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渤海湾盆地QHD33块稠油储集层气测C1含量高而重烃微量或几乎没有,属于一种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的储集层,利用常规气测录井规律无法进行解释评价。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该区块油藏形成环境和烃类菌解及对储集层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类稠油储集层的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气测以及常规岩屑与岩心分析的录井特征。实例分析表明,根据这些特征可实现该盆地QHD33块特殊气测烃组分结构组成稠油储集层的有效解释评价。同时对该盆地其他区块非常规储集层的录井特征分析与解释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稠油储集层 烃组分 气测 岩石热解 录井特征 生物降解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公司在渤海湾发现一个名为旅大6—2的新油气田。旅大6—2—1的预探井为该公司自营钻探,位于辽东湾海域,水深约30m,完钻井深2395m,以7.14mm的油嘴求产,平均日产原油约86t、天然气7000m^3。公司副总裁兼勘探部总经理朱伟林说,渤海湾2006年的勘探形势持续看好,今年已取得包括旅大6—2、渤中29—4、渤中28—2南在内的数个油气新发现,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渤海湾的储量基础。截至去年底,中海油在渤海湾的油气总探明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净产量接近18万桶/日。

  • 标签: 渤海湾 油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油发 探明储量 预探井
  • 简介:中国石油报2011年10月21日讯截至2011年10月18日,渤海钻探钻井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大力实施钻具耐磨带喷涂、超声波直角探头和SV3超声波探伤等专业特色技术,保护好钻具资源,

  • 标签: 钻井技术 钻具 钻探 渤海 超声波探伤 寿命
  • 简介:为了快速、准确地判断油质类型,利用岩石热解分析、热解气相色谱细分分析参数及其衍生参数,包括主峰碳数、∑C21/∑22^1和(S0+S1)/S23个主要参数,建立了3种原油性质判断图板方法——主峰碳数与∑21、∑C22.关系图板法、(S0+S1)/S2与∑C21/∑C22+关系图板法和主峰碳教与(S0+S1)/S2关糸图板法。通过在渤海A油田的应用效果证实,利用地化衍生参数图极剖断油质类型的方法在储集层原油性质判断上娶有独特的优势,应用效果更好。该技术应用简单,判断符合率高,且不受区域位置、构造位置、油源等差异器件的影响,在新探的勘探作业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标签: 岩石热解 热解气相色谱 原油性质 ∑C21-∑C22 主峰碳数 (S0+S1)/S2
  • 简介:稠油油井数量相对多是渤海油田油藏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PVT实验分析方法,对渤海油田稠油原始井流物、单次脱气、恒质膨胀、原油粘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实验,并对典型相图进行模拟计算,为渤海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渤海油田稠油相态特征具有以下特点: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及温度低;气油比低(4.1~37.7m^3/m^3);饱和压力低(1.33~14.90MPa);重质组分含量高(其中C7+组分含量为58.01%~91.80%);密度大(地层原油密度为0.9002~0.9665g/cm3);粘度高(地层原油粘度为55.37~8024.30mPa·s)。

  • 标签: 渤海油田 稠油 油藏相态 PVT实验 单次脱气 恒质膨胀
  • 简介:截至2月25日,渤海钻探委内瑞拉项目部新签、续签钻井、修井、定向井、连续油管等服务合同近30个。据统计,这个项目部2014年在委内瑞拉国际市场规模与2009年相比增长5倍。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刘光木坦言:"中外合璧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项目成功。"理念"合璧"。这个项目部抓住中外商务理念的差异,聘请国内外商务精英,深入研究当地商务运行模式。

  • 标签: 国际市场 钻探工程 定向井 服务合同 修井 国家石油公司
  • 简介:对于复杂断块老油田,应用三维地震资料,采取井震结合的方法,落实老油田对渗流场和剩余油具有控制作用的低级序小断层发育状况,深化曲流河废弃河与点砂坝配置模式以及辫状河心滩坝发育模式研究,精细表征曲流河点坝内部侧积层或辫状河心滩坝落淤层发育规模,为剩余油分布研究和深度开发方案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现场应用取得突出效果。

  • 标签: 复杂断块老油田 地质构型 渗流场 剩余油 深度开发 三维地震
  • 简介:在水平井着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实际目的层深度与预测深度不一致的情况(加深或提前进入),以致无法正常着陆,为了达到地质目的,就需要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来保证成功着陆。为此,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场不同情况,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稳斜探顶法和快速增斜法两种补救措施。大量的应用实例表明,利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弥补水平井由于无法正常着陆而带来的地质损失。

  • 标签: 水平井 非正常着陆 补救措施 稳斜探顶 快速增斜
  • 简介:2017年12月18日,由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承担的《海南福山油田录井随钻解释评价》及《海南福山油田钻井地质设计》项目进行了年终验收评审,获得了评审专家一致表扬。

  • 标签: 钻井地质设计 油田录井 中国石油 福山 评价工作 钻探
  • 简介: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在W1710井使用LOGIQ测井系统成功实施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作业,录取到合格的资料,标志着该公司核磁共振测井已经迈入二维时代。核磁共振测井在复杂井,如特殊岩性、水淹层、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中具有独特优势。

  • 标签: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二维核磁共振 测井公司 钻探 渤海 应用
  • 简介:渤海油田X区块为半背斜层状油气藏,目的层为河流相沉积储集层,非均质性强,储集层预测难度大,采用同一水平段钻穿多层砂体联合开发的方式,导致水平段钻遇泥岩的情况不可避免。长期以来X区块水平段钻遇的大段泥岩给钻井施工带来困难,造成调整缺乏方向性,储集层钻遇率偏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依据X区块Ⅰ期已钻13口井钻探资料分析归纳每口井着陆、完钻特点,应用地质模型和预测公式,对Ⅱ期开发井着陆、完钻位置给出建议。该研究成果在X区块水平井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储集层钻遇率,为应用水平井开发层状构造油气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半背斜层状油气藏 水平段 着陆 完钻 储集层钻遇率
  • 简介: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实现连续7天19个小时的稳定产气,宣告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作为承担该项目录井任务的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在项目实施中发挥多项技术优势,助力首次试采成功,预示着该公司具有深海录井服务的能力,实现了从传统石油钻探领域向新能源领域全新突破。

  • 标签: 石油钻探 中国南海 录井 试采 渤海 可燃冰
  • 简介:2018年3月4日,由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服务的大港油田第二口页岩油水平井G1702H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5280m,垂深3930m,水平段长1340m,含油显示良好,储层钻遇率达100%。这是继G1701H井地质导向成功后,地质导向技术在页岩油钻探过程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地质导向技术 钻探 录井 渤海 突出 应用
  • 简介:针对渤海油田随钻着陆过程中气油界面识别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大量录井资料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识别气油界面的气测录井方法。首先通过气测重组分变化趋势初步识别气油界面,然后用气测比率参数趋势法验证确认,最后选择合适的着陆点位置,地质导向水平井着陆。该技术方法2015—2016年在渤海油田7口水平井进行的应用表明,可为水平井随钻着陆决策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成功避免了水平井二次着陆.平均每口井节约作业时间12h,7口井共降本近百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气测录井 气油界面 随钻着陆 地质导向
  • 简介: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地下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稳产难度加大。为解决老油田剩余油开发难问题,以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六断块为研究对象,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储集层地质学和测井地质学为理论指导,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详细描述了该区块高含水率后期剩余油分布特征。根据剩余油分布类型,综合运用渗流力学、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开发层系重组、注采井网重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开展针对性的剩余油挖潜研究,提出了在井况差、井网稀疏的部位,通过加密调整动用剩余储量;重塑注采井网,挖掘低渗透带及砂体边部的剩余油,通过改善注水剖面,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深化长停井潜力研究,恢复利用停产井,通过转注、恢复注水、大修等进行注采井网的完善等不同的挖潜技术对策。通过针对性实施,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增加可采储量,提高最终采收率,进而实现了断块产量保持稳定。

  • 标签: 剩余油 精细地质研究 开发层系 注采井网 采收率
  • 简介:塔里木油田克深9克深901井、克深902井比翼双飞,下套管及固井先后创出新纪录。塔里木油田在油气勘探上,针对库车山前的含盐复杂逆冲构造,创建发展了"顶篷构造"理论,钻探尝试从4000m拓展到8000m,突破了"6000m埋深储层死亡线"的传统认识,圈闭钻探成功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达到国际深层、超深层勘探的一流水平。

  • 标签: 克深 塔里木油田 钻探施工 深层勘探 油气勘探 下套管
  • 简介:港西开发含气层系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平面上,浅层气层主要有两种分布形式,即连片分布形成气藏和零散分布形成局部出气点,岳者多为紧靠供油断层的砂岩透镜体,而且不容易预测,对施工队伍存在更大的潜在危险。该文对港西开发0~1500m浅层气进行了地质与构造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现有录井和测井信息,结合钻井、试油、试采等动静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浅层气,从而确定了港西开发浅层、极浅层气纵向和平面分布范围和特征,提出了各施工作业单位在浅层施工作业中不能忽视甚至轻视浅层气的存在与危害,提高对浅层气的认识,了解浅层气分布特征,以便在设计中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拖。

  • 标签: 浅层气 开发区 分布研究 识别 施工作业 砂岩透镜体
  • 简介:为了降低苏里格气藏苏25块新井建产地质风险,提升区域Ⅰ+Ⅱ类井钻井比例,针对该区气藏“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含气丰度、含气砂体厚度和分布变化大”的特点,需要开展井位优化部署方法研究。在系统整理试气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累计产量与无阻流量、套管压力、油管压力、静止压力、流动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求产初期地层流压与平均年产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原有区域井位优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井底流压与单井平均年产量的相关关系,把求产初期地层流压与换算好的单井平均年产量分别绘制成等值线图并进行叠合,提出了区域“流压-平均年产量”井位部署方法。经过实际应用,该方法实施效果良好,Ⅰ+Ⅱ类井钻井比例明显增加,提高了单井控制储量和气田的采收率。

  • 标签: 苏里格 苏25区块 流动压力 平均年产量 井位部署
  • 简介:王府断陷断层发育,储集层横向连通性差,同层位储集层物性变化大,高气测异常层产水量大,气水层录井解释评价困难。针对该问题,在气测录井全烃校正的基础上,优选适应不同地层组的全烃校正值与钻时比值交会法、三参数法和新的烃组分3H法气水层评价技术,形成了该区泉头组、登娄库组、沙河子组和火石岭组气水层不同录井综合解释系列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系列方法有效解决了储集层物性变化大、高气测异常层含水量大的气水层解释评价问题,解释评价符合率明显提高,为储集层含气性和含水性的判断提供了充分依据,满足了王府断陷的勘探开发需要。

  • 标签: 含气性 含水性 全烃校正值 钻时比值 三参数法 新烃组分3H法
  • 简介:常规气测解释图版在低阻油气层的识别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该文以彩X井已完钻井的气测、试油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总结了该井低阻油气层在常规气测解释图版中的表现特征,为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层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推而广之,在现场识别低阻油气层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低阻油气层 彩南油田 解释图版 现场识别 试油资料 表现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