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高和基准点的历史变革过程,着重讨论坎基准点、青岛基准点曾凝结了我国几代测绘工作者为国家的尊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科学发展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特别是坎基准点,作为中国人自己确定(早期)的零点,在当今仍起着举足轻重的重大作用。

  • 标签: 高程基准
  • 简介:一、前言磨刀是珠江八大口的主要出海口之一,位于珠海市中南部。口区滩涂发育速度快,资源十分丰富。该口门开发面积126.4km~2,土地利用面积97.1km~2,围垦工程预算投资总额为1.8亿元(1984年单价,静态)。按每平方米平均地产单价1000元估算,土地利用总地

  • 标签: 磨刀门 测设方法 珠江口 前方交会法 堤线 土地利用
  • 简介:清初迁界禁海,衢岛因悬处外洋,官府难以有效管控,而被长期委弃封禁。然而,衢岛及其周边丰富的柴薪、土地、渔业资源,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衢岛,冲击着国家的封禁体制。清中期以后,国家对衢岛的政策从厉行封禁到封而不禁,最终主动推进展复。在此过程中,潜赴、移住衢岛的人口出现定居化倾向,水利设施修复,土地开垦推进,定居聚落出现,寺庙等公共空间形成,衢岛逐步从荒岛贼穴发展为烟户繁庶的海岛社会,并在展复后升科编户,被纳入以编户齐民为主体、由地方士绅领导的新的地域秩序。

  • 标签: 衢山岛 海洋政策 外洋岛屿 地域秩序
  • 简介:通过测定洋深水港区海域2010-2013年6个航次秋、冬季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含量较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Hg、Zn、Pb、Cd含量秋季明显高于冬季,As、Cu含量的季节性波动较小,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该海域重金属来源,发现陆源工业、船舶航运排污以及有机质降解是研究海域Pb、Cd、Zn的主要来源;农业污染、码头货物装卸残留及建筑垃圾支配着Cu、As、Hg的来源。SQG-Q生态风险评价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均存在中、低度的生态风险,秋季的生态风险高于冬季,Hg和Cu是主要生态风险因子;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基本不受Hg、As、Zn、Pb的污染;Cd、Cu以轻度污染为主,部分站位属于偏中度污染,6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d〉Cu〉Pb〉Zn〉Hg〉As。因子综合得分评价表明,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的站位依次为5号、4号及3号站位。但总体看来洋深水港区附近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属于轻度污染。

  • 标签: 洋山深水港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污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