义勇(内蒙古气候中心)从1930年原苏联巴甫洛夫斯克高空观象台莫尔恰诺夫教授施放世界上第一个时间间隔式遥测无线探空仪到现在已整整65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无线探空仪已发展到能够探测并描述从低空几百米到高空30多公...

  • 标签: 无线电探测 探空仪 高空探测 数据处理
  • 简介:云带电的方向部位,与云的运动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在对流层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压降低,体积渐渐膨胀,消耗了本身的热量,所以就边上升边降温,当上升空气的水汽压高于饱和水汽压时,就会有一部分水汽以空中烟粒、微尘为核而凝结成为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可以看做是导电性较好的导体。这些小水滴在自然界力的作用下产

  • 标签: 饱和水汽压 云带 微尘 上升过程
  • 简介:现用的地面常规仪器中,接风担负着昼夜监测、记录风向、风速的任务。由于该仪器插头多,触点多,且其感应器,电缆常年露天工作,风吹沙打、日晒雨淋,使接风故障率较高。在各种介绍检修接风仪器故障的材料中,都有电路部分故障的检修方法和机械部分的调整方法,对电缆故障也有少量介绍.但对于一些远离盟市的艰苦台站来说,学过电接风仪器故障排除的维修人员很少,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就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在实践中也走了许多弯路,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点滴体会进行总结、交流。

  • 标签: 故障检测 电接风 修理经验 仪器故障 检修方法 电缆故障
  • 简介:无线掩星探测技术可以生成有关电离层电子密度、平流层温度、对流层温度和水气垂直结构的独立资料。借助电离层的电子廓线对全球电子密度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对空间天气的分析与预报,同时对减少影响社会的大量问题也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包括卫星故障和难点、对宇航员和飞机乘客的辐射威胁、通讯中断和无线干扰、管线腐蚀和电力问题等。

  • 标签: 掩星探测技术 无线电掩星 GPS 电子密度 无线电干扰 垂直结构
  • 简介:当前气象台站使用的接风向风速计指示部分仍用传统的白炽灯泡作为16个方位的指示灯。这种指示灯的缺点是使用寿命短(几百小时),由于耗电大(工作电流85mA以上)。感应部分8个方位块容易烧焦氧化.针对白炽灯泡的缺点,本人想出利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白炽灯泡作为指示灯.就可以取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 标签: 电接风向风速计 指示器 白炽灯泡 发光二极管 指示灯 气象台站
  • 简介: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以下简称探测中心)、浙江省大气探测中心和华云公司5名技术人员于2011年6月中旬赴美国Mensor公司、加拿大MI(MeasurementsInternational)公司和加拿大国家标准计量研究所进行测量仪器校准技术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内容为美国Mensor公司自动压力校准器的原理、操作和维护,加拿大MI公司高精度测温电桥的原理、操作和维护。

  • 标签: 技术培训 仪器校准 加拿大 美国 测量 中国气象局
  • 简介:高空气象探测是获取近地面到30km甚至更高的自由大气的风向、风速、气压、温度、湿度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它所测得的资料和情报是做好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的重要依据。由于仪器、设备等原因使测量的高度与仪器实际所在高度有明显误差,导致测量的气象要素值与实际值有明显误差。直接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特别是对科研、军事、气候分析、航空飞行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雷达测量 位势高度 探空仪 高空气象探测 气候分析 天气预报
  • 简介:笔者在下站验收“百班”的工作中,发现一些站对自记风向风速不正常记录的处理方法存有偏差,或理解偏面,处理不准确、不统一;或未按规定精神办,违犯了原则。现就接风不正常记录处理方面的一些体会和对有关规定的理解介绍给大家,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批评指正 风向风速 迹线 最大风速 处理方法 陕西气象
  • 简介:涌保护器(SPD)是电气设备防雷击电磁脉冲和其他瞬态或暂态过电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们对涌保护器(SPD)的了解有些模糊。通过对涌保护器(SPD)在防雷中的重要性、作用、分类和原理,以及在电源、信号和天馈线路中的应用做一简单阐述,以提高人们对涌保护器的认识和了解。

  • 标签: 电涌保护器 认识 应用
  • 简介:接风由感应器、指示器、记录器3部分组成.感应器安装在室外、指示器和记录器安装在室内,感应器用一根12芯长电缆和指示器连接,指示器与记录器之间用一根12芯短电缆连接.

  • 标签: 型电 接风风速计 检修调试
  • 简介:DZS-Ⅱ型低速风洞微风段测量误差因缺乏配套的规范而造成较大的差异。这种由于测量设备更新,测量范围扩大,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以至建立新的测量检定规程已成为气象事业发展之必须。本文就上述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

  • 标签: 风洞 低速测量 误差 气象事业
  • 简介:基于腔减相移光谱(CAPS)技术检测灵敏度高、光源性价比好、容易控制和有效吸收光程长等优点,搭建了一套基于CAPS技术的连续测量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监测系统。测试系统高反射镜片反射率约为0.9999,对应有效光程约为4.4km;通过Allan方差测试分析系统最佳积分时间约为80s,对应消光系数检测极限为0.06Mm-1;将系统应用于实际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的12个周期和48h连续监测,显示空腔相移基本稳定,样品测量相移偏移明显,反演得到的大气能见度结果稳定可靠。由此表明,研制的基于CAPS技术的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连续测量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测量是完全可行的。

  • 标签: 腔减相移光谱 气溶胶 消光系数 测量系统
  • 简介:文章主要分析了低压配电系统中利用电涌保护器对雷电涌的防护及安装涌保护器时遇到的级问能量配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浪涌保护器 通流容量 能量配合 退耦器
  • 简介:目前,气象台站地面观测所使用的EL型测风仪器的电源供电有3种情况,一是单独使用交流220V市电供电,二是单独使用直流电(干电池)供电,三是两者同时使用供电。其存在问题是,单独使用交流220V市电供电,由于用电高峰期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不能保证不间断...

  • 标签: 电接风电源 交直流转换控制器 电源 地面观测仪器 测风仪器
  • 简介:到目前为止,EL型风向风速计仍为气象台、站普遍使用的仪器,且使用的年限都较长,容易出故障。本人搞维修工作多年,现将碰到的风速部分的典型故障及处理情况作如下交流。1一套新安装的EL型接仪,指示器风速表头有指示,但记录拉平线。用替换法换指示器、记录器后,故障依旧,说明故障在感应器的风速表内。风速表提供记录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当风杯转动时,风杯轴带动蜗轮,并通过拨钩推动凸轮一起转动,风速接簧片沿着凸轮表面滑动,风杯转过80圈后,上簧片先从凸轮上最高点跌下来与下簧片接触,紧跟着下簧片又从凸轮上最高点落下,使上下簧片又分开,完成一次接。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使上下簧片不接触或无效接触,造成此故障现象。以此分析该风速表,用手快速拨动风杯,风速接簧片接触正常。慢速拨动风杯就发现风轴在转而蜗轮不转。原来是厂家出厂前安装失误,使风轴齿与蜗轮齿似联非联。风速快,能勉强带动蜗轮转;风速慢,蜗轮就与风轴齿离开不转,致使接簧片不接触。调整风轴与蜗轮两齿的间隙后,故障消除。

  • 标签: 风向风速计 典型故障 瞬时风速 风速表 中间继电器 簧片接触
  • 简介:根据Z~I关系,使用南昌713-C数字化雷达探测资料.对柘林水库库区降水的定量测量进行了研究,并用经验公式进行了试报。

  • 标签: 雷达 定量测量 降水
  • 简介:1前言短波单边带数传系统是"9210"工程业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9210"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中心承担了短波单边带电台的技术验收工作,由于所采用的FT-80C型电台在业务使用中主要承担数传任务,因此对电台的部分技术指标有一定特殊要求:发射机载波频率误差≤10Hz、接收机调制接收带宽≥2.6kHz.

  • 标签: 9210工程 发射机 接收机 CMS50无线电综合测试仪 技术指标
  • 简介:根据山东省24个风电场2013年全年每15min的风输出功率实测数据以及相应的WRF(WeatherResearchandForecasting)气象预测数据和FNL(FinalOperationalGlobalAnalysis)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区域大规模风爬坡现象与大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的联系。结果显示,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别是阻塞高压系统,是诱发山东地区大规模风爬坡的重要因素;爬坡事件的预测应当考虑天气演变的因素。进一步结合旋转门(TheSwingingDoor,TSD)算法重新讨论了爬坡事件的定义与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爬坡事件的特征及其可预报性;并指出风电功率上报、考核制度应当重点考虑爬坡时间段的预测水平,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 标签: 风功率爬坡 天气系统演变 TSD算法 可预报性
  • 简介:1试验设置我们现在观测用的雨量器都是安置在地面上,器口距地70cm,具有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安置的雨量器测雨的合理性与精确性究竟如何,却也有着值得探讨的地方。为此,中国气象局大气科学研究院专门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并在我站设了一个对比观测试验点。试验装置共由四个雨量器组成,它们分别是:1)坑式雨量器:雨量器身置于地平面以下,器口与地面相平,并在雨量器周围挖坑,以避免四周雨水溅入该雨量器。

  • 标签: 雨量器 降水测量 安置方法 试验装置 降水观测 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