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山西夭脊集团近日利用KT多孔硝酸铵装置在国内率先成功生产出工业纯硝酸铵和pH值工业纯硝酸铵。该技术实用性强,为同类装置开发新产品提供了经验,推广前景良好。其生产的工业纯硝酸铵和多孔粒状低密度硝酸铵,远销南美、澳洲、东南亚等地区。

  • 标签: 多孔硝酸铵 工业 品质优良 高PH值 多孔粒状 低密度
  • 简介:纯碳酸锶是制备钛酸钡基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原材料,目前国外如日本的村田公司,国内成都宏明、湖北的枝城等公司均采用纯碳酸锶和纯二氧化钛以固相法高温合成钛酸锶来作为调节剂,但目前国产的碳酸锶粒径偏大,我们对以八水氢氧化锶和碳酸氢铵为原料制取纯碳酸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高纯碳酸锶 制备 八水氢氧化锶 碳酸氢铵
  • 简介:针对新开发的螺纹管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介绍了该类产品在制造工艺上的特殊性,在产品的装配、穿管、试压和查漏等一系列工艺难题上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 标签: 换热器 高螺纹管 制造工艺
  • 简介:我国碳酸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化生产,进入21世纪以来生产规模快速扩增,逐渐向大型化、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球碳酸锶总产量约53万吨。据专家预测,碳酸锯发展正步入成长期,未来10年后全球碳酸锶需求可望增长到100万吨,比2006年高出一倍。因此,加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走高科技、系列化发展之路,是摆在我国碳酸锶行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 标签: 碳酸锶 生产规模 工业化生产 快速扩增 产品质量 大型化
  • 简介:采用青海察尔汗盐湖水氯镁石,经过实验室、扩大等多项试验,开发出了市场前景看好、具有高附加值的纯氯化镁产品。

  • 标签: 高纯 氯化镁 生产
  • 简介:自1981年进入公司以来,应旷秉承'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一直从事空分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在大型空分设备安装、操作方面深入钻研,不断总结经验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在许多大型空分设备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制订空分设备现场安装的安装质量控制内容、检查方法和调试方案,对部分项目工程设计上存在的一些对设备性能有影响的缺陷提出节能优化措施并及时改进。

  • 标签: 空分设备 设备运行 节能优化
  • 简介:作为中国重要成矿远景地区和资源战略接替区的新疆日前发现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的钠硝石矿床.初步查明远景资源量1.84亿吨.规模和资源量仅次于智利.是世界第二大天然硝酸盐资源。

  • 标签: 盐资源 硝酸 天然 世界 新疆 远景资源量
  • 简介:英国BOC气体公司已获得一项交钥匙工程——为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和日本日立公司合资的双星公司提供气体、安装设备、现场服务,合同期15年,价值达4000万—5000万美元。该合资企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将于1996年中期投产生产16和64兆比特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BOC还将建造一台Spectra—N3000制氮机,供应纯氮。BOC研制并获得专利的超高纯氮输送管路,可满足电子工业的需要,采用蒸汽再压缩流程使可供氮气杂质

  • 标签: 超高纯氮 动态随机 交钥匙工程 气体 安装设备 合资企业
  • 简介:历史上有两类茶人,分别从推动茶业生产力和创造茶文化的角度,为中国的茶叶事业作出了贡献.王旭烽写的传记明显地体现了这两类茶人的结合.本书以记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茶人的事迹来展现茶文化,将中国茶史的两个源头结合得水乳交融,是引导人们进入茶文化大殿的捷径.

  • 标签: 《茶者圣-吴觉农传》 王旭烽 茶业 茶文化 发展史 中国
  • 简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年产15000吨的我国首个超净高纯微电子化学品项目于2006年9月在上海华谊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项目包括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所需的超净高纯硫酸、硝酸、盐酸、醋酸、氨水、氢氧化铵、双氧水等各种主要化学品,改变了国内此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状况。

  • 标签: 电子化学品 项目 高纯 投产 集成电路制造 微电子材料
  • 简介: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丁旗镇,由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总占地5000m2的砼结构操作平台、库房等建筑物,配置生产所需的工艺设备及给排水设备。年产2万t纯氯化钡。

  • 标签: 氯化钡 高纯 产品 给排水设备 投资建设 操作平台
  • 简介:通过时管壳式换热器几种常见翅片管的结构特点、换热性能和制造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研制出传热效率更高、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更低廉的新型换热元件——单一金属轧制的螺纹翅片管;提出了传热学意义上最佳翅片截面轮廓线的通用解析式。通过生产实践与不断改进,形成了一组螺纹翅片管系列产品,并成功地应用于为透平压缩机配套的大中型管壳式换热器。

  • 标签: 透平压缩机 管壳式换热器 高螺纹翅片管
  • 简介: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针对专培养人才的特点,应精化理论教学,强化能力培养,特别是善于自学的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亟待加强,关键在教师,要靠政策引导.

  • 标签: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会学 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