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发现气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实施增产措施和储层扩边等可能会引起可采储量增长.预测可采储量增长可通过统计历史可采储量数据,并计算其年度增长系数或累计增长系数,建立可采储量增长模型来实现.目前,美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可采储量预测主要采用美国可采储量增长模型来进行.运用该模型对我国185个气田可采储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实际可采储量与模型预测可采储量比较吻合,说明该模型在我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我国2012年以前发现的气田进行了可采储量预测.

  • 标签: 已发现气田 可采储量 增长模型 气田年龄 增长系数 可采储量预测
  • 简介:深部热液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深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新方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实验、扫描电镜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方法,对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的热液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奥陶系白云岩具有明显硅化且发育溶蚀孔、洞的特征,溶蚀孔、洞中见石英晶簇与白云石等,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下可见具波状消光的白云石、鞍形白云石以及白云石晶间孔中充填的重晶石与黄铁矿等热液矿物。与普通白云岩相比,研究区硅质白云岩的Ce与Eu含量相对较富集,Ba与Zn含量相对较高,而Sr含量相对较低;从碳、氧同位素上看,硅质白云岩δ18OPDB明显偏负和具有较高的n(87Sr)/n(86Sr)值;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均一温度和盐度。结合研究区区域上发育基底深大断裂构造,认为该区奥陶系深部存在热液活动,并且碳酸盐岩经过热液改造后形成了良好的储集空间,这种改造对奥陶系深部白云岩勘探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标签: 热液白云岩 深部热液 储层改造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 简介:依据岩心、露头观察与分析测试及地震层序解释资料,在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深水区延长组长6段地层中识别出3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物,即砂质碎屑流、经典浊积岩和滑塌岩。其中砂质碎屑流最为发育,而由浊流作用形成的经典浊积岩分布有限,以往延长组深水沉积研究夸大了浊流沉积作用。进一步研究认为,砂质碎屑流等深水重力流砂体平面分布及其物性变化主要受深水沉积坡折控制,总体而言,砂体物性坡上比坡下好,缓坡比陡坡好。从3种类型岩石的含油气性看,砂质碎屑流含油性最好,经典浊积岩A段含油性次之,而滑塌岩含油性较差。

  • 标签: 砂质碎屑流 浊积岩 坡折带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 简介:在非常规吸附气藏开采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吸附气解吸使吸附层体积变小,游离气空间增大。目前国内外均未考虑建立吸附层体积变化的物质平衡方程及研究吸附层体积变化、吸附层密度对估算吸附气藏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考虑吸附层体积的变化,建立了的物质平衡方程。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认识到吸附层体积变化及吸附层密度对计算天然气储量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吸附气藏 等温吸附 吸附层密度 物质平衡
  • 简介:湘西北地区广泛发育元古界震旦系陡山沱组暗色泥页岩,已有钻井中气显示活跃,揭示出该地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的基础上,通过地球化学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低温氮气吸附、等温吸附等分析测试,对陡山沱组泥页岩的发育及分布规律、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吸附性能等页岩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优选了有利区带。结果表明:湘西北地区陡山沱组暗色泥页岩分布变化大,仅在大庸向斜地区沉积厚度较大,为20~50m,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5%~3.0%,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为3.0%~4.0%,达到过成熟演化阶段,具备较为有利的生气条件;泥页岩储层矿物成分以脆性矿物为主,质量分数为21%~78.7%,发育多种类型孔隙空间,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较高,多个泥页岩样品等温吸附实验统计显示,甲烷最大吸附质量体积为0.80~1.77m3/t,泥页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及吸附性能。湘西北大庸向斜地区构造条件相对稳定,保存条件较好,具有有利的页岩气成藏条件,可作为陡山沱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 标签: 页岩气 成藏条件 陡山沱组 新元古界 湘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