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11月18日,一位工作人员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江苏新能源博览会上向参观者展示生物质燃料-“秸秆煤”。这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块。是由苏州一家生物能源开发企业首次在国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它采用农村废弃的秸秆等做原料,粉碎干燥后,通过成型机压缩,再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形成一种新的再生环保燃料。其热值与优质煤相当,每吨还比优质煤节省230元。

  • 标签: 环保燃料 秸秆 煤相 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生物质燃料 产业化生产
  • 简介:日常生活中,一分五是谁都不会放在眼里的。但四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在明确京津唐电网新投产机组的上网电价机制时,给这0.015元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已安装脱硫环保设施的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比未安装脱硫环保设施的新投产燃煤机组含税上网电价高出0.015元。

  • 标签: 中国 能源管理 电力环保 二氧化硫排放量 脱硫技术
  • 简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写的《积极推进我国替代能源发展》文章,总计不过三千多字,但言简意贼,论据充分,匠心独运,高瞻远瞩。细细凄之,写得真好。作者巧用“木桶理论”,以“寻找短板”、“了解短板”和“加长短板”三个层次展开,分析了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短板,是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我国石油资源和油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提出了解决这个供求不足矛盾的根本出路罡发展替代能源,它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块替代能源短板,目前还缺乏统一性、科学性和协调性,影响了它的发展;指出了加长短板的方法,是墨积极推进我国替代能源的发展战略,特别墨对煤炭液化、醇醚类及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进行全面、客观、深入的技术经济评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替代能源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还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有条件企业到境外发展,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各国一切先进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徐局长这篇文章,指明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和其它替代能源的发展方向,对从事能源开发利用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生产企业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 标签: 木桶理论 能源发展战略 自主创新能力 替代能源 品味 技术经济评价
  • 简介:8月初,北京新南站盛大开通。针对北京新南站采用的大量环保节能技术,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主任、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新南站采用了太阳能的光伏发电技术,在站房的中央采光带的屋面,铺设了3264块太阳能板,每年可发电18万度。从表面上来看,站房全年运营需要的用电量是2580万度电,太阳能发电非常有限,投资是肯定收不回的。

  • 标签: 太阳能板 节能技术 北京 环保 光伏发电技术 太阳能发电
  • 简介: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微粒粒径、表面涂层类型、悬浮液温度等因素对微粒污垢沉积率的影响,得到了非常独特的实验结果。悬浮液温度在50℃时,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基于污垢附着机制对这一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证实了在某一悬浮液温度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并进一步推导出了微粒污垢沉积率最大时的悬浮液温度与换热面表面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式。

  • 标签: 微粒污垢 沉积率 悬浮液温度 实验研究 理论分析
  • 简介:研究理想流体受迫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问题的理论解.采用流体无垂直于壁面法线方向运动(即无穿透)的条件取代黏性流体在壁面无滑移条件,解决了流体在边界上有滑移时计算对流传热系数的困难,给出了理想流体与平壁受迫对流传热、理想流体与竖直壁面自然对流传热和理想流体在管内受迫对流传热的理论解.结果表明:理想流体的对流传热与黏性流体同样存在着热边界层.在外部流动的情况下,无论受迫对流传热还是自然对流传热,对流传热系数都与流体的导热系数、密度和比热三者乘积的二分之一次方成正比.在管内受迫对流的情况下,当无因次长度大于0.05时,局部Nu和界面无因次温度分布都不再变化,对于恒热流边界条件,Nu等于8,截面无因次平均温度等于2;对于恒壁温边界条件,Nu等于5.782,截面无因次平均温度等于2.316.

  • 标签: 传热学 理想流体 对流 对流传热 理论解
  • 简介:关于光伏应用形式的主要争论之一,是光伏电力的逆变应用与非逆变应用之争。其实“逆变”只是电力技术中一种直流变交流的方法,逆变与非逆变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采用该方法与否。在逆变应用中也有直流线路,非逆变应用中也有逆变装置。关键问题是,被统称为“逆变并网”的逆变应用,是推崇用光伏电力取代市电的一种思潮,并长期以来作为主流观点在光伏应用领域占统治地位。而非逆变应用就不赞成这种应用形式,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归结起来有3条:第一,不必要,因为直流电、交流电都可以应用,将直流低压的光伏电力变成高压交流电去适应普通电气应用是多余而又降低效率的环节;第二,问题复杂化,因为光伏电力的输出功率不稳定,又不采用储能装置,依附电网上的负载卸载,势必给网电造成影响,从而发生一系列技术问题和与电力部门的协调问题,人为增加了光伏电力应用的困难;第三,经济上不合算,无论如何,光伏电力成本的价格还是远高于市电。而逆变应用反驳得不太有说服力,除了第一条所说的应用方便之外,其余2条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至今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 标签: 光伏应用 高效非逆变 逆变并网 光伏电力
  • 简介:近日,由宁夏发电集团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电站项目通过自治区环保局审批。电站利用宁夏发电集团自己生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生产制造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试验站。项目建设规模为330kWp,总投资1584.57万元,是宁夏第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投产后,全年发电量约70万千瓦,与同等发电量火电厂相比,每年约减排温室气体CO2671吨,减排SO2、氮氧化物、烟尘分别为4.3吨、109吨、496吨。同时,可从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为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电站积累经验。

  • 标签: 太阳能光伏电站 年发电量 试验电站 光伏并网 环保局 宁夏
  • 简介: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过程中的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体-点”导热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矩形单元面和各级构造面的最优外形及高导热材料的最优分布;分析了优化级数对最小化熵产生的影响;比较了所得的最小熵产生与热阻优化过程中熵产生的大小;还比较了以熵产生最小为优化目标与热阻最小为优化目标所得的最优构形的差异。

  • 标签: 构形理论 “体-点”导热 熵产生最小化
  • 简介:回顾了构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其是广义热力学优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阐明了热力学优化过程中运用该理论对装置进行优化的重要作用;综述了该理论拓展应用于传热、流体流动、干燥、交通运输、管网以及经济决策等领域现状;介绍了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系统和组织(生命体和非生命系统),其结构均源自于要达到整体性能最优目的这一深刻命题;指出了构形理论与场协同理论结合进行研究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热力学优化 场协同理论 整体性能 装置 组织 构形
  • 简介:总投资3.6亿元的陕西首个环保型秸秆发电厂近日落户三原县。该电厂建成后,年消耗秸秆22万吨,发电量约1.3亿千瓦时,不仅可以大大缓解三原地区电力紧张状况,而且还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的。

  • 标签: 总投资 增加农民收入 电力 陕西 建设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