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描述油气田产量与开发时间之间非线性关系的Г模型具有精度高、应用方便、用途广泛等优点,但非线性参数估计难度较大.文中采用具有智能性的的遗传算法求Г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引用油气田实际产量数据进行估计和预报,获得了优于常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结果.

  • 标签: 油气田 产量预报Γ模型 参数估计 遗传算法
  • 简介:基于一维层状声学介质理论,对点震源激发的三维球面波反射波叠数据(二维)的速度反演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笔者提出了一个反演方法,并在文中发表了用这个方法从海洋石油地震数据得到的叠反演速度剖面,但这一方法的实现(计算数学上称之为递推,地球物理勘探上称之为剥层)是复杂的,稳定性分析这一关键问题也是复杂的,所以,初步分析集中于反演计算的核心步骤,在层状介质中平面波传播方程的计算,文中给出波阻抗函数的结构繁度的定义,并提出了一个涉及反演稳定性及波阻抗函数结构繁度的定理,阐明了何时及如何利用这个反演方法得到较精确的反演速度。

  • 标签: 叠前速度反演 稳定性 石油地震勘探 速度反演 稳定性
  • 简介:长期以来,沙垒田凸起、庙西凸起第三纪变质花岗岩被笼统地划归寒武纪,对两凸起有代表性的4口井的变质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变质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047~2483Ma,属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台期-吕梁期的产物.对C1井井深1406~1443m钻遇的灰岩地层进行了采样分析,首次获得了大量微体古生物化石,并证实灰岩地层属古生界下寒武统,从而为沙垒田凸起古生代地层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沙垒田凸起 庙西凸起 前第三纪 地层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油气地质
  • 简介:在对Sirius叠深度偏移软件应用开发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Sirius2D叠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层析成像反演、胆深度偏移以及深度聚集等技术环节的基本原理,并以莺歌海盆地某测线的处理为例,具体分析了Sirius2D叠深度偏移处理的流程、主要参数及时效。文中还分析讨论了莺歌海分地中央“泥拱带”叠深度偏移处理的地质效果。实践表明,莺歌海盆地广泛发育的与“泥拱模糊带”有关的构造各有其特殊性,只有通过3D叠深度偏移处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泥拱模糊带”的成像问题。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应用 Sirius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 深度聚焦
  • 简介:根据大量岩心资料,通过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将影响砂岩储层的地质因素,包括沉积相,骨架颗粒成分,成岩作用及埋藏史等量化为沉积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孔隙度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公式,用该公式对辽东湾及埕岛地区深部地层孔隙度进行了预测,误差一般小于2%。

  • 标签: 预测 砂岩 孔隙度 砂岩储层 沉积学参数 数据库
  • 简介:目前,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单一参数线性预测法和多参数综合分析法两大类.近年来,多参数的人工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技术应用较多,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样本,并准确提取对砂体厚度反映灵敏的地震属性参数[1].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储层厚度和岩性在横向上的变化会引起其地震反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因而训练样本非常复杂,网络训练也难以收敛.

  • 标签: 地震道波形 分类方法 储层预测 应用 二连盆地 白音查干凹陷
  • 简介: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结合前人的工作成果,认为南沙群岛油气盆地的新生代基底由中生代岩浆岩,沉积岩及更老的变质岩组成,其层速度>5km/s,较由K2-E2组成的中构造层的层速度(约4km/s)大,该区(包括南沙海槽)的地壳为早期拉张减薄,后期挤压增厚的陆壳,在渐新世以前,该基底与北部陆缘连在一起而组成统一的华南陆缘。

  • 标签: 南沙群岛 含油气盆地 前新生代基底 北部陆缘
  • 简介: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洼陷(指有一定沉积厚度的低凹及深陷地区,非构造单元)分为4种类型,即半地暂型、拗陷型、残留型及过渡型。着重对残留型和过渡型洼陷在地震剖面上反映的上、中、下三大构造层进行对比,认为下构造层为海相中生界,中构造层为陆相下第三系,上构造层为海相上第三系。研究了海相中生代地层的分布、结构、构造及含油气特征,指出东沙隆起东部及其相邻的潮汕拗陷东北部和珠一拗陷东部地区是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藏的新领域。

  • 标签: 珠江口盆地东部 前第三纪 早第三纪 洼陷特征 油气前景 构造层
  • 简介:本文根据碳酸盐岩中分散有机质的具体特点,从有机岩石角度,阐述海相碳酸盐岩有机岩石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有机质成熟度,生源研究,有机质赋存状态研究,有机质丰度评价,揭示碳酸盐岩有机质差异演化以及对有机质类型的研究等。

  • 标签: 海相碳酸盐岩 有机岩石学 研究进展 成熟度 有机质 演化
  • 简介:琼东南盆地上第三系一第四系下部可划分出11个层序界面,用生物基准面确定的年代分别是1.2Ma,1.6Ma,2.0Ma,2.3Ma,2.8Ma,3.2Ma,5.2Ma,9Ma,15Ma,18Ma,21Ma。研究了各层序的沉积相,发现了一批砂岩储集体,它们与具较好生烃潜力的半深海相泥岩相匹配,可成为该区新的勘探目标,本区的古海流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它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琼东南盆地 晚新生代 层序地层学 研究 生物基准面 砂岩储集体
  • 简介:自从PROSPECTOR(Duda,Gaschnig,Hart1979)勘探者专家系统在美国研制成功并找到钼矿后,专家系统技术在地质领域愈来愈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列出一些典型系统,希望对从事专家系统(ES)的研制者有所启发。用地质知识库进行井-井地层对比(SAITO,KATSUEI等,日本)系统在输入了倾角测井数据、地震勘探数据和岩相分析资料后,使用地层数据库中的地层知识进行辅助地层对比。系统可以首先确定标志层,然后进行砂岩对比,预测砂体几

  • 标签: 地质学专家系统 技术进展 地质知识库 沉积盆地分类专家系统
  • 简介:1正常海退与强制海退在VanWagoner等(1987)的早期层序地层概念中,体系域被定义为一连串同期的沉积体系。他们将层序划分为Ⅰ型层序(包括低水位、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和Ⅱ型层序(包括陆架边缘、海进和高水位体系域)。但随着层序地层的应用推广到被动边缘以外的地区,这些概念、术语和地层模式都有了变化,如Ⅱ型层序的概念已基本被废弃,而强制海退的沉积模式被提出来了。根据以往的概念及对现代和古代沉积物的研究,可识别出2种海退,即正常海退和强制海退。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受到容存空间及沉积物供给量的影响,故海退发生于2种特定条件下:(1)输入海岸的沉积量超过容存空间的增加量,即(△Vs/△t)>(△Va/△t)式中Vs代表供给海岸的沉积物体积,Va代表沉积物作用的现有空间,t为时间;(2)相对海平面下降。这2种情况下海岸线均向海迁移(图1)。

  • 标签: 强制海退 概念 层序地层学 体系域 正常海退
  • 简介:以现有盆地模拟软件为手段,结合钻井资料,采用大面积分凹陷已钻井或人工井与二维地震解释资料相结合的模拟分析技术,在开展部分已钻井剥蚀厚度恢复与校正以及多模式模拟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对南黄海南部坳陷第三系烃源岩的埋藏史和生、排烃史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剥蚀厚度恢复与校正的准确与否,严重影响第三系主力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生、排烃史模拟的精度;南黄海南部坳陷普遍存在多期抬升剥蚀,其古生界生烃潜力优于中生界,以生气为主;南黄海南部坳陷烃源岩存在二次生烃,具有2个生、排烃高峰期,排气作用可持续至今.

  • 标签: 前第三系 烃源岩 埋藏史 生烃史 排烃史 研究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对崖13-1气田主要产层陵水组三段进行了亚段细分,以此为基础,在地震阻抗剖面上得到不同亚段的阻抗体,利用层拉平技术将各亚段阻抗体抗平,并应用地质统计方法求出各亚段阻抗体12个水平方向的变差函数,拟合其非均质性变程椭圆,通过对不同亚段变程椭圆的比较,结合沉积特征,分析了陵三段各亚段的沉积体系及物源方向。

  • 标签: 地质统计学 地震资料 研究 崖13-1气田 陵三段 沉积体系
  • 简介:通过深入剖析恩平凹陷下第三系陆相地层,认为可以引入层序地层的思路(以基准面的变化代替海平面的变化)来认识陆相层序地层,并将二级层序作为勘探低成熟区陆相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单元。以恩平凹陷为例,在实践中总结了陆相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的标准,以及凹陷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陆相沉积凹陷 应用 珠江口盆地 恩平凹陷 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