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应力腐蚀(SCC)方面大量研究,分析了目前应力腐蚀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阐述了应力腐蚀的机理、现状、防护措施,从而得出了绿色缓蚀剂在应力腐蚀防护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

  • 标签: 应力腐蚀 绿色缓蚀剂 防护措施
  • 简介:这是美国运输部发起的研究项目,一个管道防腐层专家团队参与了本研究项目,评价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完整性。研究表明,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存在剥离和面层开裂两大完整性问题。过去几年里,据文献报道,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与钢管界面上发生多起防腐层剥离事故,以及聚丙烯(PP)面层发生开裂事故。这些防腐层事故引起人们对使用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关注。一般来讲,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采用比较厚的聚烯烃面层增强防腐层抗机械损伤和防止水渗透的能力。但是,聚烯烃的热膨胀系数比钢材高得多,结果在防腐层系统里产生比较高的残余热应力。因为残余应力高,造成防腐层剥离,尤其在管端截短防腐层和任何防腐层的边上,因为这些是高应力集中部位。特别是假如钢管表面预处理不当,就无法保证防腐层持久达到很强的粘合强度。如果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配方选择不当,发生热氧化降解,也导致防腐层过早失效。如果使用温度很高,聚丙烯也会因为热氧化降解而变脆。在残余应力下,这样脆性的聚丙烯面层就会开裂。本文分析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中的残余应力,并且探讨了残余应力对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剥离和聚丙烯(PP)面层开裂机理的影响。

  • 标签: 残余应力 热氧化降解 防腐层剥离 聚丙烯开裂
  • 简介:评价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推荐用地下构筑物对地的极化电位为-850mV(Cu/CuSO4)来判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常规的断电电位测量是不可能或不准确的。用腐蚀试片可解决简单断电电位测量问题,但所有这些方法只能用断电电位测量阴极保护的有效性,不能测定阴极保护构筑物的真实腐蚀速率。本文介绍一种能直接测量土壤中腐蚀速率的埋地腐蚀电极。该腐蚀电极被固定在管道附近,通过阴极保护断开和接通循环,周期性与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连接,可以高分辨率、高精度地测量土壤腐蚀性,并由阴极保护系统的有效性来控制。

  • 标签: 埋地管道 腐蚀 快速测量法 阴极保护 腐蚀监测
  • 简介: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面通常有比较板法、千分尺法和拓印纸法三种。本文对三种测量方法及测量步骤进行简单介绍。

  • 标签: 表面粗糙度 测量
  • 简介:本文采用扫描振动微电极和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了近中性pH环境中X70管线钢平滑试样及裂纹尖端发生的局部溶解电化学行为,用来确定并量化应力和氢以及它们对阳极溶解的协同作用在裂纹扩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外加拉伸应力能够提高管线钢的阳极溶解速度,应力较小时,应力加速溶解并不明显;应力提高到80%屈服强度时,管线钢的阳极溶解速度显著提升。裂纹或者裂纹状缺陷的存在会引起应力集中因而会导致加速局部阳极溶解速度。当预制裂纹CT试样受到3000N拉力时,裂尖的应力影响阳极溶解因子高达3.6,而低应力区域只有1.10。近中性pH环境中氢与应力对管线钢在的阳极溶解的联合作用,这对裂纹的扩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受到525MPa应力的平滑试样在不同电流密度0.1mA/cm^2,1mA/cm^2,5mA/cm^2,10mA/cm^2和20mA/cm^2充氢后,氢与应力对阳极溶解的协同影响因子,分别是1.048,1.668,2.568,3.976和5.437。

  • 标签: 管线钢 应力腐蚀 微区电化学 扫描振动电极 局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 简介:依据标准GB1410-89《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对聚乙烯胶粘带的体积电阻率进行测试,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个分量进行评定、合成,得出在该试验条件下聚乙烯胶粘带体积电阻率的测量不确定度。

  • 标签: 不确定度分析 胶粘带 聚乙烯 电阻率测量 测量不确定度 体积电阻率
  • 简介:目前国内管道防腐加工厂在生产中,通常采用直接接触式测量方法,即用测温笔测量中频加热后钢管表面的温度,而忽略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或误认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不准确。针对这一现状,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与直接接触式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影响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准确性的因素,应用结果表明非接触式钢管中频加热温度的测量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接触式测温配合使用、互为补充增强了测温的可靠性。

  • 标签: 管道防腐 温度控制 温度测量 测温笔 红外测温
  • 简介:熔结环氧粉末涂料的交联固化程度可通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技术测量涂层的剩余反应热焓变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得到定量的分析计算。但由于DSC是微量分析技术,在测试过程中难免会带入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造成测量精确度的偏差,为有效控制测量的精确度,重点从仪器本身、测试样品和基础数据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测量误差产生的基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消减措施。对比采取措施前后的实验结果表明:采取严格的改进措施后,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的精确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管道防腐层施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标签: 差示扫描量热法 熔结环氧粉末涂层 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