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针对云南某复杂难选氧化锌矿石,采用预先脱泥-先浮选硫化锌-再浮选氧化锌的工艺流程,氧化锌浮选采用螯合捕收剂和高级黄药为捕收剂,闭路试验获得氧化锌精矿含锌35.26%,锌总回收率达到了79.73%,试验指标理想,为难选氧化锌矿回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氧化锌矿 捕收剂 浮选
  • 简介:西藏地区某氧化铜矿含泥高、氧化率高、铜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极细、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特点采用硫氧混合浮选的原则工艺流程回收铜,在61.3%-74μm的细度条件下,硫化钠作为活化剂,戊黄药+苯甲羟肟酸作为捕收剂,2#油作为起泡剂,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9.89%,铜回收率64.20%的选矿指标。

  • 标签: 高泥质 低浓度 氧化铜 混合浮选
  • 简介:研究了玉龙地区氧化铜浮选尾矿磁选产出的铜精矿湿法提铜工艺方案,原料中铜以自由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采用硫酸浸出工艺,考察了影响铜浸出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在高海拔地区该资源利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80℃),铜浸出率可以达到80.5%。但该铜矿海拔4500m,沸点约85~88℃,需要采用加压工艺以保证铜回收效果。

  • 标签: 磁选精矿 湿法冶金
  • 简介:对某黄金冶炼企业氰化浸出的高浓度氰化液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化-三段碱性氯化氧化可直接将废水中的氰化物浓度从500mg/L降至0.5mg/L以下,再通过pH调整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Zn2+。

  • 标签: 氰化物 三段碱性氯化 黄金冶炼
  • 简介:研究通过固相法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筛选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其进行掺杂改性,达到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离子电导率的目的.

  • 标签: 燃料电池 氧化铋 氧化钪
  • 简介:氧化锆陶瓷材料的脆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创在氧化锆粉末中加入316L不锈钢粉,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氧化锆基金属陶瓷。试验通过不同的成分配比和不同的烧结温度进行对比研究,采用金相分析、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等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通过断口分析,讨论了ZrO2·316L金属陶瓷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出的材料随相组成的成分所占比例的改变,其致密度、弯曲强度、横向断裂强度、断裂韧性都随之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规律;316L相以片状均匀分布在氧化锆基体中,在材料断裂时起到了颗粒/纤维增韧的作用。同时氧化锆部分以亚稳相t-ZrO2的形态存在,也起到了相变增韧的作用。

  • 标签: 氧化锆 金属陶瓷 316L 放电等离子烧结 增韧机理
  • 简介:平果铝土矿氧化铝赤泥中回收铁精矿的设计与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一粗一精的磁选生产流程在提取铁精矿过程中各作业易实现自动控制,流程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产品质量有保证。能够有效减少尾矿赤泥的排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氧化铝 赤泥 磁选 铁精矿
  • 简介:"矿化1t二氧化碳,能够产出140kW·h电能,同时产出1.91t、价值人民币2000元到3000元的碳酸氢钠。"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介绍说,其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发电的新矿化反应及化学原理。这是国际上首次开发出二氧化碳矿化发电的CMFC(二氧化碳矿化燃料电池)新方法和技术,攻克了将二氧化碳作为潜在低位能源来直接发电的世界性难题。

  • 标签: 二氧化碳 发电技术 碳矿化 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发
  • 简介:湖南某矿山采选综合废水中含有Zn^2+、Mn2等重金属离子,其中Mn^2+含量达15.34mg/L、Zn2含量达5.24mg/L、COD含量181mg/L,废水经“絮凝沉淀-电氧化-电气浮”联合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新工艺具有除锰效果好、含锰渣不反溶、操作简便、易控制等优点,在矿山废水治理与回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含锰采选废水 絮凝沉淀 电氧化 电气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