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高炉操作型的分析认为,炼铁4^#高炉况变差、腹结厚的原因是炉渣性能差、碱度高,炉体冷却强度大。对具体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腹结厚的预防措施。

  • 标签: 高炉 炉腹 炉渣 结厚 炉型 冷却强度
  • 简介:1前言新、新钢包内都多少有残泥、残料,而补砖料中的焦油含氢8%—9%,并且贴补后烧结不好的话还容易剥落,由于以上因素很可能给钢水带来外来夹杂和气体,造成钢水污染并影响钢的质量。因此,我公司明文规定转炉新开炉前三、大贴补后第一或采用新钢包时只准冶炼一般用途的普碳钢。20MnSiⅡ级螺纹钢筋是我公司的拳头产品,也是三炼钢厂的一个主要生产钢种,其产量约占全年转炉钢的50%以上,而上述规

  • 标签: 螺纹钢筋 试验过程 钢包 力学性能 转炉冶炼 新开炉
  • 简介:2005年12月10日,因设备故障引起高炉无计划休风10个多小时,复风后频繁崩料最后导致凉,事故处理耗时5天,损失很大。

  • 标签: 2~#高炉 炉凉 经过 处理
  • 简介:1前言柱是焦炉护铁件中的主要部分。柱由于受到炉体的膨胀压力和大小弹簧的保护性压力产生一定的曲度,而曲度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炉体各部位所受压力大小的分布。对同一根柱,曲度越小,柱越不易产生永久变形,但贴靠点的刚性力下降。反之,则对炉体的保护作用越大。但当曲度超过一定值时,柱产生永久变形,从而失去对炉体的保护作用。因此,工艺上要求曲度最大不超

  • 标签: 炉柱 曲度 直接影响 炉体 永久变形 负增长
  • 简介:加热作为轧钢厂的重要设备之一,加热能力的大小、加热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优劣。本文分析小型厂加热存在的问题,针对加热的不足之处实施技术改造,阐述改造后的效果。

  • 标签: 加热炉 加热能力 加热质量 温度
  • 简介:身上部结瘤,导致上部布料的不规则,从而影响到初始煤气流的分布,故必须以调整合理的初始煤气流分布为基础,配合相应的裴料制度,才能做到结瘤型的稳产、高产。

  • 标签: 结瘤 炉况特征 煤气流 装料制度
  • 简介:介绍了南钢卷轧机工作辊的使用特点和实际工艺条件。通过分析,选用适合此工艺特点的工作辊材质,并就当前轧辊工艺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 标签: 炉卷轧机 工作辊 TSP技术 中厚板轧机 材质选用
  • 简介:我厂4#、1#高炉曾先后发生底烧穿事故,我们的修补方法是:将渣铁流经的甬道用耐火泥堵死封严,外面喷水冷却,重新安装好底热电偶;高炉复风后,通过控制冶炼强度和钒钛矿护,底温度很快由1000℃下降到500℃左右,高炉进入正常生产状态。

  • 标签: 高炉工 炉底烧穿 快速修补技术 冶炼强度 护炉 炉底温度
  • 简介:合理的操作型不仅是高炉冶炼的必要前提,同时也是保障高炉长寿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而高炉的型状况则是通过监测炉体各点温度、计算热负荷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的。对型判断得越准确,就越容易取得高炉操作的主动权。下面通过近三年

  • 标签: 热负荷 高炉炉型 操作炉型 炉身温度 冷却壁材质 必要前提
  • 简介:本文介绍了酒钢60t直流钢包精炼生产焊丝钢(ER70S-6X)的精炼工艺优化情况及其取得的冶金效果。实践表明,经30min的精炼,LF脱硫率达3l.3%,脱氧率达32%,钢中显微夹杂物去除率为24.26%,大型夹杂物去除率为20.32%。

  • 标签: LF炉 焊丝钢 精炼 工艺优化 炼钢 脱硫
  • 简介:内二次冷却技术现已在竖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余热大部分厂家都没有利用。根据竖热平衡测试,二次冷却风带走的热量约占竖热支出的30%左右,我厂结合自身实际,在技术质量部的支持下,和某冶金研究设计院共同研究,挖掘这部分能量,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加热助燃风。2003年11月利用中修时间在1^#竖炉上实施后,生产实践证明,降低了煤气消耗,提高了竖产能。

  • 标签: 竖炉 二次冷却 生产实践 中修 煤气消耗 冶金
  • 简介:公司新建5#高炉投产后,冶金焦炭严重不足,需外购大量焦炭(质差),严重影响炼铁生产的发展。随着高炉喷煤工程的建成投产,高炉于1997年2月份开始试喷,取得了显著效果,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由于喷煤扩展了风口前的回旋区,缩小呆滞区,增加了煤气中的H2含量,改善了还原过程,增加了矿石在内停留时间,提高了CO利用率。高炉喷吹煤粉后,由于大量的焦炭被煤粉所代替,不利于高炉顺行。喷煤后中心气流发展,缸比较均匀活跃,对高炉

  • 标签: 高炉喷煤 炉况调节 高炉顺行 中心气流 冶金焦炭 严重影响
  • 简介:本文介绍了高线加热及其附属设备的结构、特点等,该加热炉具有高产、优质、节能、低污染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标签: 自动化 轧钢加热炉 步进梁式 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