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脉冲氙灯的工作性能,降低脉冲氙灯的着火电压。文章围绕提高脉冲氙灯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采用等静压制、高温烧结、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掺氧化钪铝酸盐、高温浸渍发射物质等工艺,制备出含钪钡钨阴极。对该阴极的热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阴极温度分别为950℃、1050℃和1100℃时,阴极脉冲发射零场电流密度分别为23.6A/cm^2、35.7A/cm^2和49A/cm^2。在铝酸盐中掺入一定量的氧化钪,其作用在于和铝酸盐中的氧化钡结合为2BaO+0.5Sc2O3,它成为氧化钡或钡原子的载体,起控制和补充发射源的作用。因此,在铝酸盐中掺一定量的氧化钪能显著提高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该阴极具有均匀性良好的热电子发射能力和较好的抗离子轰击能力。

  • 标签: 含钪钡钨阴极 掺氧化钪铝酸盐 氧化钪 电流密度
  • 简介:采用沉淀法制备硫溶胶,通过活性炭吸附溶胶中纳米尺度的硫颗粒,在常温下制得硫碳均匀复合材料,并将该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通过SEM和XRD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和内部结构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法和电化学阻抗测量法测试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的硫颗粒直径在50nm附近,且硫在活性炭中均匀分散。在电流密度为0.2mA/cm2时,含该复合材料正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93mAh/g。循环充放电50次后,正极放电比容量为460mAh/g。

  • 标签: 硫溶胶 活性炭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 简介:大家知道,使用Windows自带的“复制”命令进行复制备份操作时,若遇到同名文件,我们要么选择“是”或“全部”进行覆盖,要么选择“否”不做备份。而真正的文件备份应该能智能地分析出同名文件的新旧并用最新文件做好备份,当Windows不能完成这个工作时就交给“FastCopy”来帮你完成吧,该软件号称是Windows平台上最快的文件拷贝、删除软件。

  • 标签: 文件备份 WINDOWS平台 复制 智能 文件拷贝 工作时
  • 简介:分别采用乳化沥青和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了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表征,以及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等测试。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类球状,形貌规整,首次容量为522mAh/g,效率达88.8%,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6mAh/g。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为无规则形状,首次容量为480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7.9%,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9mAh/g。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整体性能要好于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 标签: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乳化沥青 固体粉末沥青 锂离子电池 包覆
  • 简介:分析了检测电弧故障的几种主要方法单一使用的劣势,阐释了科学衡量电弧光强度的方法。基于实验详细分析了电弧光的光谱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电弧光中的相对强度。分别给出了220V/200A和20kV条件下金属导体短路和高压电离时的电弧光光谱结构。在220V/200A的条件下,对于金属导体短路时的电弧光而言,大约有60%~70%的电弧光强度处于250~380nm的紫外光波段,而20kV的高电压下,由于空气受激发而电离产生的电弧光中有近90%的强度来自300~380nm的紫外光。通过分析电弧光光谱的特征,给出了电弧光以紫外光为主的重要特点及其在电力系统故障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电弧光 光谱 紫外光 辐射照度 弧光保护
  • 简介:通过机械活化、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XRD、粒度分布和SEM表明:材料为纯相的橄榄石型,碳包覆使材料的二次颗粒尺寸有所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能有效降低材料的电化学极化。在2.6~4.5V的充放电范围内,LiFePO4/C以0.2C放电的首次可逆容量为135.41mAh/g。

  • 标签: LIFEPO4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铂的纳米化是提高铂催化剂催化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当前纳米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纳米铂制备过程中广泛使用的稳定剂的稳定机理以及稳定剂对铂性能产生的影响;认为未来制备纳米铂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双重效应的稳定剂。

  • 标签: 燃料电池 催化剂 纳米铂 稳定剂
  • 简介:以聚乙烯-乙烯醇(EVOH)和1,3-丙烷磺酸内酯为原料,叔丁醇钠为催化剂,合成EVOH-SO3Na,通过离子交换得到EVOH-SO3Li,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EVOH-SO3Li无纺布膜。确定了纺丝工艺参数,研究了无纺布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窗口和锂离子迁移数等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纺丝液浓度为18%,纺丝电压17.5V,板间距10cm和喷丝速率2mL/h,制得的EVOH-SO3Li无纺布薄膜电学性能最好,锂离子迁移数达到t(Li^+)为0.818。

  • 标签: EVOH-SO3Li 高压静电纺丝 离子电导率 锂离子迁移数
  • 简介:依据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冲击和旋转,设计了一种小型储备式电池结构。以锌银电化学体系为研究对象,制备出大小为Ф18mm×201/mm的储备式锌银电池。当冲击加速度大于3000g(1g=9.8m/s^2),储液泡囊被击破;旋转速度高于5000rpm时,电解液能分散到电极群中,电池实现激活。电池(15个单体)以40.0mA电流输出,当电压不小于17.0V时,放电时间为43S。采用粘结法制备的Zn、AgO电极,放电的电流密度可达83.3mA/cm^2。

  • 标签: 引信 锌银电池 泡囊 双极片
  • 简介: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iO2/PVDF纳米纤维复合膜,并把其作为一种增强体浸渍到全氟磺酸树脂中得到SiO2/PVDF/Nafion纳米纤维增强复合质子交换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及纤维分散状态,研究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和热机械性能,并考察了复合膜在不同温度下质子传导性能。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充分填充纤维膜并且分散均匀,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及热机械性能有所提高,SiO2/PVDF/Nafion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随着纤维中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最高可达到0.23S/cm。

  • 标签: 静电纺丝 SiO2/PVDF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复合质子交换膜
  • 简介:以炭黑、石墨和镍粉等为导电填料,ABS和PETG作为高分子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具有双连续相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用双极板.主要研究导电填料炭黑、石墨和镍粉等对ABS/PETG共混物的导电性、耐水性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S和PETG为双连续相,炭黑为20%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最好,为123S/m,玻璃化温度98℃,维卡软化温度123℃,接触角为100°.保持炭黑的含量为10%,通过调控石墨含量,发现当石墨含量在4%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好:电导率30S/m,玻璃化温度93℃,维卡软化温度107℃,接触角为103°.当保持15%炭黑的比例,镍粉含量为5%时得到最佳试样:电导率43S/m,玻璃化温度69℃,维卡软化温度150℃,接触角为89°.

  • 标签: ABS PETG 电导率 耐热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双极板
  • 简介: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钯纳米颗粒修饰的钛电极(Pd/Ti)。扫描电镜测试表明钯颗粒在钛基体表面构成三维多孔结构。运用循环伏安,电位阶跃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碱性介质中,肼在Pd/Ti电极上的电氧化行为。循环伏安谱图显示,肼在Pd/Ti上的起始氧化电位在-0.90V左右,肼浓度为40mmol/L时氧化电流密度可达到205.93mA/cm2。电位阶跃测试结果表明Pd/Ti电极对肼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不同极化电位条件下肼在Pd/Ti上的电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钯纳米颗粒修饰钛电极对肼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这种新型钛电极(Pd/Ti)有望作为肼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 标签: Pd纳米颗粒 燃料电池 肼氧化 电氧化
  • 简介:优良的活性物质添加剂能显著改善铅蓄电池的各项性能。利用铅蓄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制备铅酸钡,并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制备方法对铅酸钡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铅蓄电池制备过程产生的废料所制备的铅酸钡其纯度可达80%以上;铅酸钡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添加剂可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但由于铅酸钡分解,显著缩短电池深循环寿命。

  • 标签: 铅蓄电池 铅酸钡 活性物质 添加剂
  • 简介:介绍了采用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纳米材料的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β-Ni(OH)2呈类球形,直径约50~80nm。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以0.2C放电,最高比容量达191mAh/g。

  • 标签: MH-NI电池 Β-NI(OH)2 纳米材料 水热合成 电化学性能
  • 简介:由硫酸锰电解生产电池用二氧化锰是一个传统工艺,本文通过对酸矿比、液固比、浸取温度、反应时间和过滤技术等工艺条件的研究并结合絮凝剂的选择以及性质差别较大的两种锰矿的混合使用,改善了用硫酸浸取高铁锰矿生产硫酸锰的过滤速度。结果证明: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用硫酸浸取高铁锰矿进而生产电解二氧化锰是可行的。

  • 标签: 高铁锰矿 过滤速度 浸取工艺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可以保锑的铅锑镉合金制备方法,分析了其主要优点;电镜扫描结果显示,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铅锑镉合金材料形貌特征良好,质量有所保证,缩短了合金制作时间,大大降低了铅蓄电池生产成本。

  • 标签: 铅蓄电池 正极板 制备方法 铅锑镉合金 母锑合金 还原铅
  • 简介:以新型SiO2大孔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聚合及真空热解的方法制备出大孔径C/SiO2导电材料,以其为基体经SbCl3原位水解和高温重结晶得到三维大孔结构的C/SiO2/Sb2O3(crystal)复合材料。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多种方法对C/SiO2/Sb2O3的结构和相应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研究,表明用该大孔炭电极制作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可行。电极所固有的三维大孔结构使导电物质与电活性物质保持良好结合,不但能充分发挥Sb2O3地高容量特性,更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内阻、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B2O3 大孔炭电极
  • 简介:锂硫电池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相比,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比容量,是有潜力的下一代储能产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锂硫电池的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从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设计以及改性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碳/硫正极材料进行了导电和循环性能的提升,并总结了需要改进的问题。

  • 标签: 锂硫电池 碳/硫材料 比容量 循环性能
  • 简介:以LiOH为锂源,C16H36O4Ti为钛源,采用液相法制备Li4Ti5O12样品,并考察了烧结温度及热处理时间对材料的影响。为提高Li4Ti5O12的导电性,实验选取PVA为碳源以制备Li4Ti5O12/C材料。结果表明,Li4Ti5O12经5%及10%质量分数的PVA热解处理后,所得Li4Ti5O12/C的常温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5C倍率下60次充放电循环后,5%、10%质量分数Li4Ti5O12/C材料分别可保持123mAh/g、125mAh/g的放电容量。

  • 标签: 锂离子电池材料 负极材料 碳改性 Li4Ti5O12/C
  • 简介:用不同方法(化学合成法、共沉淀法、振荡法)制备了锌酸钙[Ca(OH)2·2Zn(OH)·2H2O]。用XRD、SEM和TG-DTA等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法方法所制得的锌酸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极其相似。但用振荡法制得的锌酸钙,比化学合成法或共沉淀法制得的锌酸钙具有更小的晶粒。

  • 标签: 锌镍蓄电池 锌酸钙 制备 形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