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黄河源头区是黄河的"水塔","水塔"水量减少,生态趋于恶化.这涉及整个黄河水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向黄河源头河段补充生态水,向西北地区供给生态水,象国内其他补充生态水工程一样,建议主要由中央财政拨款建设,并按市场经济机制,完全能够解决工程的运行维护费用.

  • 标签: 抓紧实施 补充生态水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 简介:以气候变化为研究背景,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通过改变研究区土地覆被类型进行模拟试验,探讨草地退化对西线水源区大气环流、地表温度、降水和径流深等关键气候水文要素的影响。草地退化后,水源区的气候出现暖干化趋势,具体表现为:青藏高原地区500hPa和850hPa处的高度场出现大范围的负值区,而研究区东部增加;年平均温度升高,时空变化明显;年均降水量减少了5.08%,夏秋季减少最多,四川东部和西藏南端减少明显;年均径流量减少了4.83%,且主要发生在夏季。

  • 标签: 区域气候模式 西线工程 草地退化
  • 简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指达-贾线,规划从雅砻江、大渡河的6条支流引水40亿m^3,工程由“六坝七洞-渠”组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经开始实施,西线工程正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进一步认识、评价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实地现场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分别从水库建成后的库区淹没、坝下游的水量减少、以及施工期间的活动等方面,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是否受到调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水生生物 陆生生物
  • 简介:本文对大西客运专线2标混凝土工程作了简单介绍,根据大西客专2标混凝土工程缺陷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技术文件,针对大西客专2标混凝土工程缺陷处理要求,进行了环氧树脂灌浆试验研究、性能检测及试验成果分析,以及在本工程上的应用。

  • 标签: 大西客运专线 环氧注浆 性能检测 工程应用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流量变化的河道生态需水(EIFR)估算方法,简记为习变法(LiHafloVa)。方法通过建立流量变化与生物习性的定量联系,确定主要生态保护对象生活习性关键月份,既具有水文学方法的简便优势,又能尽可能多地考虑生物学特性,能较好地解决资料缺乏地区的生态需水估算问题。EFIR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对关键月,EIFR为该月中值流量与该月的流量变异系数的乘积。对其它月份,EIFR为90%超过概率流量与全年各月流量变异系数最小值之乘积。应用该法计算了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包括达曲、泥曲、色曲、杜柯河、玛柯河和阿柯河等6条调水河流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河道内多年平均状态每年需保持的水量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比例在达曲至少为24.7%,泥曲为46.4%,色曲为21.7%,杜柯河为21.6%,玛柯河为15.0%,阿柯河为15.7%。该比例系数基于研究区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是流域的客观反映,可以作为制定工程最大可调水量的依据。计算表明,在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大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6%的条件下,6条河多年平均意义上每年最大可调水总量为41.87×10^8m^3,占6条河多年平均总径流量(60.5×10^8m^3)的69.2%。

  • 标签: 生态需水 变异系数 流量 生物生活习性 习变法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河流
  • 简介:介绍大西客运专线阳曲制梁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夏季养护方法。结合夏季梁体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对制梁区及存梁区箱梁实行自动喷淋养护,避免梁体混凝土由于养护不当而造成的质量缺陷,提高箱梁品质。

  • 标签: 箱梁 自动 喷淋 养护
  • 简介:国家“十二五”对节能减排工作有了更细化的部署,并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节能减排要求。随着建筑企业对项目建设标准化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如何抓好在建项目的节能管理,是项目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项目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内基础建设工程的市场化开发,建筑企业间相互竞争也越发激烈,成本控制成为建筑企业保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建设项目节能减排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节约型项目,成为现今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建设中的大西客专阳曲制梁场在施工用水、电方面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成功经验,意在广泛交流减排增效的管理经验。

  • 标签: 节能减排 自动化 控制与管理