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进行了3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两跨连续梁受力全过程试验。试验表明,自加载至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前,连续梁处于弹性阶段,边支座、中支座反力、跨中截面和中支座截面弯矩的实测值与采用弹性理论计算值接近。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至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屈服,边支座反力及跨中截面弯矩实测值开始向大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而中支座反力及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则向小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方向偏离。当梁内受拉非预应力筋屈服后,边支座、中支座反力的实测值以及跨中截面弯矩和中支座截面弯矩实测值与弹性理论计算值的偏差进一步增大,这种偏差在试验梁破坏时达到最大。3根试验梁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分别为12.8%、16.9%及14.6%。试验实测值还与4个不同设计规范的弯矩重分布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美国ACI318—95规范及中国GB50010—2010规范计算的中支座截面弯矩重分布值均小于试验实测值;除一根编号为B5的梁外,加拿大A23.3-M84规范的预测值与试验值最为接近;而英国BS8110规范则偏于不安全。实际设计中,可按中国规范公式来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弯矩重分布,但必须合理确定体外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 标签: 桥梁工程 弯矩重分布 加载试验 混凝土连续梁 体外预应力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弯矩法辊筒挠度控制的原理,导出了附加弯矩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控制机构的分类,提出了多种控制机构的结构方案(其中包括两种由笔者提出已申报专利的力封闭式成对辊筒挠度控制机构)。通过对这一挠度控制方法的误差分析,辊面附加弯矩和最大弯矩比值的计算,及其对轴承内功率损耗的讨论,证明了弯矩法辊筒挠度控制方法是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能量损失小,有一定可调范围的一种特别适合在中、小型纸机、压光机和超级压光机上应用的,调节辊间线压力分布规律,提高工作效能,改善纸幅横向质量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弯矩法辊筒挠度控制 造纸机 压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