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渤海SZ36-1油田具有原油黏度较高、单井注水量较大和储层胶结疏松、非均质强、渗透率较高等特点,注水开发引起高渗透层岩石结构破坏、突进现象严重,亟待采取液流转向措施。以注入压力、含水率采收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堵水+调剖”联合作业增油降水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堵水剂优化组成为“4%淀粉+4%丙烯酰胺+0.036%交联剂+0.012%引发剂+0.002%无水亚硫酸钠”,堵水剂段塞优化组合为“0.05PV前置段塞(淀粉4%)+0.025~0.075PV堵水剂+保护段塞0.025PV(淀粉4%)+顶替段塞0.05~0.10PV(聚合物溶液,CP=1500mg/L)”,调剖剂溶液组成段塞组合为“0.05~0.10PV调剖剂(Cr3+聚合物凝胶,CP=3500mg/L)”。随着储层非均质原油黏度增大,采收率增幅增加,这表明“调剖+堵水”联合作业措施具有较强油藏适应

  • 标签: 堵水调剖 参数优化 油藏适应性 物理模拟 渤海SZ36-1油田
  • 简介:培养创造思维,要掌握创造思维本质特点原理,克服思维定势,丰富想象力,扩大知识面,提高直觉能力,培养专注力,养成分析综合习惯,把急待解决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优化科研组织。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思维定势 想象力 直觉 专注力 侧向思维
  • 简介:大庆油田已开展了聚驱后高浓度聚驱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这2种驱油方法虽可取得一定技术效果,但聚合物用量大、经济效益低。为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在深刻认识聚驱后油层特点基础上,依据堵调驱相结合技术路线,应用物理模拟实验配方优化技术,进一步研究了3种新型驱油方法:①'调堵剂+驱油体系'组合注入驱油方法,该方法通过低初黏凝胶调剖后再注入三元体系,特点是可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较单纯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2.1%,节省聚合物用量25%;②研发了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该体系由连续相三元溶液非连续相PPG颗粒组成,可实现动态调整、动态驱替,聚驱后非均相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3.6%,较三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3.4%;③研发了聚驱后插层聚合物复合驱驱油方法,插层聚合物具有残余阻力系数大于阻力系数特点,调堵能力强于普通聚合物,聚驱后可提高采收率15.9%。鉴于上述3种新型驱油方法室内实验取得较好效果,且较普通三元复合驱大幅降低化学剂用量,拟开展现场试验以提高油田采收率。

  • 标签: 聚驱后 现场试验 新型驱油方法 提高采收率
  • 简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致密,且发育裂缝溶洞,使得注水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采收率低。低盐度注水是一项成本低廉、效果显著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了碳酸盐岩油藏低盐度注水增产机理、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矿场实施条件。综合分析指出,低盐度注水提高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主要机理是润湿反转孔喉连通性改善。润湿反转由表面电荷改变或者矿物溶解引起,其实质是水相中关键二价离子(SO_4^2-,Ca^2+,Mg^2+)与岩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孔喉连通性改善主要由矿物溶解引起。低盐度注水主要室内实验评价方法有水驱实验、自吸测试、表面张力测定、接触角测定、核磁共振、离子成分分析及Zeta电势测定等。开展低盐度注水能够有效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洗油效率,增加波及体积。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分布广泛,开展低盐度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机理研究应用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标签: 低盐度注水 碳酸盐岩油藏 提高采收率 润湿性反转 孔喉连通性
  • 简介:地震储层学是在地质地震理论指导下,利用地震信息,结合地质、测井、钻井、测试、采油、分析化验等各种资料,研究储层特征、外观形态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所含流体特征等在三维空间变化,实现储层建模一门交叉前缘学科。地震储层学适用于油气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学等是地震储层学指导理论,地震、测井地质有机结合是根本方法。测井分析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三维可视化是地震储层学五大关键技术。地震储层学最大优势在于把由井点建立各种储层特征参数,在地震分辨率所能及范围内扩展到三维空间,进而实现储层建模三维可视化。

  • 标签: 地震储层学 测井分析技术 储层地震预测 储层流体预测 储层建模 三维可视化
  • 简介:针对地震信号是具有一定带宽非平稳信号,波形受这个带宽内所有频率影响,提出结合经验模态分解广义希尔伯特储层预测方法,并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将地震信号分解为频率由高到低一系列本征模函数,对分解后每一个本征模函数分量作广义希尔伯特计算。通过与已知井储层发育情况对比,从中优选出了对储层响应敏感本征模函数分量进行储层预测。实际资料计算结果表明,结合经验模态分解广义希尔伯特储层识别方法,具有较强噪音压制能力,能够精确刻画储层形态。

  • 标签: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函数 广义希尔伯特 非平稳信号 储层预测
  • 简介:石油地震地质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震成藏学与开发地震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一门现代地震技术与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理论相结合交叉前缘学科。文中对石油地震地质学发展由来、概念、内涵及其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这一交叉前缘学科是今后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关键,将推动石油工业持续发展。

  • 标签: 石油地震地质学 前缘学科 应用前景
  • 简介:地震资料保幅是叠前反演储层预测重要前提。为了研究叠前处理方法保幅,以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及偏移后道集切除等处理环节为例,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了它们对保幅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些处理环节保幅,再以实际资料为例,对比了处理前、后地震剖面道集变化,并进一步重点研究了目标层位AVO振幅曲线变化及其对弹性参数计算结果造成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处理方法保幅十分必要,球面扩散补偿、偏移距规则化处理以及偏移后道集切除方式对地震资料保幅及叠前AVO反演均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球面扩散补偿 偏移距规则化 道集切除 保幅性 叠前反演
  • 简介:《岩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地开设"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等专栏。《岩油气藏》期刊为季刊,欢迎国内外地学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踊跃投稿。《岩油气藏》办刊宗旨是:探讨油气勘探开发规律,发展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理论,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方法,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加速油气勘探人才发现培养,力求创新,为广大地学科技工作者提供展示才华舞台。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油气勘探 期刊简介 勘探开发技术 开发规律 油气地质
  • 简介:《岩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石油工程等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开设论坛与综述、讨论与争鸣、特约来稿等专栏,欢迎国内外地学科技工作者、石油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油气田开发 科技工作者 学术期刊 出版发行 油气地质
  • 简介:《岩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地开设“学科前缘、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等专栏。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学术期刊 油气田开发 油气地质 国内外
  • 简介:《岩油气藏》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术期刊。刊物设有"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栏目,同时根据稿件情况,还不定期地开设"学科前缘、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等专栏。本刊为双月刊,欢迎国内外地学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油气勘探 期刊简介 开发规律 油气地质 地质理论
  • 简介:针对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地区岩油气藏、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四川盆地吐哈盆地高陡构造、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盐丘盐下构造等重要勘探盆地重点勘探领域,进行地震资料处理、有利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等方法研究,形成了多信息约束、多方法综合静校正技术、地表一致处理技术、叠前保真去噪技术、各向异性浮动基准面叠前成像技术、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模型正演及多属性半定量缝洞型储层预测技术、三维缝洞体系定量雕刻及流体识别技术,同时形成了三维大连片一体化处理解释、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半定量一定量描述、复杂地表高陡构造成像盐下构造成像等配套技术。在重要勘探盆地重点勘探领域应用以上技术系列,取得了明显勘探效果。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 高陡构造 盐下构造成像 三维大连片 三维定量雕刻
  • 简介:南海A油田地层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其断层裂缝预测较为困难。采用近年发展起来双反射偏移技术,对该油田开展了断层裂缝预测。双反射偏移技术以精细处理三维地震炮集资料及叠前深度偏移深度域速度模型为基础,通过双反射偏移速度扫描偏移孔径分析,进一步精细化速度模型,实施双反射偏移处理,获得断层裂缝成像三维数据体。通过对双反射偏移数据体及其解释结果,以及深度偏移数据体及其沿层相干、倾角、振幅等属性,常规地震构造解释结果钻井、测井等信息进行联合解释,可了解并获得该油田断层裂缝性质及分布规律。双反射偏移技术不仅可以预测与常规地震认识相一致断裂系统,还可以有效分析根据常规地震资料难以预测断层、裂缝及岩突变界面。

  • 标签: 双反射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裂缝预测 生物礁灰岩油藏
  • 简介:"油气地质"栏目:主要刊登国内外石油地质理论发展及相关油气勘探实践实用技术论文,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文章。文章形式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为主,同时还刊登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争鸣文章。"技术方法"栏目:主要刊登地震资料采集与处理新技术新方法、地震资料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一体化等相关研究领域中综述、报道文章。文章形式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为主,同时还刊登相关研究领域综述、报道争鸣文章。

  • 标签: 文章形式 报道性 地震资料采集 争鸣性 油气勘探 岩性油气藏
  • 简介:为充分体现《岩油气藏》期刊办刊宗旨,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与建设,创新油气勘探开发方法,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本刊拟在原栏目"油气地质、技术方法、油气田开发、论坛与综述、文献选登、讨论与争鸣、实例介绍"设置基础上,自2010年增加"学科前缘"栏目。

  • 标签: 岩性油气藏 栏目 油气勘探开发技术 期刊 油气田开发 办刊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