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介绍阻水辊、连接轴表面镀铬现状,针对镀铬后表面硬度镀铬层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解决镀铬硬度不达标的问题。

  • 标签: 阻水辊 连接轴 镀铬 镀铬硬度
  • 简介:针对带钢材料在淬火处理后出现的变形及硬度偏低的情况,从其生产工艺、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是原材料的脱碳。

  • 标签: 脱碳 淬火 热应力 组织应力
  • 简介:1前言我公司自2006年下半年起自主开发工艺电工钢以来,经过3年多的摸索与实践,现已形成稳定的工艺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成为涟钢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高”产品。电工钢是一种硅铁合金,是电力、电讯和军事工业必用的一种磁性材料,

  • 标签: 检测工艺 电工钢 优化试验 维氏硬度 国家发明专利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针对用户提出42CrMo钢硬度偏高,采用控制轧制,通过调整不同的精轧轧制温度以分析对组织和硬度的影v向。采用ZEISS型金相显微镜和硬度仪对其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硬度分析。结果表明,精轧轧制温度分别为950℃、820℃、780℃时,硬度平均值分别为276、222、216HB。

  • 标签: 42CRMO钢 控制轧制 组织 硬度
  • 简介:本发明是一种布氏硬度大于550HB的高级别低合金耐磨钢板,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C0.33%~0.41%、Si0.50%~0.60%、Mn0.30%~0.80%、P≤0.012%、S≤0.003%、Cr0.30%~1.00%、Mo0.20%~0.60%、Ni0.80%~1.20%、Ti0.008%~0.030%、Nb0.015%~0.050%、V0.080%~0.150%、B0.0008%~0.0025%、N≤0.0040%、O≤0.002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中高碳和合金化的成分设计,并通过碳、锰、铬、镍、钼和铜等合金元素以及铌、钛、钒等微合金元素的相互配合作用,并辅控制轧制和离线热处理的方法,使获得的钢板具有布氏硬度大于550HB的高级别,20℃低温冲击韧性≥20J。

  • 标签: 耐磨钢板 布氏硬度 低合金 制造方法 微合金元素 低温冲击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