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高清电视日益普及,观众对节目图像提出了更高清晰度的需求。为此,除了在制作、播出、传输各个环节降低质量损耗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尽量高质量的信源——拍摄更高清晰度的画面内容作为原始素材。

  • 标签: 镜头 镜座距 后焦调整 西门子星标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BB180波导HT合成与双BB180波导转BJ180ET合成相结合的Ku波段高效波导合成方案。波导合成实现了高效率,BB180波导形式实现合成结构轻小型化。首先利用HFSS软件分析两种波导合成器三维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在工程设计中采用GaN功率芯片构成放大器小模块单元,输出峰值功率25W。170W功放采用8个模块单元合成。发射采用4个170W发射功放波导合成,在Ku波段输出功率600W(占空比19%),总合成效率在80%,附加效率达到18%。在结构设计上,170W功放、电源模块、波导合成器采用叠层结构组装,大大减小了发射空间,实现了发射高集成度。合理的结构及热设计保证了发射高功率工作的可靠性。

  • 标签: BB180波导HT 波导功率合成 叠层架构 高集成度
  • 简介:面对日益复杂的空间电磁环境,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容易受到射频干扰(RadioFrequencyInterference,RFI)的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图像的判读和解译。尤其是低波段(例如P波段)SAR系统,由于频段内存在大量的电视广播信号,更容易受到RFI的影响。在建立了射频干扰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RFI信号的高功率、窄频带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滤波的RFI抑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传统的陷波法和子空间投影法在SAR射频干扰抑制方面的优点。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子空间投影法,将回波投影到目标信号子空间,获得参考信号,根据该参考信号,利用3δ准则判别出回波中存在的干扰信号,进行陷波、赋值处理。这样既降低了子空间投影法在抑制干扰过程中由于信号子空间判断误差而引入的虚警,又为陷波处理提供更准确的判别门限和更优的权值,可有效提升干扰抑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干扰抑制效果优于子空间投影法及传统频域陷波法。

  • 标签: 合成孔径雷达 射频干扰抑制 联合滤波法 频域陷波法 子空间投影法
  • 简介:为了同时对抗有源干扰和无源杂波,需要联合采用自适应副瓣对消(ASLC)和动目标检测(MTD)两种技术。在工程应用中,通常先采用ASLC抑制有源干扰,然后采用MTD对消无源杂波并提取目标回波。但是,回波数据在进行ASLC处理过程中产生了权值噪声,导致MTD处理杂波出现较大剩余,MTD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3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ASLC和MTD联合使用兼容性问题,可以实现对有源干扰和无源杂波的同时抑制,从而提取出目标回波信号。

  • 标签: 自适应副瓣对消 动目标检测 权值噪声 对角加载
  • 简介:对于极化敏感L型阵列的多参数联合估计问题,采用传统的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所需计算量大,采用旋转不变子空间(ESPRIT)算法需要考虑参数配对问题。提出了模值约束下的求根多重信号分类(root-MUSIC)算法,首先利用L型阵列中两个相互垂直的线阵构造两子阵接收数据的自相关函数,采用root—MUSIC算法进行波达方向角(DOA)估计,然后根据模值约束条件构造代价函数,通过闭合式解得到极化参数估计。该算法与传统MUSIC算法相比,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同时能够实现参数自动配对,避免了ESPRIT算法的不足。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角度估计性能与传统MUSIC算法接近,优于ESPRIT算法,且算法收敛速度快。

  • 标签: 极化敏感阵列 参数估计 模值约束 求根多重信号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