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分析98.6续暴雨过程的扰动风场与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扰动风场与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之间的关系,进而研究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与降水强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日常降水预报中应注意扰动风场的变化以及非线性和线性对称不稳定.

  • 标签: 扰动风场 对称不稳定 降水强度 降水位置
  • 简介:1990年8月30日至9月10日,受太平洋登陆型台风的影响,沿海地区连续遭到三次强台风的袭击,宁波市普降大暴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场典型的连续洪水中,因大、中型水库的拦蓄,减轻了受灾程度,显示了骨干工程的作用。一、连续暴雨的特点1.覆盖面广,总产流量大据降水等值线图,3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623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71.2%,7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1139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13%,并在西南部形成三个高值区。产流总量,以200毫米等深线笼罩面积计算,为30.51亿立方米,是全市多年平均地表迳

  • 标签: 陆域面积 沿海地区 水库防洪 产流 骨干工程 受灾程度
  • 简介:利用实况资料对江西省上饶市2002年6月底出现的连续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产生暴雨的主要环流形势配置和一些物理量场的特征,对今后预报暴雨过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暴雨 形势 物理量 分析
  • 简介:基于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历史试验(historical)的输出结果,评估了26个耦合模式对北极涛(AO)的模拟能力。对各模式逐月AO指数序列的功率谱分析表明,有23个模式能够模拟出AO模态无碱著变化周期的特征。这些模式也能够较好地再现冬季AO在海平面气压场上的主要分布特征,但均高估了AO模态的强度。对于伴随着冬季AO位相变化而出现的中高纬度偶极型的纬向平均纬向风异常,CMIP5中只有一些模式柯较好的模拟表现,大多数模式对其中心位置和强度的模拟存在明显不足。对比之下,MPI-ESM-P对AO时空特征的模拟更接近观测结果。

  • 标签: 北极涛动 模拟评估 耦合模式 CMIP5
  • 简介:利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二浩特国家基本气象站1968—2008年41年地面观测7个要素的变化特征。选择那仁站对比分析了1994年前后两个时间段各要素的变化。揭示了由于城市发展,1994年后二浩特站周围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使得平均气温、地面温度明显升高,平均风速明显减小的事实。

  • 标签: 环境变化 影响 观测资料 对比分析
  • 简介: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诊断分析了2008年1月16—26日克州地区出现的罕见的持续性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造成冷空气频繁,是此次降雪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降雪量大的直接原因,而数值预报产品中的物理量的配置有利于降雪的形成和维持。

  • 标签: 环流形势 数值预报 物理诊断
  • 简介:采用奇异谱分析(SSA)技术,取60个月的窗口长度分析了1951-1997年的南方涛指数(SOI)序列。结果表明,序列中存在二个主要的振荡,其周期分别为准四年和准二年。以最大熵谱分析为基础,对包括振荡分量在内的前9个分量建立自回归模型。对自回归外推预报序列进行重构,获得超前36个月的SOI预测值。预测序列和观测序列5个月滑动平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这一奇异谱分析和自回归相结合的预报模型对1997-1998年强ENSO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峰值作出了很好地预测。试验还表明,合适地选择重构分量是提高模型预测能力的关键点之一。

  • 标签: 南方涛动指数 奇异谱分析 振荡分量 重构
  • 简介: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及其向中尺度对流涡旋(MCV)转化过程中的热力结构特征演变和发展机理,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E及TRMM卫星资料,对2013年7月22—23日青藏高原上的一次MCC转化MCV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以及过程中的涡度、温度和能量收支演变等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以及垂直方向上正涡度的输送,形成了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对流涡旋发展的正反气旋性环流配置。转化过程中大气中上部温度正异常主要来自于可分辨的凝结,温度升高使得高层等压面抬升;下方冷却异常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和垂直运动,低层温度降低引起等压面收缩下降,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涡旋发展、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以及降水发生。对流活动释放的潜热能是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高空急流入口区直接热力环流引发的有效位能向动能转化,也为MCC向MCV转化提供了能量。

  • 标签: 青藏高原 MCC MCV 动热力结构
  • 简介: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冬季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的天气流型分为4种不同的流型。研究了不同阶段8种不同位相的热带季节内振荡(MJO)与这4种流型的年际变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K均值聚类法划分得到的不同位相的北大西洋涛(NAO)的天数能很好地反映NAO指数;无论是在1978~1990年(简称为P1阶段)还是在1991~2010年(简称为P2阶段),MJO第3(6)位相影响NAO正(负)位相;但在P1阶段存在NAO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弱的负位相转换为正位相,当MJO处于第6位相时,NAO由正位相转换为负位相;而在P2阶段NAO并没有明显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偶极子结构转换为波列结构。

  • 标签: 北大西洋涛动(NAO)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 K均值聚类 年际变化
  • 简介:该激光多普勒雷达系统主要用来探测大气晴空三维风场。晴空大气风场精细结构的探测对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边界层结构研究、城市环境监测和预报、大型活动特种气象保障、飞行安全等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研制探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的小型化可移动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实现了车载小型化,将现有的风场一维探测扩展为二维、三维探测,提高了探测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气象业务观测的需要。该系统将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提高海面风场的监测和临近预报能力。

  • 标签: 激光多普勒 多普勒雷达 激光雷达系统 可移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年奥运会
  • 简介: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评估了28个参加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耦合模式对1950—2000年冬、春季北极涛(AO)变率的模拟能力,并与CMIP3模式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CMIP5模式没能模拟出冬、春季AO指数前30年处于显著的负位相期而后20年处于显著的正位相期的特征,但是基本能够模拟出冬、春季AO指数1950—2000年显著的增强趋势以及振荡周期,多模式集合改进了模拟效果。同样,CMIP3模式没能模拟出冬、春季AO指数前30年处于显著的负位相而后20年处于显著的正位相的特征,而且1950—2000年冬、春季AO指数的增强趋势在CMIP3模式模拟结果中也没有表现出来,多模式集合没有改进模式模拟效果。不仅如此,CMIP3模式对AO指数的长期变化周期模拟不好,只是模拟出了冬季周期为2~3a的振荡,没有模拟出春季AO指数的4~5a振荡周期。尽管CMIP5模式对冬、春季AO指数的模拟能力还不够理想,没有完全模拟出AO指数的变化特征,但是相对于CMIP3模式,无论是对AO指数变化趋势的模拟还是对其变化周期的模拟,CMIP5模式都有所提高。

  • 标签: 北极涛动(AO) CMIP5 CMIP3 经验正交分解(EOF)
  • 简介:本文基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1.1自1960—2004年每年起报的年代际预测试验结果,初步评估了该模式对北极涛(AO)的预报技巧。同时,把该模式年代际预测结果与历史试验模拟比较,分析了气候模式初始化对年代际试验预测季节尺度AO及其年际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年代际试验和历史试验均能反映出AO模态是北半球中高纬大气变率第一模态的特征,其中年代际预测试验回报的AO模态与观测的空间相关系数高于历史试验。两组试验基本能再现AO指数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的特征。与历史试验相比,年代际预测试验回报月和冬季AO指数与观测的相关系数更高,特别是年代际试验与观测的月AO指数相关系数达到了0.1的显著性水平。年代际试验回报月、春季AO指数的变化周期更接近观测结果。因此,年代际试验中初始状态使用海温资料进行初始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AO的回报能力。

  • 标签: BCC_CSM1.1 气候模式 年代际 北极涛动(AO) 季节回报
  • 简介:气象部门“滚动管理计划”刍议陈永卫(省气象局业务处兰州730020)滚动管理计划是进行长、中、短期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气象部门制定基本业务、业务发展等计划时可以广为借鉴。采用此方法可使气象部门所制定的管理计划适应当今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应社会主义市场...

  • 标签: 管理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 陈永 高新科技产业 变率 管理目标
  • 简介:研究教学是我国教育界近年来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研究教学,对于提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班教学质量和水平十分有效。本文介绍了研究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开展研究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同时结合实例探讨了研究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运用。

  • 标签: 研究式教学 教育培训 领导干部 教学形式 教学质量 干部教育
  • 简介:通过对2012-08-31-09-02西安一次强降水过程的降水量进行自动化连续观测和数据采集,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双翻斗降水传感器为参照,对无锡、华云、天津生产的三种称重降水传感器捕获到的降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分钟及小时累计降水量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称重降水传感器的最大测量误差均达到技术规格要求;由于设备差异,四种降水传感器在第一次及最后一次捕获到降水的时间上存在约10min时间先后差异。指出各传感器在采集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等方面的差异,为称重降水传感器的应用与选型提供参考。

  • 标签: 称重 降水传感器 数据准确性 标准差
  • 简介:TC-2型调频电子探空仪研制TC-2型调频电子探空仪的研制是由中国气象局资助的重点科研项目。经多年努力,于1997年元月通过了中国气象局设计定型,并按气象技术装备管理程序,正式批准为中国气象局高空探测业务装备统管产品,纳入中国气象局统一供应管理。...

  • 标签: 电子探空仪 调频式 中国气象局 高空探测 测量准确度 气象要素
  • 简介:研讨是领导干部培训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环节。针对培训研讨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等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气象在职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的体会,总结出“分享小组专题研讨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司局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

  • 标签: 干部培训 应用 专题 学习环节 领导干部 培训班
  • 简介:一、概况1991年江淮梅雨异常明显,出梅后的干旱也相当严重。我省从7月13日开始,出现近二个月的晴热天气,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少到接近历年极值。9月4日至6日,河套冷锋南下,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相持于江淮一带,造成

  • 标签: 江淮梅雨 云系 云顶温度 水汽通量 地面锋 云带
  • 简介:利用挪威卑尔根的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300年气候态数值积分结果,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APO)的年际变化对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当夏季APO异常偏强(弱)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西)偏北(南),南亚高压位置偏北(南),西北太平洋低层大气异常辐合(辐散),高层大气异常辐散(辐合),对流活动加强(减弱)。这种环流背景条件有(不)利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发展,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因而偏多(少)。

  • 标签: 亚洲-太平洋涛动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耦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