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化工化肥行业规范规定,半水煤气中含量不得超过0.5%,在实际掌握中,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安全指标,只要不超标,不爆炸,对生产的影响微乎其微。其实,这是一个对节能降耗、对煤气炉运行有着重大影响的因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氧含量 行业规范 半水煤气 安全指标 节能降耗 煤气炉
  • 简介:1概述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是一种放热和吸热间歇式循环平衡的过程,是利用以空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在固定床层造气炉内进行固相燃烧和气化,气相燃烧、气化和热裂解反应的系列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间接式恢复制气过程消耗热量的工艺过程。其生产半水煤气的质和量受到入炉空气中21%的氧气含量的影响,现行的生产过程不容易发挥生产装置的效率,能耗高,产气量低,污染严重。

  • 标签: 气化剂 间歇式 应用 增氧 合成氨原料气 气相燃烧
  • 简介:1概述型煤富连续气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粉煤成型技术、固定床煤气炉技术和空气分离制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技术。它把粉煤成型用于气化,使企业避开了以优质块煤焦为原料的独木桥,走上了以本地粉煤为原料,成本低、资源丰富的广阔大道。同时,也避开了采用国外粉煤气化技术,投资大、消化期长、见效慢的曲折道路。

  • 标签: 粉煤气化技术 富氧 型煤 系统工程技术 固定床煤气炉 粉煤成型
  • 简介:我国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如何利用我国煤炭资源的优势发展煤气化,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目前我国应用的几种煤气化技术状况如下:

  • 标签: 煤气化技术 富氧 型煤 煤炭资源
  • 简介:双筒煤气炉是笔者几年前提出的专利技术,其基本运行过程是吹风时A、B炉同时吹风放空,制气时蒸汽和加氮空气先从A炉下部进入作上吹,而后通过A、B炉上部联通管到B炉作下吹,煤气从B炉下部出来去废热锅炉。反过来,蒸汽和加氮空气先从B炉下部进去作上吹,然后到A炉作下吹,周而复始。

  • 标签: 煤气发生炉 富氧连续气化 专利技术 运行过程 废热锅炉 煤气炉
  • 简介:1项目概况我公司现有9台由2610造气炉,其中4台是由巾2400炉夹套加大改为的巾2610造气炉,2009年生产合成氨11万吨,尿素15万吨,甲醇1.5万吨。造气原料煤为2/3山西粉煤+1/3湖南粉煤,使用腐植酸钠烘干煤棒,吨氨耗煤1.7~2.0吨。

  • 标签: 运行总结 富氧制气 造气炉 腐植酸钠 合成氨 粉煤
  • 简介:造气工序是合成氨生产的首要环节,该过程长期以来主要采用间歇式气化工艺,单台炉系统生产能力低、消耗高。而采用富连续气化,不但大大增加生产能力,且最主要的是可使用籽煤,显著降低成本。

  • 标签: 富氧连续气化 造气工序 控制 生产能力 合成氨生产
  • 简介:1前言富连续气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原间歇式固定床气化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调整改造而成的,它是一种介于粉煤气化和传统间歇固定床气化之间的煤气化技术。经多年的发展改进,其实用性和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体现,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经济价值。

  • 标签: 最佳经济效益 富氧技术 间歇式固定床 煤气化技术 发掘 固定床气化
  • 简介:介绍利用原尿素生产装置经过简单改造,生产氨酸钾锌尿素产品的工艺流程、改造设计、标准制定、生产运行等,以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标签: 聚氨酸钾锌尿素 技改总结 解决措施
  • 简介:渭化集团公司的10kt/a二甲醚装置设计能力较小,在正常情况下汽化塔操作弹性太小,塔底废水很难达到设计指标,经常出现含量超标,对公司环保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此问题,根据甲醇精馏装置实际情况,结合运行经验,通过技术改造,将二甲醚装置含废水送至甲醇精馏装置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轻了环保压力。

  • 标签: 二甲醚 含醇废水 甲醇精馏 回收利用 技术改造
  • 简介: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工艺,以空气和蒸汽作为气化剂,在同定床层造气炉内进行固相燃烧与气化、气相燃烧与反应等,是一种放热和吸热循环平衡的过程。其质和量受到入炉空气中含量的限制,不容易发挥生产装置的效率,能耗高,产气量低,污染严重。针对间歇式气化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开发了专利技术“增间歇式气化制合成氨原料气”。

  • 标签: 合成氨原料气 气化剂 间歇式 增氧 气相燃烧 生产装置
  • 简介:随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粉煤,如2008年我国无烟煤原煤产量达到4.4亿t,平均出块率17.6%,市场上块煤供不应求,而粉煤却严重积压,因此,我国粉煤急需有合理、高效的利用途径。灰融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可以直接采用0-6mm粉煤作为气化原料,是合理、高效的利用机械化采煤产生的大量粉煤的好途径。

  • 标签: 粉煤气化技术 流化床 机械化采煤 应用 机械化程度 原煤产量
  • 简介:煤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气态燃料或原料(CO+H2)的过程,由于煤炭的储量丰富,特别是我国等一些国家富煤少油,煤气化技术就变的更加重要。研究开发煤气化工艺,就是要为产业界提供更高效、经济和清洁的气化过程。本文在分析先进煤气化过程原理的基础上,特别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灰熔流化床粉煤气化过程,指出它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供同行了解。

  • 标签: 灰熔聚流化床 煤气化技术 工业应用 煤碳 工艺流程 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