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qhqx.cbpt.cnki.net。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站地址 纸质稿件 用户数据库 http 采编工作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络 公告 编辑部
  • 简介:利用2010—2015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提供的数据,对9种大气科学更名期刊的多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年来9种期刊的多年平均复合影响因子(U-JIF)为1.285,复合总被引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个别期刊的他引总引比还很低,且多数期刊的互引指数偏低;多数期刊的可被引文献量和论文发表总页数变化不大,但多数期刊的篇均长度、平均引文数、基金论文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多数期刊的Web即年下载率存在下降趋势,而总下载量变化不大;多数期刊建有自主网站,但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建议期刊编辑部应重视自主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下大力气办好"过刊浏览"和"预出版"栏目。

  • 标签: 更名期刊 大气科学 评价指标 网站建设 比较
  • 简介:通过介绍VRRP技术,实现青海气象通信网络以中国电信线路与中国移动线路的双备份、双线路、双冗余以及市州网络简单的故障排查。

  • 标签: VRRP技术 OSPF动态路由 备份网络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9月1517日,第1届数值预报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SSC)会议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的目的是启动科学指导委员会工作,邀请专家重点审议未来5~10年数值预报科学计划(简称NWP科学计划),评估自主发展的数值预报系统(GRAPES系列)的研发进展。

  • 标签: 数值预报系统 科学计划 委员会 会议简介 国际 会议概况
  • 简介:1概况2015年8月2—8日,亚洲一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年会在新加坡隆重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近2000人参加了会议。为期5天的学术会议包括大气科学、生态系统、水文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类地行星学、固体地球科学和跨学科等议题。

  • 标签: 固体地球科学 科学学会 新加坡 大洋洲 年会 亚洲
  • 简介:1基本情况应阿联酋国家气象和地震中心(NCMS)执行主任、WMO阿联酋常任代表AbdullaAhmedA1Mandoos博士邀请,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双边处陈永清于2016年1月1821日赴阿联酋出席了2015年阿联酋人工增雨科学研究计划奖颁奖仪式。访问期间,

  • 标签: 科学研究计划 人工增雨 阿联酋 中国气象局 地震中心 WMO
  • 简介:2016年7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航空气象研究示范项目(AvRDP.AviationResearchDemon-strationProject)科学指导委员会第2次会议在香港天文台召开。上海市气象局局长陈振林等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示范项目 航空气象 委员会 会议总结 科学 WMO
  • 简介:每3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工业与科学中温度和热测量学术研讨会(TEMPMEKO.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emperatureandThermalMeasurementsinIndustryandScience)是由国际计量技术联合会(IMEKO:InternationalMeasurementConfederation)第12技术委员会(TC12:TemperatureandThermalMeasurements)主导的国际研讨会。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 热测量 温度 科学 工业
  • 简介:利用1961-2002年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江淮流域56个台站逐日观测降水量资料,引入基于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Maps,简称SOM)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对江淮流域夏季(6-8月)逐日降水量进行统计建模与验证,以考察SOM对中国东部季风降水和极端降水的统计降尺度模拟能力。结果表明,SOM通过建立主要天气型与局地降水的条件转换关系,能够再现与观测一致的日降水量概率分布特征,所有台站基于概率分布函数的Brier评分(BrierScore)均近似为0,显著性评分(SignificanceScore)全部在0.8以上;模拟的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夏季总降水量、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区域平均的偏差都低于11%;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时间变率。进一步将SOM降尺度模型应用到BCCCSM1.1(m)模式当前气候情景下,评估其对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的改善能力。发现降尺度显著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模拟偏弱的缺陷,对不同降水指数的模拟较BCC-CSM1.1(m)模式显著提高,降尺度后所有台站6个降水指数的相对误差百分率基本在20%以内,偏差比降尺度前减小了40%-60%;降尺度后6个降水指数气候场的空间相关系数提高到0.9,相对标准差均接近1.0,并且均方根误差在0.5以下。表明SOM降尺度方法显著提高日降水概率分布,特别是概率分布曲线尾部特征的模拟能力,极大改善了模式对极端降水场的模拟能力,为提高未来预估能力提供了基础。

  • 标签: 统计降尺度 SOM(Self-Organizing Maps) 江淮流域 极端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