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20711-12日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生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降水实况 成因 环流特征
  • 简介:摘 要 2022 入汛以来我省降水极端。分析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印度洋海温偏暖,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正位相,导致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东北冷涡偏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界位置明显偏北,有利于水汽输送,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是导致我省入汛以来降水极端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极端降水 汛期 大气环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02171日昌北机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本次过程是低涡切变东移发展伴随850hPa低空急流辐合、925hpa超低空急流造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在早晨本场近地面湿度大,且能见度明显变差的情况下,应考虑近地面逆温层的存在,当由回波移至本场考虑有加强的过程。3、EC和华东9km对系统明显北抬后,在暖区风速(尤其是急流)辐合性降水模拟预报效果一般。4、对于在本场附近辐合加强的对流回波,在临近预报中的有效手段和数据还是偏少,往往对不断生成的回波出现漏报的情况。

  • 标签: 昌北机场 强对流 暴雨 雷暴 环流
  • 简介:摘要:利用机场观测报文、卫星云图和MICAPS等气象资料,对20211222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大雾天气出现时的天气形势和地面风场,结果表明大雾发生时上海地区地面处于弱气压场控制,高空三层为西北或偏北气流控制,上海北部浅层有辐合带存在且随时间推移向南压过浦东机场。本次大雾天气过程中,前期以部分雾为主,辐射雾的特点更显著一些,后期能见度迅速下降,更具平流雾的特点。

  • 标签: 浦东机场 辐射雾 平流雾 预报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723日发生在银川河东机场的一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上游高空槽南压加深,西低东高的环流形势的稳定维持是本次暴雨天气得以持续的关键;从渤海、黄海和孟加拉湾等多条水汽输送通路的建立,为本次降水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有利于诱发中尺度单体发展,局地引发大暴雨;山脉的动力抬升作用,有利于降水的过程的加强。

  • 标签: 强降水 物理量场 成因分析
  • 简介:摘要:2022312日华东地区出现较大范围平流雾天气过程,通过对实况与预报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得失分析,以期对以后的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平流雾 浦东机场 高压后部
  • 简介: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20231213-17日烟台地区罕见冷流降雪事件的气象背景及其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广泛收集相关气象资料,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深入探讨了此次降雪事件的成因及特点。该研究对降雪过程中的冷暖气流交汇情况进行了详尽描述,并利用模拟数据分析了降水量分布的时空特征,以期为类似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明确了烟台冷流降雪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形成机制,而且为改善地区性降雪预警系统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冷流降雪 气象背景 数值模拟 时空特征 极端天气 预报参考
  • 简介:摘要:强降雨作为库尔勒地区最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过程之一,由此对航空飞行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以 2016 7 9 日发生在库尔勒机场的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为例,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等从天气实况、天气形势与物理量诊断等角度针对本次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0hpa 急流、 500hpa 切断低涡、 700hpa 风向辐合与地面弱冷空气等多种系统的共同作用为本次强降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在“尼伯特”台风外围气流的影响与作用下,水汽辐合与水汽通量输送为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 冷平流形成的下沉运动,而暖平流则形成上升运动,在强降雨边界层位置处,正负温度平流将会形成扰动作用,为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持续与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200hpa 高空辐散明显增强,低层辐合强度较弱,由此产生强烈的抽吸作用,为本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抬升条件。

  • 标签: 强降雨 航空飞行 天气形势 物理量 库尔勒机场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2073-4日发生在淅川县的连续高温天气成因进行分析,可知:在500hPa上空,位于新疆地区的暖脊不断发展以及位于东北地区的低涡持续发展,有利于淅川县气温逐渐升高;同时,850hPa高空的温度平流和地面的暖低压带来的热力作用更加有利于地面气温的升高;加之气压场呈南高北低的形势,地面盛行偏南风,造成淅川县上空产生较强的下沉气流,天空晴朗无云,辐射增强都是造成淅川县高温天气的主要因子;另外,淅川县西部山区、东部平原的地形特点,导致气流下沉或焚风效应,加快了高温天气的形成与发展。

  • 标签: 连续高温 暖低压 下沉气流 诊断分析 淅川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187宁夏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发生前,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为2槽1脊型;200hPa宁夏北部处在分流区,高空辐散抽吸,上升运动越来越强;500hPa的西南气流、700hPa的偏南气流以及850hPa的偏东气流在贺兰山东麓汇合,陇中分布着切变线,500hPa形势场上588dagpm线西伸,这些为暴雨天气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形势。在暴雨天气发生之前,宁夏银川积累了不稳定能量;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以及低空急流把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以及汽输送到宁夏银川一带,促进暴雨天气的形成。

  • 标签: 宁夏 暴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场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上旬阿里地区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原中北部的584线外围则有冷空气倒灌,在青藏高原上空与来自印度的季风低涡前部偏西气流汇合,并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辐合切变线,该系统为阿里地区极端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00hPa高空处整个阿里地区位于负散度控制区,而200hPa高度处则位于正散度控制区内,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对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阿里地区上空的假相当位温值相对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性,促进了强降水天气的出现。

  • 标签: 强降水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阿里地区
  • 简介:摘 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观测资料和雷达资料,从环流形式、影响系统、热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对蕲春县202073-5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和低空切变线配合良好,充沛水汽和较大的CAPE值是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气层结位势不稳定,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雷达、卫星等实时资料的运用能及时监测生命史较短暂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与发展。

  • 标签: 暴雨 水汽 热力
  • 简介: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NECP/NCRE再分析、雷达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21710日凌晨发生在普陀本地的一次强对流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高空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共同影响是造成此次强对流过程的主要原因;(2)高空低槽底前部的西南急流以及西太平洋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的加强,有利于三层水汽的辐合,为暴雨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输送条件;(3)白天日射影响的较高气温易积累不稳定能量,形成绝对不稳定层结,而高空槽后冷空气的渗透,与低层暖湿气流形成的“上干冷、下暖湿”的特征,有利于触发不稳定能量;(4)雷达产品能较及时和准确的监测到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是预报预警等方面极为有效的工具。

  • 标签: 强对流 高空槽 西南急流
  • 简介:摘要:2022第3号台风“暹芭”停止编号后,其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在大陆高压和副热带高压发展对峙中,沿引导气流北上影响山东。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和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逐渐加强合并形成低空急流向暴雨区输送,造成不稳地层结。潍坊的强降水产生于低涡东侧暖式切变线南侧的偏南风低空急流里,属于暖区对流性降水,午后低空急流加强北推,588线短暂略微南落,使得急流东偏北移动,配合热力条件均有增加,产生了一定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垂直风切变达中等强度,且CAPE值较为适宜,为短时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较为合适的环境条件。大气可降水量达70mm以上,850hPa比湿达16k·kg-1左右,为暴雨、大暴雨和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午后强降水回波表现出明显的对流性,我市南部动力辐合和水汽条件配置较好,出现了列车效应。卫星云图TBB小于-72℃的区域强度维持且位于我市中南部上空,持续时间3h左右,短时强降水产生于TBB值最低区域和亮温梯度大值区。

  • 标签: 低涡 低空急流 短时强降水 列车效应 TBB
  • 简介:摘要:利用LGJ-01型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测量的信号,根据Fernald方法反演的气溶胶消光系数的最大突变即最大递减率的高度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 201912污染边界层高度随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起伏特征,平均高度为686m。随空气质量的恶化(AQI指数的增加),污染边界层高度在呈现下降趋势;空气质量为优时的平均边界层高度803m,良780m,轻度污染549m,中度污染405m,重度污染273m。

  • 标签: 气溶胶激光雷达 大气边界层高度 临汾 污染物浓度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812威宁县的一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威宁县低温雨雪天气影响系统包含500hPa 南支槽、500hPa 高原槽以及横槽、700hPa 切变线以及;850hPa东北急流。500hPa 南支槽与槽前西南气流在贵州大部分交汇,为此次雨雪天气给予有利的水汽条件以及动力辐合抬升条件,西南急流给予了丰富的水汽以及不稳定能量;地面上蒙古冷高压比较强大,使威宁县地面始终为低温状态。本次低温雨雪天气期间,威宁站湿层高度、逆温层高度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气温逐渐下降;威宁站始终存在逆温层 ,逆温层下面的冷空气强度非常强,为此次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良好的条件。

  • 标签: 威宁县 低温雨雪 环流形势 逆温层
  • 简介:摘要 通过对201812上旬欧亚大陆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和冷空气活动情况分析,准确预测出大兴安岭北部入冬以来出现的第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并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做好相关气象服务。

  • 标签: 环流形势 寒潮天气 气象服务
  • 简介:摘 要: 受今冬最强冷空气影响, 2018 12 29 日至 2019 1 2 日,红河州出现寒潮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州内各地气温普遍下降 10 ~ 15℃ ,泸西全境、弥勒西一、开远马者哨、灵泉、蒙自老寨最低气温低于 0℃ ,最低泸西三塘 -3.8℃ 。泸西三塘和弥勒东山出现小雪,部分高海拔地区出现结冰。同时红河州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县市降雨量 50 毫米以上,其中绿春腊姑村雨量为 154.7 毫米。

  • 标签: 寒潮天气 气象服务 分析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