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带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对了解消带的内部结构、功能变化和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为框架,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统计监测数据,筛选出19项代表性指标,构建官厅水库消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兼顾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突变性和模糊性等特征,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与突变理论的方法,提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兼顾的多层突变模糊评判方法。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对应的突变级数依次为0.964、0.961和0.974。2005年和2010年官厅水库消带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一般",综合健康指数依次为3.110和2.969;2015年其健康等级为"良",综合健康指数最高,为3.520;3个时期中,2010年官厅水库消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相对最差,压力主要来自"自然因素"与"人类生存"指标的突变,表现为水位降低、水面面积持续减少,同时水污染、人口密度增大等人为问题较为突出。总体上,官厅水库消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向趋好发展。

  • 标签: 官厅水库消落带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突变理论 模糊隶属度
  • 简介:阐述了长江三峡水库消区概况及其保护利用的意义和目的,分析了消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峡水库消区保护利用的相应对策:尽快编制消区保护利用规划,有序开展保护利用工作;尽快建立完善消区保护利用法规,依法开展其工作;及时研究消区保护利用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及重大问题,进行理论突破、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尽快开展消区保护利用的科研工作,寻求科技支撑,提高其保护利用效益。

  • 标签: 水利 长江三峡消落区 保护利用
  • 简介:应用分解袋法对三江平原3种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毛苔草(Carexlasiocarpa)和漂筏苔草(Carexpseudocuraica)枯物分解过程及能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解的进行,3种湿地植物枯物失重率呈增加趋势,平均失重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23.20±5.92)%]、小叶章[(22.85±5.09)%]、毛苔草[(21.47±4.88)%]。枯物干重热值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分解初期干重热值降低的速率较大,随分解的进行,干重热值变化趋于平缓。其平均干重热值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16696.22±459.35)J/g]、小叶章[(16575.39±522.36)J/g]、毛苔草[(16488.46±227.79)J/g]。枯物能量损失率呈增加的趋势,平均能量损失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漂筏苔草(26.54%)、小叶章(26.39%)、毛苔草(24.10%)。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能量损失率与失重率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24,P〈0.01),而与干重热值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24,P〈0.01)。

  • 标签: 三江平原 枯落物分解 失重率 干重热值 能量损失率
  • 简介:三峡工程修建所引起的库区水位消涨幅度和节律的改变,导致了消带植物和土壤种子库的退化,恢复消带植物和土壤种子库成为消带生态保护的关键问题。通过样方调查和种子库萌发实验,研究了三峡库区香溪河人工和自然植物恢复模式下消带土壤种子库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以及它们对库区反季节水位消涨节律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恢复模式对消带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植物人工恢复采样地,土壤种子库含有44种物种的种子,以消带上部的物种最丰富;在植物自然恢复采样地,土壤种子库含有50种物种的种子,以消带中部的物种最丰富。在水位消涨的影响下,消带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都趋于简单,物种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植物恢复模式和水位消涨还引起消带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空间分布格局、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相似性的变化。水位消涨增加了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的相似性,并使得两种植物恢复模式下的土壤种子库的最高种子密度都出现在消带中部(海拔165m处),但是人工恢复区土壤种子库的平均种子密度显著低于自然恢复区,其土壤种子库植物种子与地上植物的相似指数略高于自然恢复区。目前三峡库区所采用的消带植物人工恢复技术在土壤种子库的恢复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应在物种的配置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 标签: 消落带 土壤种子库 地上植物 水位消涨 三峡库区
  • 简介:三峡水库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后,已形成大面积消带。为了解水位变动情况下,水库消带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于2008年7~9月选择位于三峡水库腹心的澎溪河支流白夹溪,对145~156m高程消带进行了调查。从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TWINSPAN法对消带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结果表明,澎溪河支流白夹溪消带植物群落物种较丰富,共有高等植物96种,分属36科73属,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简单;植物群落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为主;植物种类构成以湿生、水生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76.04%。TWINSPAN数量分类将调查的68个样方分为10个植物群落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落有苍耳(Xanthummongolicum)+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群落、苍耳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paspaeoides)群落、双穗雀稗(Paspalumdistich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群落和白茅(Imperatacylindrica)群落,群落特征明显表现出对水位涨落及小生境差异的适应。

  • 标签: 消落带 水位调节 新生湿地 植物群落 三峡水库
  • 简介: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海南澜港4种不同栖息位置的红树林软体动物的食物来源进行研究,分别为栖息于红树植物枝干和树叶上的粗糙滨螺(Littorinascabra)、栖息于沉积物表面的红树拟蟹守螺(Cerithidearhizophorarum)和小翼拟蟹守螺(Cerithideamicroptera),以及栖息于沉积物底内的红树蚬(Geloinacoaxans)。根据红树植物树皮、叶片、大型藻类、海草、水体颗粒有机物、土壤表层沉积物和软体动物肌肉的δ13C和δ15N值,利用IsoSource统计软件,结合δ13C、δ15N位置图,研究其食物来源。结果显示,实验所选取的6种食物源都不是粗糙滨螺的主要食物;红树拟蟹守螺和小翼拟蟹守螺的主要食物都为大型藻类,食物贡献率分别为44%~80%和80%;红树蚬主要取食沉积物表层凋落的红树植物碎屑,树皮和叶片的食物贡献率都为26%~50%。红树林软体动物能够根据栖息生境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摄食行为与红树林区生境的多样性相统一。

  • 标签: 红树林 软体动物 食物组成 稳定同位素
  • 简介:本刊讯10月18日,2018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第20届)在天津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开放新格局,合作新模式”为主题。以“一带一路”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为切入点,着力推进全球矿业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自然资源部部长陆吴,阿根廷矿业发展国务秘书卡洛琳娜·桑切斯,马里矿业和石油部长勒朗塔·哈瓦·巴巴·巴,摩洛哥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大臣阿齐兹·拉巴赫,巴布亚新几内亚矿业部长约翰逊·图克,塞拉利昂矿山和矿产资源部长莫里·贡巴·曼耶出席开幕式。

  • 标签: 矿业发展 天津 国际 中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 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