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材料为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粗苯酚管道的焊缝附近区域在工作中因受到严重的腐蚀而失效.通过着色检验、弯曲实验以及显微分析确定了该腐蚀的类型为晶间腐蚀,产生腐蚀的原因是焊接使焊缝附近的金属受热发生敏化现象以及材料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所致.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晶间腐蚀 不锈钢 粗苯酚
  • 简介:通过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对晶体恒流源负载的等效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它们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变化情况,以指导具有晶体恒流源负载的晶体管工作状态的确定.

  • 标签: 晶体管 恒流源负载 动态电阻 静态电阻
  • 简介:阐述敏捷制造的概念及原理,着重分析Internet电子商务给敏捷制造带来的影响,并探讨网络环境下敏捷制造技术的发展模式及相关技术.

  • 标签: 敏捷制造 服务商 协同商贸
  • 简介:介绍凝汽器腐蚀在线监测装置及工业应用情况.利用涡流探伤抽取有代表性的铜管制作腐蚀测量传感器,使测量结果与实际凝汽器的腐蚀情况一致;用带腐蚀坑的铜管与不带腐蚀坑的铜管制作电偶对,可间接测量凝汽器局部腐蚀速度.采用该技术可及时、准确地发现设备实际运行中存在的腐蚀问题,并使防腐蚀措施更经济有效.该装置经2个电厂的实际应用,表明腐蚀测量快速、准确.

  • 标签: 凝汽器管 腐蚀 在线监测 涡流探伤 铜管
  • 简介:研究了多壁纳米碳非线性光致发光问题。理论上得到了多壁碳纳米层间耦合对多壁能带的影响。讨论了能带中范霍夫奇点的形成及其对多壁碳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上得到了多壁纳米碳的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谱,吸收谱观察到了与范霍夫奇点相关联的吸收峰,发射谱观察到了频率上转换效应。并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耦合 范霍夫奇点 光致发光
  • 简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反应温度分别为980℃和1040℃时制备了多壁碳纳米(MWNTs)样品,并采用扫描电镜和拉曼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800C时,制备的碳纳米结构缺陷更多。使用波长为350nm的光激发2种样品并测量它们的光致发光光谱。发射峰值约在550nm处,反应温度为980℃时制备的碳纳米的发射光谱的光强较强。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缺陷 光致发光
  • 简介:目前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中所产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现象,已引起了教师们的普遍忧虑.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激发高职生学习动力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若干意见,力求探索一种优质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 标签: 高职生 学习动力不足 原因分析 创设环境
  • 简介:能源效率要求在议事日程上从未象今天这样紧迫。由于矿物资料变少和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能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相关性,因此,对减少能源消耗的需求引起了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处在一线的则是政治家们,他们中的许多人负有责任使其国家实现在里约热内卢全球峰会上所订的目标,以及在京都议定书中所包含的那些目标,京都议定书责成签约国截止2000年将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由于电力生产占了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30%,因此,是否兑现这些承诺要视减少电能消耗的情况而定。

  • 标签: 保护环境 电动机效率 能源消费 转速 传动装置 管理
  • 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高校是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校园环境直接影响着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检测和预报校园环境状况,可以及时提醒师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校园环境信息监测系统通过单片机采集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值数据,由2.4G无线收发芯片将数据传输给接收节点,接收节点进行彩屏显示。软件电路包括2.4G的检测,串口接收与发送,传感器的初始化与数据采集等。经过测试,系统可以实时连续监测校园内的温度、湿度和PM2.5浓度值。

  • 标签: 校园环境 粉尘传感器 温度 湿度 单片机技术 无线传输
  • 简介:无人水面艇(USV)能够在危险环境下进行水面环境监测,通过视觉系统感知水面环境。利用Radon算法检测USV拍摄得到的水面图像中天水线参数,以此来判定波浪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天水线参数与波浪的关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较精确地检测天水线的斜率与截距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两个参数来判定USV的运动状态,为USV获取水面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不同的具有天水线的水面波浪环境中该方法同样适用。

  • 标签: 无人水面艇 波浪环境 RADON变换 天水线图像
  • 简介:在过去15年中,对电气系统中的陡峭前沿电冲击及其在交流电动机绕组中的传播作了大量研究。本文将评述电冲击的性质、决定其幅值和上升时间的同素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电动机绕组的。然后本文将阐明系统和绕组设计以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是如何能控制其有害的影响的。文章中讨论了有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指出了它们的缺点。还阐明了在预测电冲击幅值和上升时间方面的不确定性,给出了应用于电冲击环境下的成本效益好的电动机技术条件指南。

  • 标签: 陡峭前沿电冲击 电动机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