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数字海图的生产体系不仅是技术的,它与数字海图的传输特点和思维方法有关。本文经过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同时结合数字海图特点。分别论述了数字海图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最终,按照数字海图的传输和感受方式,给出了数字海图的产品特性。反映了数字海图生产技术的研究现状。

  • 标签: 数字海图 生产体系
  • 简介:海图生产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以后,海图生产的概念、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陈旧的制图技术和方法已不适应海图生产的要求.依据这些形式与内容的变化探讨海图生产技术变化的实质,通过建立海图生产新思路,调整制图过程和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不断提高海图质量水平.

  • 标签: 海图制图 数字海图 纸质海图 生产流程 数字技术
  • 简介:为了提高目前的纸质海图生产效率,采用一种新的制图理念,制作纸质海图符号库,对ArcInfo进行二次开发,对海图数据库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纸质海图生产与数字海图生产同步,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成图周期,避免了数字海图数据与纸质海图不一致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数字海图 海图数据库 符号库
  • 简介:利用数字海图数据直接出版纸质海图是提高纸制图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数字海图与纸质海图在编制原则和表现规范上的差异造成由数字图生产纸质图时,需要大量的手工修编,从而增加了工作量,延长了成图周期。采用一种新的制图理念,利用ArcInfo的选择性压盖技术,制作纸质图符号库,选择正确符号化顺序,从而实现纸质海图生产与数字海图生产同步,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成图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纸质海图 数字海图 选择性压盖技术 海图符号库
  • 简介:在总结归纳摄影测量生产管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本项目研究的信息化测绘生产管理技术成果,构建的摄影测量与遥感网格生产管理系统,支持数字摄影测量分布式生产作业平台无缝作业模式的快速搭建和整体运行,实现了信息化摄影测量与遥感生产管理模式.其通用性可移植到测绘其他专业信息化生产管理.

  • 标签: 摄影测量 遥感 信息化测绘 生产管理
  • 简介:为了实现所筛选的对虾养殖环境生物修复作用菌的产业化生产,本文选择三株具有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的菌株为代表,对作用菌的发酵生产和菌体收集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作用菌的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g/L)为蛋白胨25,酵母粉5,磷酸铁0.2,灭菌前培养基的pH可先调为8.0,搅拌方式为搅拌1h间隔1h,出罐时间以20h为宜.菌体收集以等电点沉降法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其中菌株Lt7222的最适沉降pH为3.67、Gy7018为4.02、Lt7511为3.40.菌体回收率可达90%,回收后菌体的存活能力几乎不受影响.

  • 标签: 养殖环境 生物修复 作用菌 发酵工艺 菌体收集
  • 简介:用AHP和德尔菲法评价浙江海洋生态安全,显示浙江海洋生态安全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状态一般,海洋生态还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海洋活动强度过大、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和海洋管理体制不健全。结合浙江海洋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调,市场行为主体与政府监管之间关系的协调,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协调构成浙江省海洋生态安全机制。

  • 标签: 浙江 海洋 生态安全 影响机制 AHP
  • 简介:海岛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海岛旅游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助于优化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析2015年浙江省和福建省的10个县域和市域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从现状评价看,各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浙江省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高于福建省,其中舟山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最高;从影响因子看,各海岛县的环境压力较大,经济状态较好,其次是环境状态和社会状态,环境响应较好;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与海岛面积、海岛面积占地域面积比重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海岛旅游地 旅游生态安全 影响因子 PS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