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硫作为催化剂,NaOH为助剂,用CO/H2O部分还原二硝基苯(m—DNB)制备硝基苯胺(m—NA)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CO初压、反应时间、硫用量、NaOH用量和溶剂品种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溶剂用量8mL,2.5mmolm—DNB、0.02g硫粉、0.05gNaOH和2mL水在180℃和CO初压为6MPa的条件下反应4h,m—NA的选择性为100%,m—DNB的转化率93.97%,m—NA收率也为93.97%。

  • 标签: 还原 间二硝基苯 间硝基苯胺 CO/H2O
  • 简介:采用多元胺对苯二酚-双酚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得了一种无甲醛、不发烟、低游离间苯二酚含量的树脂产物。以游离间苯二酚含量为指标,考察了苯二酚与环氧树脂摩尔比、多元胺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苯二酚):n(环氧树脂)=1.3:1,多元胺用量10.0g,催化剂用量0.8g,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所得的树脂性能较好,其游离间苯二酚含量为0.83%,软化点在95.105℃,钢丝抽出力高达429N。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多元胺以氢键连接的方式较好地结合在固化物体系中。

  • 标签: 间苯二酚 粘合 环氧树脂 轮胎加工
  • 简介:用壳聚糖和粉煤灰对含甲酚的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壳聚糖的用量、振荡时间、振荡速度以及粉煤灰与壳聚糖的混合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56mg/L的甲酚,当壳聚糖用量为3g/L,以170r/min的转速吸附振荡0.5h,去除率可达到88%以上;在上述条件下,加入质量比4:1的粉煤灰与壳聚糖混合物5g/L时,甲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1%。

  • 标签: 间甲酚 壳聚糖 粉煤灰 吸附 废水处理
  • 简介:利用絮凝沉淀理论和饱和析出理论对含大量醋酸、苯二甲酸类化合物的苯二甲酸(PIA)装置废水的预处理进行了工业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加工业盐酸处理苯二甲酸装置的高峰值废水可以去除约40%的COD,基本达到中石化燕山分公司允许的装置废水COD排放标准(COD≤6300mg/L),大大降低了处理费用,简化了处理工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此方法已应用在工业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间苯二甲酸 装置废水 工业盐酸 COD
  • 简介:丙烯是最有吸引力及最廉价的生产通用聚合物的单体。虽然乙烯聚合催化剂本质上在其控制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多分散性能力方面不同,但用于合成聚丙烯(PP)的催化剂在其控制它们制备的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方面也不同,它们可从等规或规到无规PP。立构规整度对熔融温度(Tm)及许多其它的材料性能有影响。

  • 标签: 聚合催化剂 聚丙烯 间规 立构规整度 相对分子质量 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