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以聚丙烯酰胺和自制的柠檬酸铝制备可动凝胶,在锦16块的地层条件下,确定了其最佳配方:聚丙烯酰胺浓度为1000mg/L,柠檬酸铝浓度为30mg/L,稳定剂浓度为40mg/L,利用室内替实验装置,研究了水和聚合物后可动凝胶的油效果。结果表明,水和聚合物后可动凝胶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平均总采收率提高了23.57%。通过机理分析指出,可动凝胶优先进入低阻力的大孔道,改善了注入水的波及效率;可动凝胶的主要作用是替,而调剖只是前期或暂时的效果。

  • 标签: 可动凝胶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驱替试验
  • 简介:采用Waring—Blender法对13种表面活性剂进行了泡沫性能评价,并测定了油水界面张力。结果表明,起泡性能好的DK,AS—14,Es表面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未达10~mN/m。分别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WP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M对Es,As-14,DK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As-14,DK与PM复配增效作用强,界面活性高。仅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和稳泡性能好。对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进行配方优化,当DK/PM复配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3000mg/L,DK与PM质量比为5:1时,泡沫综合指数达最大值,为4050.0,平衡时油水界面张力达5.96×10~mN/m.

  • 标签: 泡沫驱油 表面活性剂 起泡性能 界面张力
  • 简介: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凝胶进行复配,制得复合体系。进行了复合油实验,同时还对复合提高采收率机理以及复合体系注入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后再进行复合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高渗复合体系具有较高的油效率,提高采收率为12.51%-15.66%;低渗复合体系也具有较高的油效率,提高采收率为7.08%-13.06%,提高采收率值均大于聚合物的提高采收率值。确定了复合体系最佳注入速度,为0.5mL/min。复合体系中凝胶的存在,可提高后续水的波及系数,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 标签: 三次采油 复合驱 聚合物驱 凝胶 表面活性剂 聚丙烯酰胺
  • 简介:通过研究OCS油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和乳化性能及油效果,考察其在不同断块油田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OCS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05%~0.4%时,油体系与不同断块油田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可降到10-2~10-3mN/m数量级,说明OCS油体系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和适中的乳化性能.物理模型油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基础上,注入0.3PV的OC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原油采收率可提高18.08%.

  • 标签: OCS驱油体系 油水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驱油效果 界面活性 原油采收率
  • 简介:在调施工过程中,使用开放式干粉射流分散器进行调药液配制,供水闸门需要频繁开关,会造成注水管网压力频繁波动、调药剂洒落、管线和闸门漏失等安全环保隐患。通过全封闭电动加药装置的研制和应用,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保障了重大开发试验项目深部调的施工安全。

  • 标签: 加药装置 药液配制 调驱 施工安全
  • 简介:综合各项对比指标来看,锦16块二元采出液处理后回注到锦16块兴隆台油层的井组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选定锦2-8-08侧井作为试验井进行回注,并对比泡沫期间该井组的各项生产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评定。本次回注实验取得良好效果,也为下步扩大注入提供了指导和经验。

  • 标签: 剩余液 回注 处理回
  • 简介:合成了油用接枝型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在合成该聚合物时引入了一种自主合成的活性单体。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张力能达到10^-2数量级,在满足油的同时又能达到洗油的目的。对聚合物与原油之间的界面剪切粘度研究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新型聚合物的界面剪切粘度不降低(无剪切变稀特性),也不增加(无剪切增稠特性),有利于产出液的破乳。

  • 标签: 驱油 聚合物 界面
  • 简介:针对吉林油田先导试验区现场试验中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污水间配伍性差的问题,室内进行了新型有机碱/HPAM二元复合体系研究,确定其配方为:0.8%有机碱NPS-2+1500—2500mg/LHPAM。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此二元复合体系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注入水配伍性好,室内油采收率比水提高17%以上。

  • 标签: 有机碱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 简介:以聚合物HTP和活性碱NPS复配,制得碱/聚合物复合体系,考察了溶解氧、金属离子、H2S、剪切作用和温度对碱/聚合物复合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中氧含量足以导致复合体系丧失流度控制能力;金属离子对其体系粘度具有很大影响;H2S对体系粘度伤害严重,但H2S吸收剂AS几乎可完全消除其影响;复合体系对剪切作用敏感;温度升高,复合体系粘度下降。本研究可为增强碱/聚合物复合体系的粘度稳定性提供依据。

  • 标签: 碱/聚合物复合驱 粘度 稳定性 影响因素
  • 简介:通过实验筛选适合锦90块的弱凝胶深部调剂配方,对调体系中聚合物的增黏性、热稳定性和抗剪切性,以及不同交联剂体系的成胶性能进行了考察,确定最佳配方为:0.2%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Y+1.0%酚醛类交联剂FQ1。该弱凝胶体系稳定性好,凝胶以整体形态存在,在单管岩心实验中可提高油效率6.21%。

  • 标签: 锦90块 弱凝胶 深部调驱 筛选
  • 简介:尽管传统的内燃机汽年仍在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电动汽车以其高效节能、低排放或零排放优势,已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及企业21世纪初激烈竞争的焦点。本文概述了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 标签: 电动汽车 传动系统 润滑油 高效节能 发展趋势 内燃机
  • 简介:以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缝洞型油藏水后期注N_2,CO_2和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的油效果。结果表明:前期水对储层底部原油采出程度高;气主要对储层"阁楼油"进行替并将其空间位置降低,N2提高采收率最低,为7.16%;CO_2提高采收率最大,为17.35%;后期水过程中,N2提高采收率最大,为22.28%;CO_2提高采收率最低,为5.53%。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建议缝洞型油藏注气油开发中使用N_2作为注入气。

  • 标签: 缝洞型油藏 全直径岩心 注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阁楼油
  • 简介:中原油田属高温高盐油藏,常规三次采油技术难以满足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以非一阴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为主剂的油剂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与储层流体适应性好。当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3%时,油剂吸附量小于1.5mg/g,耐温100℃,抗盐20×10。mg/L(ca。^2++Mg^2+含量6000mg/e)。注入0.2PV表面活性剂,可提高采收率7.88%。该油剂可以在中原油田大规模应用。

  • 标签: 驱油剂 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低渗油藏 提高采收率
  • 简介:GCC化学剂是近两年国外用于清除含油岩屑、地面油污所使用的一种新型化学剂,具有化学惰性、无毒、不燃、无污染性、可循环使用等特点。对GCC化学剂提高原油采收率油机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学剂具有一定的油效果。其油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和乳化携带以及乳化捕集,作用类似于表面活性剂油。该化学剂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配伍性、抗盐性和耐温性等,可以作为类似海1块普通稠油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接替技术推广应用。

  • 标签: GCC化学剂 界面张力 润湿能力 乳化能力 驱油机理
  • 简介:结合高浅北区的油藏特点,对交联体系开展了针对性的性能评价。现场应用表明,交联聚合物调在提高水波及系数和油效率的同时,能有效抑制边底水的突进,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 标签: 交联聚合物 调驱 边底水油藏 性能评价 采收率
  • 简介:综述了国内提高采收率用交联聚合物油体系研究进展。用于交联聚合物油体系的油剂主要有含耐温抗盐单体的聚合物、两性离子聚合物、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合物复合体系和梳形聚合物。交联聚合物油体系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有机交联聚合物油体系、醛类交联聚合物洫体系、复合交联聚合物油体系。指出了交联聚合物油体系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提高采收率 交联聚合物驱油体系 耐温抗盐 驱油剂
  • 简介:针对表面活性剂在彬表面活性剂复合油体系中或在高矿化度介质中经常遇到“盐析”现象,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来改善表面活性剂耐盐能力。实验表明,在高矿化度介质中加入一定量助剂,不仅保持了表面活性剂自身的界面活性和油能力,而且能够改善表面活性剂在高矿化度介质中的耐盐能力,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减少“盐析”现象发生。此项研究为表面活性剂在复合油或高矿化度介质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 标签: 助剂 表面活性剂 盐析现象 透光率 增溶能力 界面张力
  • 简介: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聚后聚合物滞留量随推进距离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有无聚在无碱二元复合体系中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滞留量随推进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聚聚合物滞留量随推进距离增加近似呈指数关系递减,同时注入端区域滞留大量聚合物.近注入端剩余油饱和度较低,复合体系损失少;注入端附近聚合物滞留量较高,有效减缓复合体系的滞留损失,滞留聚合物能保护复合体系,有助于复合体系进入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地层深部,提高聚后复合采收率.

  • 标签: 聚合物驱 滞留聚合物 滞留规律 无碱复合体系
  • 简介:针对胜利油田二元采出液处理难度大的问题,以二元采出液中乳状液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界面性能、界面黏弹性、界面膜微观结构以及Zeta电位的室内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元采出液中的乳状液稳定性主要由界面膜强度决定,体系的双电层结构对乳状液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二元驱采出液 稳定性 界面性能 胜利油田
  • 简介:针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具有的危险性,从危害分析与风险控制,工艺处理及施工方案制定,气体分析,作业票证办理,作业前、中、后采取的安全措施,监护人员、作业人员的管理要求等方面入手,介绍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

  • 标签: 受限空间 作业 安全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