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高低空数值资料以及FY-2E红外卫星云图等常规资料,对2016年9月15日—2016年9月17日发生在盐城市大丰区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是台风、西风槽与冷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水汽条件与适宜的低层流场形势配置以及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都是此次台风暴雨产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台风 西风槽 冷空气 大暴雨
  • 简介: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核心网作为通信网络的心脏,承担着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传输任务。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核心网面临着信令风暴的巨大挑战。信令风暴是指在核心网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信令消息急剧增加,从而引发网络性能下降、业务质量受损等问题。为了提高核心网的抗信令风暴防护能力,将对相关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信令风暴 核心网 防护能力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地理空间分析 对风暴潮灾害数据进行模拟和构造分析,实现了风暴潮演变、消亡 的模拟化可视表达。利用多来源 数据集成的 方法,丰富了空间分析 基础数据库,利用 GIS软件完善 图形符号库,通过建模方法对数据进行 综合性 模拟分析, 从而 实现海洋动力场数据在 GIS 软件平台下 的无级缩放,实现风暴潮数据在空间、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可视化表达。

  • 标签: 风暴潮灾害 空间分析 可视化表达 多源数据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局域网故障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其中由于广播风暴引起的故障占有很高的比例。广播风暴是一种很普遍的网络故障,对网络的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正常业务不能运行,甚至彻底瘫痪。如何预防和应对网络广播风暴,是网络工程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文章介绍了网络广播风暴的定义、危害,从理论上阐述了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广播风暴 CMNET城域网 用户终结模式 广播报文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NCEP 1°× 1°逐6h资料对2019年8月10-11日台风“利奇马”影响永城市,造成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台风影响,11日永城出现暴雨天气,全市平均降雨量34.2mm,最大降雨量出现在陈官庄62.9mm。这次台风暴雨的天气特点是降水时间长、多阵性、降水量分布不均,此次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台风倒槽、高空低槽、低空急流。受偏北风急流影响,水汽从渤海向我市输送,暴雨区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和低空急流出口区。冷空气南下造成不稳定层结维持,低空急流的长时间维持也提供了垂直运动条件。本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是渤海,西风槽冷空气入侵也是产生这次降水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台风,暴雨,天气形势
  • 简介:【摘要】逻辑创新思维法通过全新且系统化的框架,将过程与结果分离,富有启发性地将创意的过程转化为一项任务。把创新定义为搜索,通过一套LCT方法(包括3个一级方法,12个二级方法,95个三级方法)解构创意过程,让创新可复制,使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创新探索者。

  • 标签: 创新 LCT方法 书评
  • 简介:摘要: 受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和2022年12号台风“梅花”北上影响,大连地区均出现暴雨和大风天气。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资料以及客观分析资料,对两次台风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 标签: 台风暴雨 形势场 水汽通量散度 台风保障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8年出现在吉林省的四次台风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上所述,2018年对吉林带来暴雨天气的四次台风都是因为减弱为热带气旋或者温带气旋同副高系统、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造成的,降水主要为稳定性降水。台风“安比”过程和台风“温比亚”造成的降水均影响范围较小,台风“安比”过程中只有吉林省西部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台风“温比亚”降水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其他两次台风过程吉林省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尤其是台风“摩羯”影响最大。

  • 标签: 吉林省 台风 暴雨 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