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基于k-ε模型,针对一种非对称横槽管换元件,对高温高压工况下管内氦气的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比较了非对称横槽管与对称横槽管的综合传热性能。同时,应用"中心复合设计"(CCD)方法对非对称横槽管的三个基本结构参数(槽间距a、槽宽b、槽深e)进行了优化设计,考察了不同结构对非对称横槽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内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非对称横槽管传热性能优于传统的对称型横槽管,最优结构参数为a12-b8-e0.6。

  • 标签: k-ε模型 非对称横槽管 综合传热效率 中心复合设计
  • 简介:利用紫铜丝的电阻值与其表面温度的依变关系,实现对微管道内壁面平均温度的准确实验测量。不仅避免了传统的热电偶或热电阻接触式测量的缺点,同时为微尺度下介质传热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手段。应用该方法对内径为140.86μm的石英玻璃微管内蒸馏水强迫对流传热的Nu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管道内的传热特性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并出现了转捩的提前,证明依托于电阻测温法的实验数据具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微管道 紫铜丝 电阻测温法 标定实验
  • 简介:为提高热虹吸管的传热效率,以低沸点制冷剂工质R410A为基准流体,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碳纳米管(CNTs)颗粒,经混合震荡,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流体。将其用于虹吸管强化传热,搭建了相应的试验平台,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碳纳米管对虹吸管传热性能以及管壁温度、管内压力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碳纳米管颗粒的添加能够有效地改善虹吸管的传热性能,等效对流传热系数平均提高40%以上,冷凝段顶端管壁温度升高9.9%以上,蒸发段与冷凝段管壁温差降低13.9%以上,冷凝段管内压力提高8%以上。建议在低温度工况下添加碳纳米管,且其质量分数不宜超过0.005%,以便获得较好的传热性能。

  • 标签: 碳纳米管 热虹吸管 制冷剂 热工特性
  • 简介:大豆蛋白粉干燥工艺过程产生的高温尾气中蕴含着大量显热和潜热,而无填料、垂直逆流喷淋塔可以深度回收尾气中的余热。对此建立了喷淋塔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准确性;应用所建模型,分析喷淋高度、入口水温、喷淋密度、尾气流速和尾气入口湿球温度对喷淋塔回收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而获得了喷淋塔在实验工况范围内的换热效率曲线及经验关联式,为尾气喷淋回收塔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了分析工具。

  • 标签: 蛋白粉尾气 余热回收 垂直逆流 喷淋塔 数值模拟
  • 简介:锂离子电池由于放电过程产生大量的,不可避免的使得电池温度升高。研究大倍率放电时的电池温升,忽略电化学反应,进一步简化原有的生热模型。为了得到电池温度分布,从电池内部结构出发,根据电流密度在集流板上的分布以及极耳处的收缩/扩散效应,分析集流板上电流密度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电池的电-耦合模型。通过生热模型模拟电池放电过程的温升现象,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文章给出了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条件下放电终了时的温度分布图,并解释了造成这种分布现象的原因。

  • 标签: 电流密度 电-热耦合模型 温度场
  • 简介:对稠油集输伴热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伴热管道轴向温度计算物理及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伴热效率的定义,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温度分布及伴热效率的影响,为稠油集输伴热管道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层对伴效果影响最大,当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从10增加到40mm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了15.6℃,伴热效率增加了7.2%;其次是伴热热水流量,当热水流量达到油质流量的4.5倍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7.6℃,伴热效率增加1.5%,进一步增加流量,影响非常小。不利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伴热管道结水垢,随着水垢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及伴热效率都降低;其次是油管结蜡,随着油管结蜡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有所增加,但伴热效率降低。

  • 标签: 伴热 稠油 集输 管道 温度 效果
  • 简介:通过实验,测量出sic和al2o3两种不同材质的微燃烧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辐射曲线.比较分析各影响因素不变时外壁面的辐射能谱.结果表明:gash电池高效接受光电子的波长范围内,al2o3材质的微型燃烧器在其能够达到的温度范围对提高微型光电系统的热电转化效率有更为明显的作用,而这个温度界限通过实验很难确定.根据自身“小样本,贫信息”的特点,采用灰色理论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得出温度在1418k内,a12o3的eλo-1.7较sic更高.

  • 标签: 微热光电系统 微型燃烧器 辐射材料 壁面温度
  • 简介:通过实验研究了一种利用简化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ompoundparabolicconcentrato,CPC),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和同心套管组成的太阳能中高温空气集设备,可以满足工业过程对150℃至200℃的中高温度空气需求。该太阳能空气集系统由8级集单元串联而成。各单元都包括一个简化式CPC、一个双层玻璃真空管和一根铜套管套管被安装在玻璃管内,空气在套管内逐级加热。对各种天气条件和流动参数对集系统出口空气温度、系统功率和集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中高温集热性能。即使出口空气温度达到210℃,系统平均集热效率仍然达到20%;秋天晴天系统出口空气温度可达210℃,秋季阴雨天也可达168℃。试验结果确认这种简化CPC式全真空玻璃集热管和套管的组合装置是一种有工业实用前途的太阳能高温空气集器。

  • 标签: 太阳能集热器 双层玻璃真空管 空气加热器 套管 CPC
  • 简介:对飞秒激光抽运探测反射实验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传感层进行了研究,发现铝传感层的蒸镀速率对飞秒激光抽运实验有着很大的影响。分别在3种不同类型的硅片和玻璃片基底上用不同的蒸镀速率蒸镀了100nnm的铝膜蒸镀速率控制在2×10^-10到15×10^-10m/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反射(XRR)研究了蒸镀铝膜表面的形貌及铝膜的厚度。基于飞秒激光抽运探测反射方法对基底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发现随着蒸镀速率的增大,不同基底测量得到的热导率呈现一致的规律。结果表明,蒸镀速率越大,铝传感层的晶粒越大,传感层的体积热容越小,当蒸镀速率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晶粒的不规则度越来越大,反过来又影响体积热容的大小,从而影响了飞秒激光抽运探测反射。

  • 标签: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热反射 传感层 蒸镀速率 晶粒尺寸
  • 简介:器作为斯特林热机的关键部件,对于太阳能斯特林热机整机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克服传统金属丝网回器结构存在的填料单一,制造成本较高,工艺复杂问题,采用实用等温分析法,以回器的长径比、通流面积、填料种类以及孔隙率各项回器参数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斯特林热机回器,该回器具有轴向压降小,换热性能高,结构稳定,加工制造简单的特点。开展了新型回器和传统金属丝网回器的换热性能对比研究,采用振荡条件下的局部热平衡方法研究回器的传热过程,对比传统金属丝网回器和新型回器的温度变化,速度变化以及压力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体孔隙率相同的条件下,新型回器和传统金属丝网回器相比,整体启动速率相似,但新型回器压降减少0.04MPa,速度出现分段式变化,有利于回器的换热和结构稳定。因此,新型回器不但在结构上优于传统金属丝网回器,在换特性上也优于传统金属丝网回器。

  • 标签: 斯特林热机 回热器 局部热平衡 换热特性
  • 简介:通过磁场对油池旋转火焰燃烧特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到不同磁场强度对旋转火焰燃烧温度的影响程度,从而了解实际燃烧过程中旋转火焰在有磁场作用下的燃烧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可知: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旋转火焰的温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这对研究实际火灾中火旋风的燃烧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场强度 旋转火焰 温度 燃烧过程
  • 简介:设计了一套研究压电陶瓷热电特性的实验系统,并基于释电效应研究了压电陶瓷在周期性激励下的热电特性,拟合出了周期性激励下压电陶瓷中产生的电压与电流的表达式。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周期性的聚焦光线照射在压电陶瓷表面时,压电陶瓷表面的温度和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也会周期性的变化,且变化的频率与调频装置的频率一致。

  • 标签: 周期性热激励 热电特性 频率
  • 简介:本文通过对冷却水系统温度调节阀设置位置的探讨,指出了影响调节阀设置位置的约束条件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可供设计人员在进行系统设计或系统改造时的参考。

  • 标签: 冷却水系统 温度调节阀 设置 热交换器
  • 简介:来稿请使用电子邮件寄送;如邮寄请一式二份,用激光打印,使用A4纸,并请附寄稿件软盘。每篇稿件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图、表合计不超过8页;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投稿 电子邮件 激光打印 参考文献 稿件
  • 简介:来稿请网上在线投送(http://rkxyjs.ijournals.cn/oh/index.aspx)。每篇稿件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图、表合计不超过8页;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投稿 参考文献
  • 简介:来稿请网上在线投送(http://rkxyjs.ijournals.cn/ch/index.aspx)。每篇稿件原则上不超过8000字,图、表合计不超过8页(综述文章不限);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

  • 标签: 科学与技术 投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