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大港油田录井公司在大力开拓内外市场的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装备及辅助配件的路子,加快装备研制、开发和服务一体化进程。成立设备管理研发中心。投入专项资金着手设备研发取得显著成果,不仅改写公司技术装备依赖引进的历史,从根本上提升公司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而且扩大了经营空间,为公司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自主研发 装备研制 公司 地质录井 大港油田 技术装备水平
  • 简介:阿富汗矿产部长沙拉尼(WahidullahShahrani)2013年3月20日表示,预计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简称中国石油集团)很快将在阿富汗开始原油的商业生产,今年的日产量可能达到25000桶。

  • 标签: 中国石油集团 阿富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原油 生产 出口
  • 简介: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成立地研院页岩气技术中心,配齐、配精科研人员,专门负责页岩气及非常规油气地质及开发技术研发。二是增强技术实力。整合院页岩气技术力量,深入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新方法、新技术的专题和综合研究,不断增强技术实力。三是突出研究重点。

  • 标签: 技术支撑 页岩气 中国石油集团 强化 增强技术 勘探开发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公司在渤海湾发现一个名为旅大6—2的油气田。旅大6—2—1的预探井为该公司自营钻探,位于辽东湾海域,水深约30m,完钻井深2395m,以7.14mm的油嘴求产,平均日产原油约86t、天然气7000m^3。公司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朱伟林说,渤海湾2006年的勘探形势持续看好,今年已取得包括旅大6—2、渤中29—4、渤中28—2南在内的数个油气新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渤海湾的储量基础。截至去年底,中海油在渤海湾的油气总探明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净产量接近18万桶/日。

  • 标签: 渤海湾 油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油发 探明储量 预探井
  • 简介:由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完成的“中国海相烃源岩生、排烃机制研究”项目,日前已通过中国石化的技术成果鉴定。该项目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国海相地质体的发育特征和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一套适合中国海相不同类型烃源岩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及其生、排烃模式。

  • 标签: 海相烃源岩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 技术成果鉴定 地质研究所 机制研究
  • 简介:现有的钻井液入口流量测量一般采用理论计算方法,当钻井液流量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得知相应的变化量。目前对溢流和井漏的监测方法存在着干扰因素多、发现滞后等缺点。针对这些不足研究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操作,只需将现有设备稍加改造即可。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在线测量钻井液的出口流量,还可以实时监测溢流和井漏,预报时机明显提高、准确率明显提高。在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的基础上,介绍了具体实施方案。通过现场实验可知,将这种方法配合现有的方法综合使用,对监测溢流和井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钻井液流量 在线测量 溢流 井漏 方形孔口 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