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海岸线确定和公布的模式.提出了海岸线确定后的海岸线修订、海岸线区划、海岸线使用和海岸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海岸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海岸线 确定 管理 模式
  • 简介:针对航空重力向下延拓计算过程中的不稳定性,提出了扰动位空中球面边值问题,以航空重力测量数据作为扰动位在空中球面上满足的边值条件,得到扰动位空中球面边值问题,在球外部即为经典的球外边值问题,但对于球内直到地面则没有封闭的解析形式,给出了空中球面球内到地面区域的级数解,对于认识空中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特征和实际应用具有参考意义.利用地面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km航高的测量数据,一阶解可满足厘米级高程异常的解算精度.

  • 标签: 航空重力测量 重力异常 空中球面边值问题 级数解 扰动位
  • 简介:重点介绍了配置(Collocation)积分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比较了其他轨道积分方法和Collocation积分方法在积分卫星轨道时的区别,阐明了Collocation方法在计算卫星速度、加速度等高阶导数方面的优越性,并通过采用固定步长、变化多项式阶数和固定多项式阶数、变化步长的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选择对GPS卫星轨道积分的影响。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轨道确定 轨道积分 轨道精度
  • 简介:目前,海图面状要素注记字级的确定通常取决于海图制图资料,需要人工判定,工作效率低、注记字级很难保持协调统一的问题.以海图上的岛屿和群岛为例,从模拟人脑思维的方式出发,通过对已出版海图上大量岛屿和群岛的图上面积计算及相应字级的统计分析,构建了面积与注记字级关系模型,并将这一关系模型应用到面状要素注记字级的自动确定中.实验表明,该方法根据海图面状要素图上面积的大小自动给出了合适的字级,保持了整幅海图注记字级的协调统一,且执行效率较高.

  • 标签: 海图制图 海图 面状要素注记 图上面积 字级
  • 简介:简单介绍了铁磁体磁场的基本计算公式及其特征,并通过海上铁磁体搜寻实例加以解释和说明,为利用磁力仪搜寻铁磁体工作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解释和判读方法.

  • 标签: 铁磁体 海上搜寻 磁异常 磁场特征
  • 简介:目前采用不确定度理论对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已成为一个新热点。基于国际海道测量标准(S-44),分析了适用于海道测量数据处理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了多波束测深数据不确定度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与评定,为准确评估多波束测深数据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 简介:利用鱼眼相机对水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姿态解算,为海上天文导航提供水平基准。引入两个欧拉角作为姿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高度角约束的水天线拟合算法,推导了详细的公式。采用实测水天线数据对该算法与基于半视场角约束的水天线拟合算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算舰船姿态,此外,其对参数初值要求更低,且在参数解算内符合精度和鲁棒性上均有所提升。

  • 标签: 天文导航 鱼眼相机 水天线 舰船姿态 水平基准
  • 简介:对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从1950年-2008年,59年的潮汐资料进行调和分析,分析了其分潮调和常数的变化曲线,并利用FFT谱分析方法对其调和常数的变化周期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之后应用FFT谱分析方法对去除天文潮后的余水位进行分解,分析了近50多年来年平均余水位的多层次周期分布,进而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分析,分析了天津近海平均海平面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天津沿岸潮汐M2分潮振幅变化存在20年、4—6年、2—3年的周期,且明显受到改革开放后工程建设的影响:余水位变化包含着20年、5—6年、2—3年、1年不同周期的时间尺度变化,天津近海海平面呈逐渐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为3.4mm/a,主要受海平面上升和地面沉降两部分因素影响。

  • 标签: 天津 潮汐 调和分析 谱分析 海平面
  • 简介:为从量化角度分析在采用输入输出法计算局部大地水准面中,输入数据(重力异常)的分辨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Moritz协方差函数模型估计功率谱密度函数,基于EGM2008模型重力异常计算了3种不同分辨率的输入数据下大地水准面高,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的提升,将有更多的点能够参与拟合理论协方差函数模型系数,从而使得协方差函数模型在表征局部重力场特性上更加细化,大地水准面高的计算精度随分辨率的提升而提高。

  • 标签: 大地水准面 重力异常 输入输出法 功率谱密度函数 EGM2008
  • 简介:在临时验潮站深度基准面的传递推估中加入时间性的要求,再将潮差比法确定的深度基准面经同步改正,有效提高了深度基准面的传递精度,并给出了评定其精度的可行方法。

  • 标签: 深度基准面 时间一致性 潮差比 同步改正 传递精度
  • 简介:高度信息作为人工地物的重要属性信息,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针对人工地物高度提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单张航片利用投影误差确定人工地物比高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验和精度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摄影测量 人工地物 辐射距 投影误差
  • 简介:蔡楚生执导的经典影片《渔光曲》曾在江、浙、沪三取景,多根据这一"史实"展开各自文脉传承和旅游宣传,其中个别提法还有待考证。本文通过挖掘原始资料,梳理出完整的影片拍摄行事历,证实影片在浙江的取景为石浦、沈家门、普陀山,纠正了嵊泗拍摄一说。并对影片拷贝因保存不善而消失的内容作了推断,认为在舟山取景的画面可能在损坏之列。

  • 标签: 《渔光曲》 外景地 考证 电影史 地方文化
  • 简介:针对海岸带和海岛(礁)稀少地面控制区域控制条件不足和定位精度较低等情况,将水边线等高条件与有理函数模型(RFM)相结合,充分利用海岸带卫星影像的特点,将水边线等高点引入平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边线等高的海岸带稀少地面控制卫星影像定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稀少地面控制情况下,该方法与未加入等高控制条件的海岸带卫星影像定位方法相比,高程定位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离海岛较近的大陆岸边布设控制点,利用本文方法同样可以在海岛获取较高的定位精度.这对于稀少地面控制条件下海岸带、海岛(礁)地理信息的精确获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卫星影像定位 海岸带 海岛(礁) 水边线等高 稀少地面控制
  • 简介:基于2006至2007年“908”项目执行期间春夏秋冬共四个航次的CTD温盐数据,针对四个季节底层大面及大连一成山头断面温度和盐度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北黄海冷水团的季节变化,初步探讨了其消长过程,并与历史资料相比较,发现了关于北黄海冷水团的新问题。研究表明:夏季,北黄海冷水团温度和盐度与历史资料相比,低温中心位置存在东偏,但低温中心温度和盐度变化不大。春季,32.8psu高盐水舌主轴位置较冬季偏西约75km,123.5°E以东的原冬季盐度高值区的范围向北延伸的势力大减,退化为较弱的小高盐水舌冬。冬季,北黄海冷水团已经消失,黄海暖流呈舌状向北延伸。秋季,减弱的北黄海冷水团存在两个中心温度约9℃的低温中心。

  • 标签: 北黄海冷水团 季节变化 温盐分布 黄海暖流
  • 简介:以1977-2012年中国海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及2001-2012年赤潮的月发生频率数据资料为基础,建立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时间序列。赤潮的年发生频率与时间的分段回归拟合效果较好,月频率的季节性最大值在5月(约18.22),随机波动的大小随时间序列逐步增加,波动峰值主要出现在5-7月。利用Holt指数平滑法和Holt-Winter指数平滑法分别对赤潮事件的年发生频率和月发生频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3-2020年赤潮的年发生频率呈年平均增加1次的缓慢趋势上升,2013-2016年5-7月份为赤潮高发期,峰值出现在5月,基本稳定在25次左右。

  • 标签: 中国海 赤潮 频次 时间序列
  • 简介:文章根据浙南沿岸3个海洋观测站大陈、坎门、南麂站51a(1960~2010年)SST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SST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浙南沿岸的SST总体呈现北低南高的趋势,冬季南北差异最小,夏季南北差异最大;51a年浙南沿岸SST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17°C/a;SST变化存在3.5a、5a~6a、2a~7a及11a左右的振荡周期;SST主要由年循环分量决定,谐波拟合效果良好。

  • 标签: 浙南沿岸 SST 均一性 功率谱 谐波
  • 简介:葡萄糖与谷氨酸以1:1的比例配制成标准物质,用人工海水和标准物质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根据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对系列标准溶液的测量结果,获得了海水COD测量不确定度在全量程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即测量不确定度在高端大不恒定,在低端小恒定。

  • 标签: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化学需氧量 测量不确定度 人工海水
  • 简介:分析了目前地图综合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情况,介绍了"优胜劣汰"思想,分析对比出自然界"优胜劣汰"基本思想和地图制图综合在某些方面存在共同的相似之处,从而尝试把它运用到地图制图综合中来,并结合Circle技术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基于Circle原理和"优胜劣汰"思想的地图综合新算法,在地图综合的选取、化简、合并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相应的例子在文中详细进行了列举.

  • 标签: 数字地图 地图综合 优胜劣汰 Circle
  • 简介:教材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和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我国海洋经济呈现高速发展,海洋科技对海洋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海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海洋高等教育得以普遍加强,对海洋专业教材需求增大。本文以海洋出版社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开发建设工作实践为例,总结高校海洋科学专业教材出版心得体会,以便更好为海洋高等教育服务,为海洋人才培养服务。

  • 标签: 海洋教育 高等教育 小众专业 教材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